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83

第283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4)

【译文】孟子居住在邹国(的时候),季任正在任国代理国政,送礼物来结交孟子,孟子收了礼物却不回谢。(孟子)居住在平陆(的时候),储子担任齐国的相,送礼物来结交孟子,孟子收了礼也不回谢。后来,孟子从邹国到了任国,拜访了季子;从平陆到了齐国,却不拜访储子。屋庐子高兴地说:“我发现老师的差错了。”

【诸儒注疏】赵氏曰:“季任,任君之弟。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居守其国也。储子,齐相也。”“不报”者,来见则当报之,但以币交,则不必报也。屋庐子知孟子之处此必有义理,故喜得其间隙而问之。

【理学讲评】季任是任君之弟,处守是居守其国,连是屋庐子的名。昔孟子居于邹国,时有任君之弟季任者,因其兄有朝会之事,替他居守其国,一向仰慕孟子之贤,遂使人自任至邹,执币帛以为纳交之礼。孟子受其币而不往报焉。及处于齐平陆之邑时,储子正为齐相,他也仰慕孟子之贤,使人自齐至平陆,执币帛以为纳交之礼。孟子亦受其币而不往报焉,其受币之同如此。及至他日,孟子自邹到于任国,乃亲去见季子,以报前曰之礼。又一日,自平陆到于齐国。却不亲去见储子。以报他前日之礼。其报礼之异如此。屋庐子幸其请问有由。乃喜而说道:“连也仰慕夫子之道,每欲请问,但无间隙之可乘耳。今观处季任储子之事,一见一不见,是必有义理存乎其间,今乃得其间隙而可以请问矣。”夫孟子之处二子,固必有称物平施之道,屋庐子一得其间而即喜,亦可见其善学孟子矣。

【元典】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

【译文】问道:“老师到了任国,拜访了季子;到了齐国,不拜访储子,是因为储子只是担任相吗?”孟子说:“不是的。《尚书》上说:‘进献礼品看重礼仪,礼仪配不上礼品,就叫没有进献,因为心意不在进献上。’这是因为它不成为进献的缘故。”

【诸儒注疏】言储子但为齐相,不若季子摄守君位,故轻之邪?孟子释书意如此。徐氏曰:“季子为君居守,不得往他国以见孟子,则以币交而礼意已备。储子为齐相,可以至齐之境内而不来见,则虽以币交,而礼意不及其物也。”

【理学讲评】《书》是《周书·洛诰篇》。以物奉上叫做享。仪是礼意,物是币帛。役字解做用字。屋庐子问孟子说:“季子、储子同一币交,则宜同一往见也。今夫子至任,往见季子,及至齐,却不肯见储子,意以为同一币交,如何有成享不成享之辨?”乃疑而问之。孟子晓之说道:“二子之币交,有成享不成享之异,但观其所处之势而可知矣。当时季子为君居守托国政于其身。若自任之邹,必出境而远涉,越国见贤国谁与守,其不得之邹者,乃势之所不能,非心之所不欲也。若储子则异乎是,其官则齐相也,主治有人,既无居守之责,况平陆及齐邑也,相去甚近,又无越国之劳,可来而不来,可以见而不见,是其不之平陆,乃心之所不欲,非势之所不能也。夫季子不得之邹,则虽以币交,而礼意已备,此所以谓之成享。储子得之平陆而不一至,虽以币交,而仪不及物,只见其为弥文而已,此所以谓之不成享也。或人又何疑乎?”观此而知为君相者,既不可无敬贤之礼,尤不可无好贤之诚,敬贤而不能以诚,贤者犹不肯至,况于简贤弃礼者哉。

【心学讲评】交际亦人道之大者也。过于抗,则重拂天下之情,而失和平之度;过于逊,则屈殉天下之失,而丧志节之防。乃君子于此抑无成心焉,因人之敬怠,而酌之于所得为与不得为之势,则权衡定,而与天下以平矣。夫君子亦未尝役其心以揣天下,而人情之宜厚宜薄,一至于前而自知,惟其鉴空衡平,以无心应物而自不爽其节。学者能于此而致思焉,亦善于求益者乎。

以币交而受,君子当其世而不绝其人,亦其常耳,乃抑有异焉者。孟子,邹人也,而家居于邹,其定在也;有欲求见者,今日不能而有他日。于是邹之邻国任君之弟季任,以任君远有邦交之事,而使季为处守,任虽小国,而宗社托焉矣。乃以邻有大贤,愿纳交焉,而以币交。孟子受之,受之,亦交际之恒也,而不往报谢焉,其有待于异日之就见与否,盖未可知也。其未往齐也,偶止于平陆,且未知其适齐与否,而固非久寓矣,则他日不能必遇孟子于平陆也。于时储子为相,齐相虽重,而亦从容坐论以为职耳。乃以君子在迩,不自外焉,而以币交。孟子受之;受之,犹其于季任也,而不往报谢,其有待于异日之定交与否,亦犹任季之可知也。乃在他日则有异矣。由邹之任,虽未必因季子,而往见季子,若念其昔日之诚,而有所不能置者,不以君子之不可屈致为歉焉,亦甚重此币交矣。由平陆之齐,既非因储子而来,而终不见储子,若忘其昔日之雅而置之无足言者,不以君子之喜予斯人为念焉,又何甚轻此币交也?

从孟子游者亦未尝留心焉。而屋庐子静观而欲知君子之心,乃喜曰:“吾党之步趋夫子,使皆无间之可疑,则日由乎道中而无从以入也。今者同事而异情,同情而异道,连得可疑之间以求夫子之妙用矣。”乃问于孟子曰:“礼之厚薄,因乎来以往者也。季子之币交,亦与储子同耳。乃夫子昔者之任见季子,则既疑君子之与人以易亲;今者之齐不见储子,则又若君子之略人于其物。反复求所以异而不得,意者国相虽尊,而终不若代君摄守者之有君道与?”孟子曰:“均之为人臣,而处守与相奚别?均之为纳交,而摄君与相国何异?惟其情,不惟其人;惟其人,不惟其位;非以储子之为相而可不见也。若吾之所以不见储子者,亦有道矣。周书之言享者日,享有玉焉,有币焉,有皮焉,以为庭实焉。物虽备也,然必有其情,因有其必修之礼,则恭敬之忱达于所享。若内无其忱,外略其礼,而仅备其物,则礼意薄而物徒厚,于是乎不受其享。所以然者,唯其享之时未尝专用其志以告虔,而但循名而亡实,则不许其享矣。由书之言而绎之,享有成焉,有不成焉,成之者志也。志之不役,则仪非其仪,而君子岂以物为重哉!以此思之,则吾之所以处储子异于季子者可知已。”

然而储子之所以不成享者,未之详也,而屋庐子有以解此矣。得储子所以不成享之故,而可以知交君子之礼;得孟子知储子不成享之情,可以知君子与人交之道。昔之愿得间以求益者,而今益矣,今而后说可知也。乃或人则谓二子之币交也同,志之役不役在彼,而君子何所施其逆亿?乃以问之屋庐子。屋庐子曰:“夫子知二子之志,非逆亿之也,实有其可征者也。夫愿交于君子,则必就而请见。不躬亲而以币交,循其文而已矣,二子均也,而君子抑因事势而原其情。在季子受处守之责,宗社、人民举而委之于我,则见君子之情虽切,而势不得委邦国而之异邦。若储子,无社稷之寄,素丝良马,正可笃于下贤;使见君子之情已笃,则势固可建干旌而临下邑。不得来者自可曲为谅焉;得来而不来,然后信其志之不役也。夫子岂漫为测人之厚薄者乎?于此而见夫子之交当世为无成心也,因物而不丧己也。”屋庐子之善学也,能达君子之情也,审于君子因物之理也。而交际为人道之大,亦可见矣。

【元典】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译文】淳于髡说:“重视名望功业的,是为了天下的人;轻视名望功业的,是为了自己(的清白)。先生的地位在齐国的三卿之中,但就名望功业来说,上不能匡正君主,下不能拯救百姓,就辞职而去了,仁人本该就是这样的吗?”淳于髡说:“重视名望功业的,是为了天下的人;轻视名望功业的,是为了自己(的清白)。先生的地位在齐国的三卿之中,但就名望功业来说,上不能匡正君主,下不能拯救百姓,就辞职而去了,仁人本该就是这样的吗?”

【诸儒注疏】“名”,声誉也;“实”,事功也。言以名实为先而为之者,是有志于救民者也;以名实为后而不为者,是欲独善其身者也。“名实未加于上下”,言上未能正其君,下未能济其民也。“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杨氏曰:“伊尹之就汤,以三聘之勤也;其就桀也,汤进之也。汤岂有伐桀之意哉?其进伊尹以事之也,欲其悔过迁善而已。伊尹既就汤,则以汤之心为心矣;及其终也,人归之,天命之,不得已而伐之耳。若汤初求伊尹即有伐桀之心,而伊尹遂相之以伐桀,是以取天下为心也。以取天下为心,岂圣人之心哉?”

【理学讲评】淳于髡是齐之辩士,名,是声誉,实,是事功,淳于髡,因孟子仕齐无功而去,乃讥之说道:“士君子处世,只有出处两端,若以功名为急务,而汲汲然先之,这是心存于救民而为人也。若以功名为缓图,而泄泄然后之,这是志在于守已而自为也。自为为人,总之全尽此心之理,仁者之事也。今夫子当路于齐,位居三卿之中是已出而用世,非复自为之时矣。乃上不能致君,下不能泽民,名实未加于上下,忽然致事而去。又不能终其为人之志,人已两无所成,进退皆无所据,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晓之说道:“子疑我去国为未仁,是徒泥去就之迹,而未能深谅我之心也。且以古人言之,宁居下位,而不肯以我之贤,事人之不肖者,伯夷也。感币聘而五就汤,因汤进于桀,而五就桀,倦倦以救世为心者,伊尹也。不羞污君,而必事之。不辞小官,而必居之,由由然与物无忤者,柳下惠也。三子之行,或清或任或和,其道虽若不同,然其志意之所趋向,则一而已矣。所谓一者云何,乃仁之所在也。盖清非忘世,任非好名,和非辱身,总归于理之当然,心之无私而已。然则君子处世,可就则就,固非有意于为人,而以名实为先,可去则去,亦非有意于自为,而以名实为后,要求合乎此心之仁焉耳。何必其行之尽同也。子乃执去就之迹,以议我之未仁,殆未识仁者之心矣。”

【元典】

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译文】淳于髡说:“鲁缪公的时候,公仪子掌管政事,子柳、子思也在朝做臣,然而鲁国疆土被别国侵夺却更加严重,贤人无益于国家就像这样的呀!”孟子说:“(从前,)虞国因为不用百里奚而亡国,秦穆公用了他就称霸,(可见)不用贤人就会亡国,(到那时,只是想)割让点地方办得到吗?”

【诸儒注疏】“公仪子”,名休,为鲁相。“子柳”,泄柳也。“削”,地见侵夺也。髡讥孟子虽不去,亦未必能有为也。百里奚事见前篇。

【理学讲评】公仪子,名休。子柳、子思都是鲁之贤者。淳于髡又讥孟子说道:“贤者,处世之迹,固难尽同,而其济世之功,实难取心。昔者鲁缪公之时,以公仪休为相,而使之总理国政,以子柳、子思为臣,而使之分理庶职。此三人者,皆当世所谓贤人,而缪公用之,宜乎有扶衰拨乱之功,有尊主庇民之效矣。乃当时邻国交侵,疆宇曰蹙,鲁之削弱滋甚。以国势衰微之际,众贤支持而不足,如此乎贤者之无益于人国,其去就未足为重轻也。”淳于髡此言,盖谓孟子即不去位,未必能有益于齐也。孟子答说:“贤才用舍国之存亡系之,何可谓其无益。昔百里奚初仕于虞,虞公贪受晋赂,不听其言,遂见执于晋,与虢俱亡。及其在秦穆公加之相位,言听计从,遂霸西戎,显名天下。夫以虞公一不用百里奚,即至于灭亡而不救,虽欲求如鲁之削地,不可得矣。然则鲁之仅至于削而不亡者,犹赖群贤维持之力也。岂可谓贤者无益于人国乎!”

【元典】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译文】淳于髡说:“从前王豹居住在淇水边,河西的人因此而善于唱歌;绵驹居住在高唐,齐国西部的人因此而善于唱歌;华周、杞梁的妻子,为丈夫的死而哭得异常伤心,因而改变了一国的风气。内心有什么,必然会显露在外面。做了那件事而不见那件事的功效,我还没有见过这种情况呢。所以现在是没有贤人,要有,我一定会知道的。”

【诸儒注疏】“王豹”,卫人,善讴。“淇”,水名。“绵驹”,齐人,善歌。“高唐”,齐西邑。“华周、杞梁”,二人皆齐臣,战死于莒。其妻哭之哀,国俗化之,皆善哭。髡以此讥孟子仕齐无功,未足为贤也。

【理学讲评】王豹是卫人,淇是水名。繇驹,是齐人。高唐是齐邑,即今高唐州。华周、杞梁都是齐臣。淳于髡又设问以讥孟子说:“贤者之抱负难知,而事功易见,使其果有益于人国,髡岂有不知者乎?昔者卫人王豹善讴,居于淇水之上,河西之人,凡近淇水而居者,皆化之而善讴。齐人脎驹善歌,居于高唐之邑,齐右之人,凡近高唐而居者,皆化之而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因夫死于战斗,哭之而衰至于城为之崩,由是一国之中,其俗皆变而善哭。即此三事推之,可见名实相须,有才猷蕴蓄于内者,必有功业昭着于外。苟身为其事,可以自见其才,而却无功效之可指,则是内外不相符,髡未尝见有此人也。看来当今之世,实是无贤者。若果有贤者生于其时,其才猷自足以经世,其功业自足以及民,髡必知其人矣。今既未见其人,安望其有益于国哉?”淳于髡此言,盖讥孟子仕齐无功,未得为贤也。岂知贤者所存,固未易窥测矣乎!

【元典】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译文】孟子说:“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不受信任,有一次跟随(鲁君)去祭祀,祭肉不按规定送来,于是顾不上脱掉祭祀时所戴的礼帽就走了。不了解孔子的,以为他是为了那点祭肉而离开的,了解孔子的,只认为他是因为鲁国的失礼而离开的。至于孔子,却正想担点儿(这一类的)小罪名离开,不想随便弃官而去。君子所做的事,一般人本来就是不理解的。”

【诸儒注疏】按《史记》: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齐人闻而惧,于是以女乐遗鲁君,季桓子与鲁君往观之,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燔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郊又不致燔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孟子言以为为肉者,固不足道,以为为无礼,则亦未为深知孔子者。盖圣人于父母之国,不欲显其君相之失,又不欲为无故而苟去,故不以女乐去,而以燔肉行。其见几明决,而用意忠厚,固非众人所能识也。然则孟子之所为,岂髡之所能识哉!尹氏曰:“淳于髡未尝知仁,亦未尝识贤也,宜乎其言若是。”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短小精悍、能够启发心智的名言佳句。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欣赏和传诵。它们不仅仅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居官从政、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宝典。它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求学等各个领域。它们犹如人生路上的灯塔、路标,照耀着、指引着人们探求的方向。学习和掌握这些处世智慧,有益于立世修身,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深信,圣贤之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读此书,不是在单纯地体验和回味某句话的力量,而是在和一个个圣贤先哲的伟大灵魂交流。希望这部圣人贤哲智慧的人文读本,能够让你在面对任何人生困境时,都可以找到心灵航海中的指南针,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93-1999年在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著作,是解释《春秋》最重要的一部书。毓老师认为董子治事之道,超过先秦诸子,并强调要懂《春秋》必读《繁露》,由此可知公羊学思想,可启发人的智慧,使人过上理智的生活。《大易》与《春秋》,是中国最难懂的两部书;这两部书没有读,就难以懂中国文化。古人思想,不能片面读,必要融会贯通。想重建文化,必下深的功夫,立说才不失其本。成就大事业必有德望,言行不一致的,没办法立说。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接新枝,发新芽。每个人都有时代的使命,运气好,就有发展的机会。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未读哲学小经典:瞧,这个人

    未读哲学小经典:瞧,这个人

    尼采曾以“炸药”自喻,是“与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对抗的‘狄奥尼索斯’”,也是进入本世纪才大放光芒的哲学家和诗人。尼采以第一人称的自问自答,在生平第一部自传和绝笔之作中,逐一点评了自己的代表作,对“尼采”如何成为“尼采”,做出了权威的诠释。这是一部以思想为核心的自传,也是阅读尼采其他著作,理解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之书,为尼采的其他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
热门推荐
  • 在假面骑士里路过嘛

    在假面骑士里路过嘛

    “我嘛,就是一个路过的假面骑士而已”在不同的世界中旅行,认识了很多朋友每一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宝贝萌妻爱霸少

    宝贝萌妻爱霸少

    “老公我爱你,我们永远也不要分开,我们要永远永远在一起,好吗?”叶佩佩开心激动,因为这是她婚礼的前一夜“恩,老婆,我们永远不会分离我们要永远在一起”某男放下高冷的脾气,和这位女生愉快的说到.......
  • 徒儿莫跑等等为师

    徒儿莫跑等等为师

    (阿柒脑残把之前的账号忘了惹,新开一个重新再来!!!)这是一只呆萌又自恋的徒弟带着二货师父闯江湖的故事~~~小片段:徒儿:师父我要吃糖葫芦!~~师父:小孩子吃的东西,你都老大不小了,吃什么?徒儿(表情幽怨):你昨天看了九阳舞坊苏姐姐三眼······师父:······十串糖葫芦!徒儿(傲娇):哼,十串糖葫芦就想收买我,你肯定是不爱我了!师父:怎么会!为师对乖徒儿天地可鉴!以后想吃糖葫芦跟为师说!为师给你买!徒儿:嗯哼?师父:为师今晚回去跪搓衣板······阿柒初来乍到,各位爷请看过来~~~阿柒卖萌打滚耍流氓了惹~~给各位爷挥手帕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相爷脑子又抽筋了

    相爷脑子又抽筋了

    她,是天地间最尊贵的存在,一代有且仅有一只的神兽凤凰,300岁成年化形为人,在人间修炼一年,而遇到了他;他,是整个大陆出了名的风流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武双全,家财万贯的丞相,只因一丝之念,从此放不下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漫签到系统

    国漫签到系统

    重生竟然差点成了亡国之君,幸亏咱有金手指,召唤国漫男神女神。王权富贵,这几百年来,万妖心中挥之不去的,便是我这一人一剑。米龙(二代),世界对弱者的无情,比任何盾牌都要坚固。唐三藏,我睡了十六年,这一句惊醒了我!我,睡够了!盖聂,有些梦想虽然遥不可及,但不是不可能实现。只要我足够的强。
  • 我的世界正好多个你

    我的世界正好多个你

    来自外星的小薇背负整个星球的使命来到地球寻找一种力量来拯救她的星球,在地球上遇到了花花公子林苑,经历重重磨难,两人的真爱是否坚定,他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 青春番

    青春番

    这是我所经历过的事:激动,喜悦,开心,沮丧,心痛,无奈……但这些,往往铸就了我的现在!
  • 神话法度

    神话法度

    天地人三界,人神妖魔鬼,这也可谓之为五行。神为金,人为木,鬼为水,魔为火,妖为土。天地悠悠,众有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