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51

第251章 孟子章句上(7)

“以与子言之。禹何能知天之与子,而传于子哉?禹之荐益于天,不异于尧、舜,亦且谓益之可有天下也矣。乃七年之间,而禹崩矣。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亦未尝必绝天下之望,而异于舜、禹也。而天下之民异矣: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相语以必从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咏欢以长言曰,‘吾君之子也’。君臣之义,固结之情,一旦流连于人心而不能解。益于是全其臣节,而启亦君之无疑矣。三代之气机自是而开,而天下遂谓之传子。禹何尝有私其子之事,而德以之而衰哉?

“夫人心之所以或归于贤、或归于子者,盖亦有故焉。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承尧也;舜之子亦不肖,不足以承舜也。而舜之相尧二十有八载,禹之相舜十有七年。历年既多,施泽于民已久,则天下安其治、驯其教,舍舜、禹而无所适从;不能以感尧、舜之心,弃爱养而推不肖之子,故归舜、禹也,不谋而合。若启则贤也,能敬以居躬,承禹之法以莅民,继禹之道,依然禹也。益之相禹,七年而已。历年既少,施泽于民未久,故天下依禹之德,而未戴益之仁,舍夏后而非所适;从不能顺禹荐贤之心,忘恩义而归箕山之相,故归启也,更无所疑。乃在民情之当然者则然,而所以然者,岂民之能主哉?舜、禹、益,其为天子之所荐,均也。而尧、舜之寿考,禹之登遐,致其相之日久暂相去如此其远。禹有子,尧、舜亦有子,其为舜、禹、益之所避,均也。而朱、均不肖,启之贤,其胜任之可否如此其异。如是者,岂非天哉!尧、舜非不欲其子之贤,禹非不欲及其生存而成益之相业;三圣人者,不能为。天下之民亦岂不愿尧、舜之有贤子,禹之享遐年;有天下之民,亦不能为。则惟天道在传贤,而使之如彼也;道在于传子,而使之如此也。夫人不见天之为天,而形声之表,自有默运其消息以成乎气机者。时至而理成焉,天也。故舜、禹与启未尝有修德致福,召致天佑之心,而自然之中,自有适成其事会以定其规模者,天为主而司令为命也。然则自禹以后成乎世及之天子,以讫于今,群天下皆听命于天,而岂有天下者之所能主乎!

“自禹而后迄乎商、周,人徒见当世不乏圣贤,而不得位以行志,后嗣之多庸主,而且尸贵以积衰,则谓家天下者不如尧、舜之大公耳。乃就三代之兴替以惟三代之天心,政教修明之后,一王之治法可以垂之数百年而后敝;民情之素定则惟建之以师儒而有余。故德可以为天子者,数必参差而不偶;德即未可以为天子者,时且承平而不乱。匹夫而有天下,天之所慎也,德必若舜、禹而犹未得也,必又有天子荐之,以慎重神器之心,奉之天而公之民。以是故也,仲尼之圣不愧舜、禹,而不乘乎可荐之时,遂无有能荐之人,而不有天下。天既笃生仲尼,而不授以荐之之天子,则天之定于世及,而禅让之历数已千余年而不复用矣,必无一日拔侧陋而兴王之理。明其道,修其教,以辅衰周之气运足矣。仲尼且不有天下,而五伯、列侯其敢妄干天位乎!三代之定理,定于继世以有天下矣。启开之,而天下之安者四百年;太甲因之,而天下之安者六百祀;成王因之,而天下之安者讫于今。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相沿而未替;士食旧德,农服先畴,相习而无猜。言夫天之所废,则必凶德播于四方,而民怨积于岁月,乃始踌躇良久,而更授新王焉。故匪独益也,商之有伊尹,周之有周公,皆可以有天下者也。而居自定其正统,臣自终其相业,不有天下,而必归之启与太甲、成王焉。启有之,至桀而未坠;太甲有之,至纣而犹存;成王有之,乃九州九鼎施及今日,而天下犹有共主。则见时王之道降,而遂谓天命之且迁乎?

“且以商、周之事观之:天当改禅之初,则启之敬承,实足以掩益之相业,非此则无以移易天下之耳目,而定君臣之分于万年。至于商,而不必然矣。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之王,一德之阿衡成之也,非仅如益当平成之后,佐禹而因禹之明德也。而汤未尝荐之,非汤不欲荐也。天已定为世及,而天下安之,汤不能违也。汤崩矣,太丁未立而先殂,外丙之立也二年,仲壬之立也四年,商家传弟之法且不能久享之矣。太甲嗣立,颠覆汤之典型,商且有移于伊尹之势矣。伊尹以天下之重,商业之不可陨,放之于桐三年,固无利天下之心,而且以观天意也。乃太甲则悔过矣,自怨其昔之非,而自艾以改其度。在桐之日,所处者仁,而心以大正;所迁者义,而行以日新;三年之中犹一日也。其有未即合于道者,则听伊尹之训己,而允足以持汤之绪也。复归于毫,而商祚永固,以成六百载之王业焉。至于周,则商家传弟次及之法,更足为传之经。周公以母弟懿亲,相武王而定四海,犹夫益与尹也。成王以冲人嗣服,虽不如太甲之颠,覆亦不能如启之敬承。乃四国之乱,疑将授公以不利孺子之几;而反风之祥,天仅与公以我来自东之兆。明辟既复,鸣鸟遂闻,b世b年,施及幽、平而未改。而叔父之勋劳,终守藩于东土,则亦与益之于夏、尹之于殷等耳。汤武即欲与之,其将能乎?

“合而观之,[禹舜]之有天下,有之尧、舜既崩之后;启、大甲,成王之嗣位,嗣之于禹、汤、武王易世之余。数圣人举而听之于天,而己不与焉;可荐也,则荐之已耳;民归之也,则听之民已耳。故曰天下者,天之天下,帝王不得而行其意焉。故孔子曰:‘唐、虞则禅矣,夏后、殷,周则继矣。以禅为义,似乎公天下而不私;以继为义,似乎守天下而不失。而其存也,则为一日之君,尽一日之道;君道之盛,则荐贤以自尽;天欲定一统之归,义哉?其没也,以天下之重,付之天下之公。天欲开则立子以象贤。古之帝王顺天应人,又岂有异于此而见天之理矣。使唐、虞而与子,则尧之成功文章,且不能相绍以开中天之治;使三代而与贤,则忠、质、文累迁而民志不定,君臣父子亦尊失其尊而亲失其亲。始于禅,成于继,三代而后,于万斯年莫之能易者,世及之法也。斯岂据形迹以窥圣人之心者所能知乎? 故君子不可以不知天。

【元典】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译文】万章问道:“人们有这样的说法,‘伊尹以当厨子来求得汤的任用。’有这回事吗?”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伊尹原在有莘国的郊野耕作,喜爱尧舜之道。(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即使把天下当作俸禄给他,他也不理睬;即使有四千匹马拴在那里,他也不看一眼。(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一根草也不拿去送人,一根草也不拿别人的。”

【诸儒注疏】“要”,求也。按《史记》:伊尹欲行道以致君而无由,乃为有莘氏之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盖战国时有为此说者。“莘”,国名。“乐尧、舜之道者”,诵其诗,读其书,而欣慕爱乐之也。“驷”,四匹也。“介”,与“草芥”之“芥”同。言其辞受取与,无大无细,一以道义而不苟也。

【理学讲评】割烹,是庖人宰割、烹调之事。要,是干求。莘,是国名。时战国策士,游说诸侯,希求进用者,藉口伊尹,以自饰其卑污之行,因说伊尹曾以割烹之事,要求商汤。万章疑而问于孟子说:“伊尹相汤伐夏为一代佐命之元臣,时入乃说他末遇时节,欲见汤而无由,因投托汤妃有莘氏,作为媵臣,负鼎俎之器,执割烹之役,以此见幸于汤。遂说汤伐夏救民,以成王业,果有此事乎?”孟子答说:“否,此非伊尹之所为也。盖凡出而大有作为的人,其穷居必大有涵养。伊尹当未仕时,躬耕于有莘之野,此时只是一个畎亩之农夫,乃其迹虽甚微,而志则甚大,其心思所向,只把尧舜之道,欣慕而爱乐之,其他嗜好,无一可以动其心者。盖尧舜之道,达则可以兼善天下,穷则可以独善其身。伊尹居畎亩之间,虽未有天下之责,而其自待则甚重。故大而辞受之节,只看道义上何如,若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不但不为小利所动,就是禄以天下之富,亦邻之而弗顾,系马千驷之多,亦鄙之而弗视。盖其心惟知有尧舜之道,千驷万钟亦不足为之加损也。小而取予之微,也看道义上何如?使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不但大处不肯苟且,就是以一介与人,亦不肯失之伤惠,一介取于人,亦不肯失之伤廉。”盖其心惟知有尧舜之道,一介取与,亦不肯轻易所守也。夫伊尹乐尧舜之道,至于辞受取与之间,一无所苟如此,则其律己之严,自耕莘之时而已然矣。若夫割烹之事,岂以乐尧舜之道者而肯为之哉?

【元典】

“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译文】汤派人带了礼物去聘请他,他无动于衷地说:‘我要汤的聘礼干什么?哪如我生活在田野中,像这样把尧舜之道当作快乐呢?’

【诸儒注疏】“嚣嚣”,无欲自得之貌。

【理学讲评】聘,是征召。嚣嚣,是无欲自得的模样。孟子告万章说:“伊尹穷居乐道,一无所苟,故其出而用世,尤不肯轻,当其耕莘之时,商汤闻其贤名,使人执币帛以聘之,迎之致敬以有礼,亦可应召而出矣。乃伊尹抱道自高,嚣嚣然说:“凡人有慕于外,斯有动于中,我今一无所求于世,何用汤之币聘为哉?一受其聘,则食人之食,便当忧人之忧,与其受职而任事,岂若我处于畎亩之中,诵诗读书,由是以乐尧舜之道,若神游于二帝之庭,而与之相为授受哉?内既自乐于己,外自无求于人,汤之聘币诚不足为荣,而自不屑于就矣。”夫汤以币聘伊尹,而伊尹犹不肯轻出如此,岂有割烹要汤之事哉?

【元典】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译文】汤又多次派人去聘请,不久他完全改变了态度,说:‘与其隐居在田野中,把尧舜之道当作快乐,哪如使这个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呢?哪如使百姓成为尧舜时代那样的百姓呢?哪如亲眼见到尧舜那样的盛世呢?

【诸儒注疏】“幡然”,变动之貌。“于吾身亲见之”,言于我之身亲见其道之行,不从诵说向慕之而已也。

【理学讲评】幡然,是变动的意思。孟子告万章说:“伊尹以道自乐,固不肯轻于应聘,而成汤敬重伊尹,必欲致之,不以一聘而遂已也。乃三次使人往聘之,其礼意之勤如此。于是伊尹始幡然改变其初志说道:‘我今处畎亩之中,乐尧舜之道,非不充然其有得,然徒诵说向慕之而已。而尧舜终不可作,唐虞之世终不可得而见也。与其心慕尧舜之君,吾岂若出而为上、为德,使我之君,即为尧舜之君,而媲美于放勋重华之盛哉!与其心慕尧舜之民,吾岂若出而为下为民,使我之民,即为尧舜之民,而上同于时雍风动之休哉?与其心慕尧舜之世而不可见,吾岂若致君为尧舜之君,而身亲见其道之行于上,泽民为尧舜之民,而身亲见其道之行于下哉?’”盖独善一身,不若兼善天下之为大,远宗其道,不若躬逢其盛之为真。成汤之聘,信有不可以终违者矣。夫其应汤之聘,必有待于三往之勤,而其用世之心,又必欲亲见尧舜之威,则其自待者不苟,而待斯世斯民,亦不轻矣,岂有割烹要汤之事乎?

【元典】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译文】上天生育这些人民,就要使先知者帮助后知者觉悟,先觉者帮助后觉者觉悟。我,上天所生人民中的先觉者,我将用这尧舜之道去使人民觉悟。不是我使他们觉悟,又有谁呢?’

【诸儒注疏】此亦伊尹之言也。“知”,谓识其事之所当然;“觉”,谓悟其理之所以然。“觉后知后觉”,如呼寐者而使之寤也。言“天使”者,天理当然,若使之也。程子曰:“予天民之先觉,谓我乃天生此民中,尽得民道而先觉者也。既为先觉之民,岂可不觉其未觉者? 及彼之觉,亦非分我所有以予之也;皆彼自有此理,我但能觉之而已。”

【理学讲评】知,是知识。觉,是觉悟。觉后知后觉的觉字,是开发蒙昧,恰似呼唤梦寐的人醒转来一般。孟子又告万章说:“伊尹应汤之聘,而必欲亲见其道之行者,为何?惟有见于其责之不容辞耳。其意说道:‘天生此民,禀性虽无不同,闻道则有先后,故有生于众人之中,而闻道独先的,这叫做先知先觉。天生此先知的人,非使之独知此理,正欲其启迪后知。使同归于知而后已也。天生此先觉的人,非使之独觉此理,正欲其开悟后觉,使同归于觉而后已也。天之所望于先知先觉其厚如此。我今在天生此民之中,独能全尽人道,则我乃天民之先觉者也。先觉之责在我,则上天之意可知,我不忍后知后觉之人终于蒙昧,将以先知先觉之理与斯民共明之,此我之心,亦我之责也。使非我有以觉之,则当今天下,得知觉之先,而为后知后觉之所倚赖者,将属之谁乎?既不能委其责于人,则不得不任其责于我矣。然则伊尹之应聘而出,固将上承天命,下觉群蒙,而岂肯轻身以要汤哉?’”

【元典】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译文】他想到天下的人民中,要是有一个男的或一个女的没有享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泽的,就像是自己把他们推入了山沟似的。他就像这样把天下的重任担在自己肩上,所以到汤那里劝说他讨伐夏桀,拯救人民。

【诸儒注疏】《书》曰:“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曰‘予弗克俾厥后为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孟子之言,盖取诸此。是时夏桀无道,暴虐其民,故欲使汤伐夏以救之。

徐氏曰:“伊尹乐尧、舜之道。尧、舜揖逊而伊尹说汤以伐夏者,时之不同,义则一也。”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观伊尹自任以先觉之责,则其尧舜君民之志,岂徒托之空言者。其设心以为我既为天民之先觉,则天下之民,皆吾一体,必举天下之民皆遂乐生之顾,而后行道之心,可以少慰耳。使或众庶之中,但有匹夫匹妇,颠连失所,不获被尧舜之泽者,是即我于生养安全之道,有所未尽,就如我推而纳之沟中的一般,其心恻然不忍,不得不汲汲于拯救之矣。夫以匹夫匹妇之微,而体恤如此其周,则举四海九州之大,无一民一物,不在其担当负荷之中,其以一身而自任以天下之重有无此。惟其重于自任,是以急于救民,见得夏桀无道,暴虐其民,其心有大不忍者。于是感三聘之勤,始就汤而说之以伐夏,于以除有罪之桀,救无辜之民焉。正欲使斯民皆被尧舜之泽,而在己无负先觉之责也。夫伊尹切救民之志,成辅世之功,其挟持如此其大,干济如此其弘,而肯为割烹要汤之事哉?”

【元典】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译文】我未听说自己不正却能匡正别人的,更何况侮辱自己来匡正天下呢?圣人的行为是有不同的,有的避离君主,有的接近君主,有的离开朝廷,有的不离开朝廷,但都归结到使自身洁净罢了。

【诸儒注疏】辱己甚于枉己;正天下难于正人。若伊尹以割烹要汤,辱己甚矣,何以正天下乎?“远”,谓隐遁也;“近”谓仕近君也。言圣人之行虽不必同,然其要归在洁其身而已,伊尹岂肯以割烹要汤哉!

同类推荐
  •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本书认为,当今我们就心灵哲学而言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灵哲学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结论推广运用到社会哲学研究领域”,而是完全相反——只有通过逐步实现对惟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思维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把人当作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把心灵当作这样的人实际上所具有的、不断生成发展的主观精神世界来看待,心灵哲学的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从其各种各样的“科学的迷梦”之中醒来,通过尽可能恰当地理解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个体所实际拥有的主观精神世界,逐步开辟并走上能够使心灵哲学研究得以健康发展的坦途。此一思路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论爱美

    论爱美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改变万千年轻人看待生活的方式。爱美,才能真正感受到驻留在世界的中心。那些人们喜爱的东西,那些歌曲、风景或者姿态,它们的美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在美里面有种东西,能让它与死亡抗衡,甚至比死亡更强大。这便是美对我们所做的——让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怀疑,让我们觉醒,重新给我们力量。美是一个个刹那的停歇,在那一刻你会返回最初的自己,你仿佛被抛向远方,却又唤起当下;只是一瞬,却又仿佛触到了永恒。在这瞬间的永恒里,你超越了禁锢你的现实,获得了自由。只有通过爱美,才能真正感受自己驻留在这个世界中。
  •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遍看《论语》《道德经》《菜根谭》《资治通鉴》《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古籍,其中不乏关于为人、交友、读书、治家等人生重要问题的精彩智慧点拨,虽远隔千年,但置于当下,随时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本书撷取老祖宗一代代人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的实用智慧,加以深入解读,为当代人提供立身做人的正能量。
  •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利用经典诠释学、哲学、文化人类学、比较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审视、反思谭嗣同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谭嗣同所关注的哲学问题的具体解读以及与其他人的比较分析,对谭嗣同仁学视域下的以太观、三纲观、平等观和孔学观视域下的诸子观、经典观等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力图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和还原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热门推荐
  • 仙满为患

    仙满为患

    成仙的人太多了,乍办?当然是计划成仙!如果有人超修成仙,乍办?强行堕仙!这本书,说的是一个仙满为患的世界的故事。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绝颜无泪

    绝颜无泪

    美人倾城,君子愿以命相换。换美人回眸一笑,换美人肩头一点红梅。“以命相换?我要这命有何用?不过落得一个坏妖的名声罢了。不过,既然是倾城,不如,君子努努力,用那传说中的城池来换,可否?”狐妖浅笑,明媚宛如官窑里温润的新瓷,好似皖南二月的梅花。时间之外,驻留传说中的“第七世界”,独立的空间,永恒,是所有人一生的追求。只是,停留在时间之外的,究竟是谁?又是谁看着谁决绝离去的背影,泪流满面的微笑着说:“无所谓”
  • 弃妇重生有毒

    弃妇重生有毒

    前世的慕芙蓉虽是侯府嫡出小姐,却比不上庶姐风光,父亲宠妾灭妻,她无奈低嫁,原以为是伉俪情深,不曾想,到最后却落得个惨死的下场,重活一世,慕芙蓉不想再委屈自己,上辈子欠她的一个都别想跑……只是,某王爷却颠颠地跑过来,“媳妇儿,你挖坑来我填土,你虐渣来我递鞭,咱们妇唱夫随乐逍遥……”慕芙蓉:“滚!”
  • 大明十二宝

    大明十二宝

    客星出,守天关,十二秘宝天下传;王哀怨,四方乱,白莲弥勒今下凡。何为秘宝,是人心还是财富,是欲望还是权力,或者只是过眼云烟。为这秘宝,大明、东瀛、后金、白莲,多方势力纵横交错,粉墨登场……
  • 仙路醉逍遥

    仙路醉逍遥

    简介:在修仙世界里,昼起坠入红尘话深情难负,夜宿长安青楼谈人生苦短。闲来无事养狗逗猫,再收几个天才徒弟。唉,生活就是这么糜……呃,枯燥、乏味且无趣。贤者模式简介: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世人皆醉心于仙道长生,唯我独求无为逍遥。大道独行,繁华如梦却是锦衣夜行。
  • 宿:缘劫

    宿:缘劫

    洪荒乱世,魔界横行,人仙妖却很难达到统一,身为光神的箕宿姜寻泱毅然踏上寻找28星宿的旅程,然而中途屡遭横祸,柳宿横死,姜寻泱身陨,众星宿群龙无首,妖族中重要部族灵蝠族却被魔界控制,成为杀人杀仙的工具,因此与人类结下血海深仇,在轸宿的帮助下,女宿幽珞欢拼得神魂散尽召唤宿命神,方才暂时压制魔界再次入侵,毕宿为救女宿不惜在天庭前磕了一万个响头,终于女宿重新聚魂,回到轮回,一千年后魔界再临,灾祸横生,生灵涂炭,二十八星宿能否召唤宿命之神,再次扭转乾坤?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厨妃有喜:吃货王爷别贪嘴

    厨妃有喜:吃货王爷别贪嘴

    乔七月,本是一代名厨,一朝超越,凭着她惊人的厨艺,定要过五关,斩六将,捞票子,开酒楼,谁料半路被妖孽王爷娶回家,助力夫君夺皇位,横扫天下,书写一代贤后传奇。
  • 腹黑青梅,霸道竹马

    腹黑青梅,霸道竹马

    他是她的依赖,依赖他成了习惯,她是他的宝贝,宠她,是他每天的义务,当腹黑有可爱的青梅小姐遇上帅气又霸道的竹马先生,谁会先动心?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