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37

第237章 孟子离娄章句下(6)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春秋》虽为鲁国之史,而实足以见圣人经世之心。盖周室东迁之后,五霸迭兴,惟齐桓、晋文二君功业特盛,故《春秋》所纪多是齐桓、晋文征伐会盟的事迹;至于文词之体,亦皆当时史官据列国赴告策书以记于年月之下,原非有褒贬也。及孔子假其旧文,加以笔削,悖典庸礼,命德讨罪,明君臣之义,正夷夏之防,使王者之法灿然大明于世,然后列为六经,而非一国之史也。所以孔子常说:‘《春秋》之义,则我尝窃取而裁定之。’其词虽谦,而其断自圣心盖可知矣。此可见《春秋》一书,乃所以继雅诗之亡,而存王迹之熄者,所系顾不大哉!”汉臣司马迁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处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然则《春秋》之作,不止一代之典章,真万世之权衡也。

【心学讲评】孟子承孔子者也,故以孔子承周公而言曰:“嗣周公而为君子者,非孔子其孰归哉?故孔子之于列圣,有不同者矣。自舜至于武王皆有天下。周公,相也,而王业成焉,则亦有天下之事也。君子而有天下,其制为治教政刑、备乎人道之盛者不足论,而论其心;明乎道之盛者,唯在此一念之几希存而不去也。君子而不有天下,则其心德之存主自不待论,而论其见诸行事者;为天下万世立人禽之大辨,则孔子之作《春秋》是已。

“夫《春秋》何为而作也?古之王者,存其理于在躬,而忧天下之庶民任其性情之流,而与禽兽无别也,于是以时巡守于方岳,而令太史陈诗以观民志,审正变而纳之正,察贞淫而防之于淫,故荡僻暴乱之不作,而人乃自远于禽兽。自周东迁,下同列国,时巡典废,车辙马迹熄于周道,而陈诗之制不行,民间之所为哀音乱节不足取也,《诗》亡矣。《诗》亡,则人心无所观感、无所劝惩,而天下之大害有二:君臣之大分灭,则篡弑兴,是人而禽兽也;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于是而《春秋》作焉,以匹夫而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制,以定百王不易之法,口口口口口口口以为天下万世存几希之异焉。

“乃《春秋》之大义,亦未易知矣,夫徒取其书而观之,则古者列国皆有史官以记时事:晋有乘焉,以记载立名,而所载者非必正也;楚有《椿杌》,以惩恶为旨,而所惩非必恶也;鲁于孔子未修之前固有《春秋》,以纪年月、法天生杀为名,而非必能宪天以立法也。等之乎列国之书也,一也。等之乎列国之书,则其所纪之事,一同齐桓、晋文更霸中国之事,非有帝王大经大法之可立人道者也;其所撰之文同史官之词,所见所闻之实,非有帝王之典、谟、训、诰可明人道者也。而自孔子修之,则有其义矣。孔子曰:‘吾之于《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有大义焉,正人道之昭垂而定之于一者也;有精义焉,严人道之存忘而辨之于微者也。则丘也审之于心,揆之于理,窃取古之帝王所以肇修人纪者,而深切着明以示天下焉。’由孔子之言观之,则《春秋》之义,其易知哉?显之于霸功史笔之间,藏之有千圣百王之精意,人之所以为人者在此也,君子之所以存者在此,庶民去而为存之者在此也。义不易知,而孰与承其志事哉?予不能辞其责矣!”

【元典】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道德风尚的影响,五代以后就断绝了;小人道德风尚的影响,五代以后也就断绝了。我没能(赶上)做孔子的门徒,我是私下从别人那里学习(孔子的道德学问)的。”

【诸儒注疏】“泽”,犹言流风余韵也。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亦为一世。“斩”,绝也。大约君子小人之泽,五世而绝也。杨氏曰:“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服穷则遗泽寝微,故五世而斩。”“私”,犹窃也;“淑”,善也。李氏以为方言,是也。“人”,谓子思之徒也。自孔子卒至孟子游梁,时方百四十余年,而孟子已老,然则孟子之生,去孔子未百年也。故孟子言予虽未得亲受业于孔子之门,然圣人之泽尚存,犹有能传其学者,故我得闻孔子之道于人,而私窃以善其身。盖推尊孔子而自谦之词也。

此又承上三章,历叙舜、禹至于周、孔,而以是终之。其辞虽谦,然其所以自任之重,亦有不得而辞者矣。

【理学讲评】君子,是有位的。小人,是无位的。泽,是流风余韵。父子相承,叫做一世。斩字,解做绝字。淑,是善。孟子说:“圣贤之生,其建立在一时而遗泽在后世,故在上而有位者,其功业闻望传于后人,须至五世而后绝;在下而无位者,其道德声名垂于后人,亦至五世而后绝。盖亲尽服穷,遗泽浸微,此理势之必然者;若在五世之内,则其泽固未亡也。况孔子继群圣之统,可传于万世之远,而我去孔子之时,乃犹在五世之内,故虽不得及门受业为之弟子,然遗泽尚存,微言未绝,渊源所自犹有可承,故得私闻孔子之道于人,以自善其身耳。”向使圣远言湮,则虽愿学孔子,亦不过闻而知之耳,安能如是其亲切哉?孟子历叙舜禹之事,至于周孔而以是终之。盖尧舜以来相传之道,孔子集其成,而孟子承其绪,其自任之重,见乎词矣。惜乎,孟子之没不得其传,而道统成几乎息也。继帝王之统者,可不勉哉。

【心学讲评】孟子叙列圣之存人道,至于孔子,而以身任其承也,曰:“君子之存人道,至于孔子而其防益大,其念益深,其义益隐,可以立无穷之道法,而抑不能不待于修明之者,予其何多让焉!古之君子,或君臣父子以同堂,或历世数百年而相绍。其幸而同堂者,无待于传述之有人也。其不幸而异世者,则其中必有承其泽而为之发明以俟后世焉。夫人至于五世,则见闻屡变而心迹俱亡,故君子之治法至五世,常典在而精意不传,其泽斩矣;小人之教思至五世,遗书存而微言且隐,其泽斩矣。夫自孔子以至于今,由孔氏而言之,伯鱼而下至于子高,凡五世矣;由历岁而言之,敬王而来百五十年,凡五世矣;是遗泽将斩之日也。使予生也早,而得为孔子之徒,则传孔子之心以俟后圣也易。乃予不得为孔子徒矣,而大义将隐、微言将绝之际,予犹幸而授于孔子之徒,私窃孔子之道以自淑,则及此未斩之余,体孔子之心,明孔子之道,予其能不以自任乎!

“呜呼!孔子之心何心也?孔子之道何道也?辨之于毫厘者,义利、公私而已矣;严之以防维者,君臣、夷夏而已矣;见之于事而凝之以心者,所性之仁义而已矣。则在孔子而志在《春秋》者,在今日而道于何建,以别人于禽兽?绌功利以崇王道,辟杨墨以正人心,夫岂敢日列圣之统在己哉,庶使人禽之不相杂,以无愧天地之生而已乎!”

【元典】

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孟子说:“可以拿,可以不拿,拿了就伤害了廉洁;可以给,可以不给,给了就伤害了恩惠;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了就伤害了勇敢。”

【诸儒注疏】先言“可以”者,略见而自许之辞也;后言“可以无”者,深察而自疑之辞也。过取固害于廉,然过与亦反害其惠,过死亦反害其勇,盖犹过不及之意也。林氏曰:“公西华受五秉之粟,是伤廉也;冉子与之,是伤惠也;子路之死于卫,是伤勇也”。

【理学讲评】孟子说:“天下之事,固然有一定之理确然可守,然亦有可否涉于两端,而不可不择者。今夫义不苟取谓之廉,人于交际之时,初间见利而动,恰似在所当取;及仔细思之,非其义也,非其道也,却在所不当取,则辞之而勿取可也;乃贪得而竟取之,则是有见于利,无见于义,而廉介之操,不免于损伤矣,如之何其可耶?至如分人以财谓之惠,惠所当施,君子固不吝其有矣,使或爱人利物之情,偶发于一念,似乎当与;而施不必博,济不必众,又似乎不当与,则宁勿与可也;乃市恩而竟与之,此其沾沾利泽之微,不唯不足为惠,而反有伤于惠矣,君子欲全其惠,岂可轻于与耶?又如见危授命谓之勇,勇所当奋,君子固不爱其身矣,或损躯赴难之志,偶激于一时似乎当死,而仁未必成,义未必取,又似乎不当死,则宁勿死可以;乃轻身而竟死之,此其悻悻血气之私,不惟不足为勇,而反有害于勇矣,君子欲全其勇,岂可轻于死耶?”此可见天下之事,自取与之间,以至死生之际,大小难易,皆有中道,固不当徇欲害理,以流于不及,亦不必立异好名,以涉于太过。然其可否之几,间不容发,则在乎能择而已。孟子此章正中庸择善固执之功,学者不可不审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义利生死之间,人之大节也。为大节之所自立,则有一定不可易之理。而可定者吾制义之则,不可定者事会之变,则有疑于两可而待决于心者焉。愚不肖者失之不及,贤智者失之太过,于以处两可之几,难矣!

“今夫人之有所取于物也,有必在可取者,有必在不可取者,而不尽然也。揆之理,揆之情,揆之势,见为取则可以取也,取之似无损于物也;徐而思之又可以无取也,其中有不可取者存也。于是而取之,亦可原所可之义以为名矣;然既有可以无取者在,则虽于人无怨,于己无惭,而此心之刚正不屈于外物者以贬,廉于名,未廉于实,其廉伤矣,则何如其无取也。此勉其不及而以为定理者也。

“若有所与于人也,有必在可与者,有必在不可与者,而不尽然也。揆之于己或有余,揆之于物或不足,揆之于道或无损,见为与则可以与也,与之似可以见德也;徐而思之,又可以勿与也,其中有不必与者存也。于是而与之,亦可托所可之义以为宜矣,然既有可以勿与者在,则虽示无所吝,求有所济,而此心之慈惠出于不容已者无实,惠及物,而惠不根心,其惠伤矣,则何如其勿与也。至于事遭其变,而不惜致命以殉之,有在必可死者,抑有在必不可死者,而又不尽然也。揆于分义,揆于期许,揆于志量之所期,见为死则可以死也,死焉而着无节也;徐而思之,又可以勿死也,其中有不可死者存也。于是而死焉,亦可执所可之义以自决矣;然既有可以勿死者存,则虽其志难回,其气不沮,而此心之靖献不避夫艰难者,以死谢之而有余咎,勇于气,非勇于道,其勇伤矣,则何如其勿死也。此裁其太过,而以为定理者也。

“盖理有一定者,不可以两端为疑,则全名即以全节。理有不可以一定者,抑不可以一端取决,则制其义乃以善其仁,重吾生即以重吾道。斯精义而建大中至正之矩乎!”

【元典】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译文】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公明仪说:“好像不该有过错吧。”孟子说:“过错小一点罢了,哪能说没有过错?”

【诸儒注疏】“羿”,有穷后羿也。“逢蒙”,羿之家众也。羿善射,篡夏自立,后为家众所杀。“愈”,犹胜也。“薄”,言其罪差薄耳。

【理学讲评】羿,是有穷国之君。逢蒙,是羿之家臣。愈,是胜。从古以来皆称羿为善射,他有个家臣逢蒙从之习射,尽得其命中之巧术,亦以善射成名,却思想己之善射天下无敌,只有羿为胜己,若有羿在,难以独显其能,于是与浇浞同谋,乘羿射猎而归,杀而烹之,以专善射之名。孟子因论此事说:“逢蒙以弟子而害师,罪固不容诛矣。乃羿以射教人,反致杀身之祸,是亦有罪焉。”公明仪说:“羿为逢蒙所杀,罪在逢蒙,则羿似乎无罪。”孟子辩说:“羿之教射,始初失于择人,其终至于祸己,此其罪但比逢蒙之悖逆为少轻耳,安得谓之无罪耶?”这是孟子为取友而发,归罪于羿,然其微意犹有所在。盖兵乃不祥之器,羿身为国君,若能以道德为威,谁敢不服,乃以弓矢之能,与其家臣相角,以此取祸,固其宜也。岂但择交非人为可罪哉?

【元典】

“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曰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译文】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问他的驾车人:‘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了!’驾车的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我能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虽然这么说,可是今天这事,是国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办。’说完便抽出箭来,在车轮上敲,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诸儒注疏】“之”,语助也。“仆”,御也。“尹公之他”,亦卫人也。“端”,正也。孺子以尹公正人,知其取友必正,故度庾公必不害己。“小人”,庾公自称也。“金”,镞也。“扣轮”,出镞令不害人,乃以射也。“乘矢”,四矢也。孟子言:使羿如子濯孺子得尹公他而教之,则必无逢蒙之祸。然夷羿篡弑之贼,蒙乃逆俦,庾斯虽全私恩,亦废公义。其事皆无足论者。孟子盖特以取友而言耳。

【理学讲评】郑、卫,都是春秋时国名。子濯孺子,是郑人。庚公之斯、尹公之他,是卫人,都是当时善射者。

【心学讲评】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言必正言,行必正行,教必正教,相扶以正,义定而情自合。战国之世,有好为人师者出焉,以巧智立言,动学者之信从,而引人于机变竞争之中,于是见闻皆邪,后来者益出于智巧,而务胜其师,甚则怨行而害及之。孟子以为此人伦之大变也,乃推本乱原,因往事以立断,故读遗文至羿、逢蒙之事而有感焉。

昔者羿与逢蒙,皆不道之人也,而独以射着。逢蒙学于羿,学其技耳,而与羿久俱,则不期而与羿同其败德矣。学之久,而尽习善射之道,羿亦或冀逢蒙之德我也。乃逢蒙思天下唯羿为愈己,妒心起而恶不可止,于是杀羿。斯事传于古今,以为背德戕伦,蒙之罪不容诛矣。孟子曰:“逢蒙之罪诚不可赦矣。虽然,孰使逢蒙而至此者,则开蒙之衅者羿也,成蒙之恶者羿也。人来学而使陷于大恶,是岂非羿之罪乎?

“昔之人尝断之矣。公明仪曰:“羿之见杀也,以道尽而死,非吝于教以取祸,宜若无致杀之罪焉”。夫无罪则无罪耳,而曰‘宜若’,是就宽羿者言之耳,仪固未尝以羿为免也。其意若曰:以蒙视羿,手刃其师而不忌,为不赦之辜,则薄乎云尔,而羿亦恶得无罪哉!羿而见杀,则诛心之笔在后人。倘蒙杀羿不终,蒙有今将之讨,而羿亦宜四裔之投也。

同类推荐
  • 天下大道

    天下大道

    或许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老子对于这个逃世幽隐的思想该负多少责任?殊遽难下肯定之答复。被称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其文学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国尼采”庄子,但是它蓄藏着更为精练的俏皮智慧之精髓。
  • 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无论是生存论,还是解释学,其共同的视域乃是当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生成的世界与存在的界域。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热门推荐
  • 惨道途

    惨道途

    凡人潦草碌碌无为的昏庸一生……也是一道。
  • 祸乱异世之万世女王

    祸乱异世之万世女王

    自上一次陨仙之战后的几百年里,魔虹大陆再没出现过仙缘之人。所谓仙缘乃是长生不老之天机,统一大陆的王者。不仅如此,传说成仙之人可开启天际,超越时间跟空间之距。找到传说中的帝都“神宇”。妆莫,在无意之间掉进时间空洞,进入魔虹大陆,开始了求仙之路。
  • 炼狱小丑

    炼狱小丑

    三大世界即将毁灭,创世者混沌因为失望舍弃了神明和世界,在这个世界崩坏之时即使是可以创界的神也要死去。现在只有占领其他三大世界才可继续生存,一场以游戏为名的无限轮回将会选出神明认可的强者,届时神明将带领这些人进行旷世征伐。五族之战,古老神话,主宰争霸,逝者不死,诅咒之地,灵异之地,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一只手在掌控着整个事件。作者的话:所有的无限流故事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没有任何电影恐怖片轮回全是我想出来的新世界,世界观奇大,但是我的能力有限不喜勿喷。
  • 我在异星的装b生涯

    我在异星的装b生涯

    付洪明穿越了,来到了一处低级文明的人类世界。这里的一切和地球文明一般无二,但是身为曾经地球人的付洪明,实力完全碾压这里的人。力拔山河气盖世,一个跟头十万里。上可去九天揽月,下可至五洋捉鳖。在我面前装b?小子,知道天高地厚么?
  •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他是在他黑暗世界里的唯一的一道光,那么,他可否紧抓不放
  • 末日之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末日之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三好少年沈鹏重生到了平行世界,还带上了一个系统,原本以为拥有系统的自己即将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可没想到自己竟然是重生到了——末世!!!
  • 我娶你,终生为期

    我娶你,终生为期

    某大神夫君:娘子,我跟任务谁更重要。某大神娘子:任务。某大神夫君捂着受伤的心口求呼呼:我的心受伤了,需要娘子爱的抱抱才能治好。某大神娘子:[一脚踢飞]确过眼神,追妻路漫漫……某大神内流满面:自己选的娘子,跪着都要宠啊!
  • 姬妃略渣

    姬妃略渣

    姬氏家族育有二女,同年同月同日生,皆都貌如天仙、倾国倾城。然一女如同天上云般高贵;一女如地上泥般低贱。她就独独穿越到如地上泥般低贱的女儿身上,为了生存她孤军奋战,勇斗上老下小,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他,她斗奴婢,他递马鞭;她斗姐妹,他帮善后;她斗主母,他出谋划策;斗斗皇上怎么样?“王爷,王妃去皇宫了。”“皇上不敢怎么的她。”他低着头继续看着手中密函。“王妃提着剑说是要去割皇上脑袋。”“什么,快随本王去追王妃......宝剑锐利,别伤了她的手。”眨眼间坐在椅子上的他就无影无踪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命以上

    天命以上

    在一望无际的云海中,漂浮着一座庞大无比的神城,上有“天命城”三字。传说这座神城是由一处贫穷的山村发展而来……它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 本宫今日虐渣了吗

    本宫今日虐渣了吗

    怀宁公主干尽了所有公主不该干的事,养面首,乱朝纲,仗着皇上的宠爱到处强抢美男……于是如此招仇恨的她挂了。重生而来的李月筠不仅继承了怀宁公主的无数面首,甚至……继承了许多排着队要杀她的仇人!不仅如此,更有无数渣渣在她面前蹦跶,第一天,某白莲妃子试图利用她,第二天,某心机公主在她面前虚情假意,第三天,某绿茶千金上前挑衅,第N天……她只是想要回来复仇的,却没想到被一群渣渣挡了道!没有不成功的虐渣,只有不努力的虐渣……李月筠势必在虐渣的道路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