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55

第255章 孟子章句下(1)

【元典】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译文】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退不出。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他认为和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戴着上朝的礼服礼帽却坐在泥途或炭灰上一样。当殷纣王暴虐统治的时候,他隐居在渤海边,等待着天下太平。所以,听到过伯夷风范的人,贪得无厌的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会变得意志坚定。

【诸儒注疏】“横”,谓不循法度。“顽”者无知觉。“廉”者有分辨。“懦”,柔弱也。余并见前篇。

【理学讲评】横,是不循法度。顽,是愚蠢。懦,是柔弱。孟子说:“圣人之德,本无不盛,而其制行,则各不同。古之人有伯夷者,以言其持己,则目不视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何等样严正。以言其处世,则择君而仕,非可事之君弗事;择民而使,非可使之民弗使。世治则进而效用于世,世乱则退而独善其身,何等样高洁。其视横政所出之朝、横民所止之地,惟恐有累于己,不忍一朝居也。思与乡里之常人相处,如着了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一般,惟恐有浼于己,不能一息安也。那时商纣在位,举世昏浊,正是朝有横政、野有横民之时。于是洁身远去,避居于北海之滨,盖将待清明之世而后出,苟非其时,宁遁世而无闷矣。此其志操,真可谓嚼然自立,而流俗不能污,邪世不能乱者。是以后世之人闻其遗风,不但有识见的知所兴起,即顽钝无知之辈,亦皆化而有廉介之操。不但有志气的知所感奋,即柔懦不振之夫,亦皆化而有卓立之志矣。其孤介既足以守己,流风又足以感人,伯夷之行盖如此。”

【元典】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译文】伊尹说:‘哪个君主不可以侍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所以,他是天下太平做官,天下混乱也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人来开导后知的人,先觉的人来开导后觉的人。我就是这些人中先知先觉的人,我要开导这些后知后觉的人’他认为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普通男子或普通妇女没有承受到尧舜的恩泽,就好像是他自己把别人推进山沟之中去了一样--这就是他以挑起天下的重担为己任的态度。

【诸儒注疏】“何事非君?”言所事即君;“何使非民?”言所使即民;无不可事之君,无不可使之民也。余见前篇。

【理学讲评】孟子又说:“古之人有伊尹者,尝自家说道:苟可以事,即是吾君,何所事而非君乎?苟可以使,即是吾民,何所使而非民乎?遇治世,固进而行道以济时;遇乱世,亦进而拨乱以反正。其一于进,而不必于退者,为何?其意以为天之生此民也,将使先知的启迪后知,先觉的开发后觉,而与之共明此道也。今我在天民中,能尽人道,则我固天民之先觉者。我将举此道,以觉当世之民,其责有不得诿诸入者矣。推其心,但是当世之民,有匹夫匹妇颠连失所,不与被尧舜之泽的,皆其心之所不忍者。其痛自刻责,就如己推而纳之沟中的一般,有不能一日安者矣。是其举宇宙之大,兆庶之众,无一民一物不在其担当负荷之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此伊尹之行也。”

【元典】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译文】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辱,也不因官小而不做。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重用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与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也照样很自在地不忍离去。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就是赤身裸体在我旁边,对我又有什么污染呢?’所以,听到过柳下惠风范的人,心胸狭窄的会变得宽阔起来,刻薄的会变得厚道起来。

【诸儒注疏】“鄙”,狭陋也。“敦”,厚也。余见前篇。

【理学讲评】鄙,是狭陋。敦,是厚重。孟子又说:“古之人有柳下惠者,苟可以事,不必明主,虽遇着污君,亦委身事之而不以为耻。苟可以居,不必尊位,虽与他小官,亦屈意为之而不必于辞。其不择君而事,若疑于易进矣。而实不肯韬晦以蔽己之贤,必期直道以行己之志。其不择官而居,若疑于难退矣。而放弃亦不以为怨,困穷亦略无所忧。其处进退之际,真率坦夷,有如此者。至于处乡里之常人,和光同俗,由由然与之偕,而不忍去。其平日尝自说:形骸既分,尔我各异,尔自为尔,无与于我。我自为我,何关于尔。虽使合袒裼露臂,裸裎露身,在于我侧,彼自无礼耳,安能玷辱于我哉?其言如此,是真旷然有度,而置得丧于不较,合人己而两忘者。故后世之人,闻其遗风,虽狭陋之鄙夫,皆化而有宽宏之量;虽啬吝之薄夫,亦化而为敦厚之行矣。盖其和德之近人为易亲,故其流风之感人尤易入。柳下惠之行固如此。”

【元典】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译文】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把米淘完就走;离开鲁国时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路啊!’应该快就快,应该慢就慢;应该隐居就隐居,应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诸儒注疏】“接”,犹承也。“淅”,渍米水也。渍米将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水取米而行,不及炊也。举此一端,以见其久、速、仕、止,各当其可也。或曰:“孔子去鲁,不税冕而行,岂得为迟”?杨氏曰:“孔子欲去之意久矣,不欲苟去,故迟迟其行也。腊肉不至,则得以微罪行矣,故不税冕而行,非速也。”

【理学讲评】淅,是渍米的水。接淅,是将炊之时,以手承水取米而行,盖欲去之速,而不及炊也。孟子又说:“三子之行,各有不同,若孔子则兼而有之。当其在齐,齐景公托言老不能用,义不可留而去。时炊饭未熟,遂承水取米而行,虽一饭之顷,亦有所不能待焉。其在于鲁,因鲁定公受女乐不朝,知其不足与有为而去,然又不忍遽去。乃曰:迟迟吾行,必待靥肉不至而后行焉。夫去齐如彼其急,而去鲁如此其缓者何?盖鲁乃孔子父母之国。见裁固当明决,用意尤宜忠厚,去父母国之道当然耳。即此去鲁去齐之两事观之,可见孔子之处世,有不倚于一偏,不拘于一节者。道之不行,去可以速矣,则从而速去,不俟终日。如其可留,则又栖栖眷恋,而不妨于久淹也。世莫我知身可以处矣,则从而退处。若将终身,如有用我,则又汲汲行道,而不妨于仕进也。此则内无成心,而意必尽泯。行无辙迹,而用舍随时。孔子所以异于三子者又如此。”

【元典】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译文】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柳下惠是圣人里面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识时务的。”

【诸儒注疏】张子曰:“无所杂者清之极,无所异者和之极。勉而清,非圣人之清;勉而和,非圣人之和。所谓圣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孔氏曰:“任者,以天下为己责也。”愚谓孔子仕、止、久、速,各当其可,盖兼三子之所以圣者而时出之,非如三子之可以一德名也。或疑伊尹出处合乎孔子,而不得为圣之时,何也?程子曰:“终是任意思在。”

【理学讲评】孟子既历叙群圣之事,因断之说道:“大凡行造其极者,皆可以为圣。然非道会其全者,未可以言圣之至也。今伯夷以节自高,而视斯世之人,无一可与。其嚼然洁白之行,已造到清之极处,而无纤毫之混浊矣,其圣之清者乎?伊尹以道自负,而视宇宙内事皆吾分内。其毅然担当之志,已造到任之极处,而无一念之退托矣,其圣之任者乎?柳下惠以量容天下,而视斯世无不可与之人。其由然与偕之度,已造到和之极处,而无纤毫之乖戾矣,其圣之和者乎?至若孔子,仕止久速,不倚一偏,变化推移总归之顺应。此则清而未尝不任,任而未尝不和,兼三子之长而时出之,乃圣之时者也。”谓之日时,则三子之行,不过四时之一气,而孔子之道,殆如元气之流行于四时,有不得而测其运用之妙者矣,夫岂三子之可及哉!

【元典】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译文】孔子可以称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就好比乐队演奏,以钋钟声开始起音,以玉磐声结束收尾。钋钟声起音是为了有条有理地开始,玉磐声收尾是为了有条有理地结束。有条有理地开始是智方面的事,有条育理地结束是圣方面的事。

【诸儒注疏】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谓“箫《韶》九成”是也。“金”,钟属。“声”,宣也,如“声罪致讨’之“声”。“玉”,磬也。“振”,收也,如“振河海而不泄”之“振”。“始”,始之也;“终”,终之也。“条理”,犹言脉络,指众音而言也。“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德之所就也。盖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若独奏一音,则其一音自为始终,犹三子之所知偏于一,而其所就亦偏于一也。八音之中,金、石为重,故特为众音之纲纪。又,金始震而玉终屈然也,故并奏八音,则于其未作,而先击镩钟以宣其声;俟其既阕,而后击特磬以收其韵。宣以始之,收以终之。二者之间,脉络贯通,无所不备,则合众小成而为一大成,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金声玉振,始终条理”,疑古《乐经》之言。故倪宽云:“惟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亦此意也。

【理学讲评】凡作乐,一音独奏一遍叫做一成,八音合奏一遍叫做大成。金,是钟。声,是引起的意思。玉,是磬。振,是收煞的意思。条理,是音律中之脉络。孟子又说:“清如伯夷,任如伊尹,和如柳下惠,虽各造其极,然圣矣而未大也。惟孔子以一身而兼三子之长,是其总群圣之事,而为一大圣。譬之于乐,其犹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者乎。何以谓之集大成?盖乐有八音,若独奏一音,则一音自为起落,这是小成。惟于众音未作之时,而击镩钟以宣其声。俟众音既阕之时,而击特磬以收其韵,金声于先,玉振于后,这才是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金石二音,何以能集众音之大成?盖金石者众音之纲纪,金不鸣,则众音无由而始,自镩钟一击,然后众音翕然而作,而律吕为之相宣矣。是金声也者,岂非开众乐之端,而为之始条理者乎?玉不振,则众音无由而终,惟特磬一击,于是众音诎然而止,而条贯为之具毕矣。是玉振也者,岂非收众乐之节,而为之终条理者乎?”始终之间,脉络贯通,无所不备,此乐之所以为集大成也。孔子集群圣之大成,何以异于是哉!智,是知之精明。圣,是德之成就。孟子又说:“合始终条理而无不备,此乐之大成也,而孔子之圣实似之。盖大乐之作,有始有终,而圣德之全,有智有圣。金以声之,此乐之始条理也,而比之孔子,与其知之贯彻处,实同一发端。盖孔子智由天纵,而睿哲所照,洞见夫道体之全。于凡清、任、和之理,条分缕析,无一理之不精,是智以启作圣之始,与金以开音乐之先者,其事一而已矣。所以说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玉以振之,此乐之终条理也,而比之孔子,与其德之成就处,实同一究竟。”盖孔子德本性成,而众善兼该,竟造于圣修之极。于凡清、任、和之事,经纬错综,无一事之不当,是圣以要知至之终,与王以收音乐之止者,其事一而已矣。所以说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圣兼全,而圣德始终之条理备矣,此孔子之所以为集大成也。彼三子者,不过众音之小成耳,岂能比德于孔子哉。

【元典】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译文】智好比是技巧,圣好比是力量。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箭能射拢靶子,是靠你的力量;射中了,却是靠技巧而不是靠力量。

【诸儒注疏】此复以射之巧力,发明智、圣二字之义。见孔子巧力俱全而圣智兼备;三子则力有余而巧不足,是以一节虽至于圣,而智不足以及乎时中也。

此章言三子之行,各极其一偏;孔子之道,兼全于众理。所以偏者,由其蔽于始,是以缺于终;所以全者,由其知之至,是以行之尽。三子犹春、夏、秋、冬之各一其时,孔子则太和元气之流行于四时也。

【理学讲评】孟子又说:“圣智兼备,固孔子之所以集大成矣。而智以成始,圣以成终,则圣又由于智也。不观之射乎?射有巧有力。孔子神明内蕴,合清、任、和之理而兼照之,是智也,譬则射者之巧焉。德行默成,体清、任、和之理而时出之,是圣也,譬则射者之力焉。必知之真,然后行之至,必有定见,然后有全力,譬如射于百步之外的一般。凡射疏及远,到得那地步,这是膂力之强,尔力之所能为也。若夫舍矢如破,正中其的,这是得手应心,妙在于命中之先,乃巧之所为,不专在于力也。夫射之能中者,不专于力而在于巧,则孔子所以为圣之至,不专于圣而实由于智矣。彼三子者,力有余而巧不足,此所以倚于一偏,而难以语时中之圣也。”按:孟子此章形容孔子之德,既以天道为喻,日圣之时;又举乐为喻,日集大成;复举射为喻,曰智、巧也。圣,力也。岂智之外,复有圣?大成之外,复有时中哉?大成即圣之全体,而时中即智之妙用。智而后能圣,圣而后能时,理固一原,而圣心之纯,实贯始终而无间者也。观其自言,亦谓由志学而驯至于从心不逾矩。夫志学,智也,不逾矩,时也,合而观之,而圣德之全益见矣。

【心学讲评】孟子愿学孔子,而言其所以学之由,以示作圣之极功也,曰:“学圣之功,知行尽之矣。乃行者,行其所知也,知之尽而后行之至,知之全而后行之不偏。故极其所得于天之力,可以自成其德量,而时至事起,因应之妙,则研几入神之大用,必本乎圣学之深。力得于天而但自全于天,圣学之致其知者,非但恃天而已也。不但恃乎得于天之力,则学圣者固不患于无从矣。夫圣人之大用,莫大于出处之际,是志行之所自立,德业之所自出也。历考之古人,而其所造之不同,有如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者,请并举而观之。

同类推荐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作品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哲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无论是声名显赫的伟大人物,还是普通的教师家长,在讲述人生哲理的时候都喜欢运用一些经典的小故事来辅证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而言,与阅读那些枯燥单调的理论相比,本书中的一些蕴涵哲理的小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热门推荐
  • 医宠倾城:王爷别胡来

    医宠倾城:王爷别胡来

    上一世,她为一人痴傻,负尽所有疼她之人。所幸苍天垂怜,让她能重来一次,这一次,她背负深仇归来,沉着冷静,手刃负她之狗!却不想落入一人怀抱……也罢,既然选择再相信一次,她也不悔!“盛世长安,我一并拱手相让!”
  • 绝世神医:逆天大小姐

    绝世神医:逆天大小姐

    她是二十四世纪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夕穿越,成为王府人人喊打的大小姐。没有戒灵、骄横无能,身为王府嫡脉却被未婚夫带着新欢欺上门来?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银针在手,天下我有!绝世神医叫你知道什么是打脸,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天玄地宝尽在她手,绝世功法信手拈来。辱我者死,信我者永生!九色戒灵教你们做人!神医到处,魂断九霄。不曾想,却救起了一只跟屁虫。他绝色妖异,手段狠辣,却对这个偶然救他一命的小家伙,情有独钟。“我们不熟。”某神医横眉冷对。他作势脱衣,无赖道:“莫非穿了衣服就不认得了?要不我脱了衣服,你看还熟吗?
  • 武炼宙宇

    武炼宙宇

    天武大陆是一个强者的世界,主角是千年不遇的废体,且看主角如何从一个人一步一步爬上武道的巅峰,成就属于自己的神话修炼体系:淬体境武士武师武灵武宗武王武皇武君武尊武帝武圣武神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古天邪尊

    古天邪尊

    他从地球破空而来,在地球,他是最强!在异界,他依旧最强
  • 荒村少女的咒怨

    荒村少女的咒怨

    一乡村农妇产下长得像蝴蝶的怪胎女婴,长大后突然失踪,是跳海死亡?还是被亲人贱卖?海上发现一具尸体,经法医鉴定,四十几岁的长相,有八十多岁的年龄;一花容月貌女子无故落崖而死,是失足掉崖还是被奸杀?命案尚未查清,遗体已遭火化,其父装病住院却暴病死亡,主治医生离奇失踪,其兄愤恨疯狂,欲实施打击报复,心愿未了,却车毁人亡,验尸女警宿舍裸死,全身伤斑,副局长关心案情,不料父母家中惨死……这一切都跟怪胎有关?
  • 猎人世界的墓园

    猎人世界的墓园

    重生到全职猎人世界一个刚死去的少年莫雷洛身上的漫宅,觉醒了死后的念!整个世界都因他的到来而变,大时代即将到来,而在这个世界中,他会如何搅动风云,使得浪潮叠起!
  • 天生一对:小小萌妻请收好

    天生一对:小小萌妻请收好

    “小骆骆,我要吃冰淇淋。”某小骆骆二话不说屁颠屁颠的拿出冰淇淋递给躺在沙发上的懒女人。“小骆骆,我要吃薯片。”某小骆骆勤快的将薯片递给等待着的女人。“小骆骆,我要吃…喂喂,你干什么?”面对某小骆间突然欺身而上,大惊失色。某小骆骆嘴角轻轻一勾,“吃了那么多,是不是换我吃了?”“吃什么?薯片?”某女眨巴眨巴眼睛,将手中的薯片往其面前一放,无辜的说道。某小骆络淡淡一笑,“呵呵,吃你!”多年后,两只一摸一样的小人儿躺在沙发上,大叫:“小骆骆,我要吃冰淇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寄怀与书

    寄怀与书

    突然间的某一天。突然的想法,犹如大雾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尽让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照亮前行的黑暗,也许深渊中的你正在祈祷,也许你就是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