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91

第291章 孟子尽心章句上(1)

【元典】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译文】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诸儒注疏】“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夫理而无不知者也。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

【理学讲评】尽,是完全、充满的意思。孟子说:“人身方寸之中,神明不测的,叫做心,心所具之理,叫做性。吾心至虚至灵,浑通万理,其体本无不全,然非研穷事物,识得吾心所具之理,则理有未明,即心有所蔽,安能满其本然之量乎。若是能尽其心,而于神明之本体完全充满,无少亏欠者,必是能知其性,而于民彝物则之理,融会贯通,无所疑惑者也。夫天者理而已矣,天以此赋于我,我以此成于性,本是联合而无间的。既知其性,则心思之莹彻,可以穷神,识见之玄微,可以达化,知吾性之仁与礼,便知道天之元亨,知吾性之义与智,便知道天之利贞,而于穆不已之命,可以默悟而潜孚矣。岂有不能知天者乎。学而至于知天,则物格知至,而所以造其理者,无余蕴矣。”

【元典】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译文】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诸儒注疏】“存”,谓操而不舍;“养”,谓顺而不害;“事”,则奉承而不违也。

【理学讲评】承上文说:“君子之学,以致知为入门,尤必以践履为实地,心固尽矣,犹恐出入之无常,则操而存之,使一动一静,常在于方寸之中,而不夺于外诱之私,性固知矣,犹恐作为之或害,则顺而养之,使事事物物,常循其自然之则,而不涉于矫揉之失。君子存养之功,交致其密,如此,这是为何?盖心为天君,性由天命,是皆天之所付于我者,若放逸其心,戕贼其性,这就是慢天亵天,而非所以事之矣。今吾能操存此心,是所以奉吾之天君,而不敢违越。顺养此性,是所以保吾之天命,而不敢失坠,就如帝临汝,日在左右的一般,岂非所以事天乎。能事天,则意诚心正,而所以其事者有全功矣。”

【元典】

“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诸儒注疏】“夭寿”,命之短长也。“贰”,疑也,“不贰”者,知天之至,修身以俟死,则事天以终身也。“立命”,谓全其天之所付,不以人为害之。

程子曰:“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张子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愚谓: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夭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

【理学讲评】贰,是疑惑。承上文说:“君子知天事天,其于察识存养,固能兼体矣。然死生祸福之说,最易以惑人,而省察克治之功,最难于持久,使识见未融,工夫有间,于知天事天,犹未为至也。诚知人之生死,犹昼夜之必然,数之长短,皆造化之默制。或夭或寿,坦然无所疑贰于其中。而惟一意修身,安心俟命,完吾性分之固有,而利害付之不闻,尽吾职分之当为,而祸福听其自至。真有壮老一节,始终一心者,这是为何?盖天之所命于我者,不但使之禀血气以有生,而实使之参三才而独立。今寿之间,看得这等透彻,修身之功,持得这等坚定,是将天赋与我的,浑然全备,无一毫贼。挺然树立,无一些失附。幸而寿则自作元命。而好德考终。不幸而夭,则亦顺受天命,而设齿无憾,岂不谓之立命乎?”学至于立命,则为知之尽,仁之至,而知天事天,胥造其极矣。

【心学讲评】孟子极言作圣之全功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故作圣之功,必以合天为极。合天者,与天之所以生我之理合而已矣。天之所以生我者为命;生我之理为性;我受所生之理,而有其神明之用以尽其理日心;因是而措之事为曰身:皆一致相因,而作圣之功,惟求之是而自足。夫天人之量别矣,而见天于人者,其道在知;天人之事殊矣,而以人法天者,其道在行。知行各全其本量,而人通于天;知行各臻其极至,而天即在我矣。”

“今以知言之。人之有心,明聪睿察之德本无有涯量,无微不可入,无远不可届,作圣者必尽其能,而后于理无所蔽。乃能尽其心者,非竭智穷思,以引于无极者也。唯灼然不为情之所蔽,不为气之所拘,而实有以知吾性情之中有此至善之体,以发起吾心之神明,而使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夫人惟不知性,则善不知其何所从生,理不知其何所从出耳。知其性,则人之所以为人者,皆五行二气之良能,而天之所以为天者,即此健顺五常之至理,而天无不可知矣。夫察乎有生以后之大用,而心无不尽;明乎有生以始之全体,而天无不知;要惟知性之功,能君子之致知以专致于吾之理,岂容忽乎!

“以行言之。性无可为功,而所以复此性者心也。特心之有神明也,感物而动,而或随物以流,则与我所生之理相背驰;故惟有存其心,明聪不惊,而专以致之于静。治心无可常据,而所以主此心者性也。特性之在未发也,其体甚微,而或无以培护,则因吾心之存亡为消长,故惟能养其性,天理日凝,而渐有以大其功能。此乃其所以尽人事之当然,而即以奉天赋畀之德,谨守而勤修之,则以顺二气之正、调五行之化者在此也。夫体天于心,全性于天,而人合天体,要惟存养之互为功,则君子之力行以谨持其所生之理,岂有间乎!

“由其知之至者而天无不知,则见生我者之唯此理,而气数不得以操其权,则旷然于生死屈伸之一致,而为夭为寿,皆非人之所可以私智而异其情,坦然信之而不贰。由其行之纯者而极于事天,则念我之所以为功于天者唯此理,而言行皆不可违其则;则确然有贞常不易之修能,而为天为寿,皆为吾之所可以自尽而守其恒,敬以俟之而不违。若此者,乃以未生而使有生,其命在天,天有立天之道而制乎命;既生而生在我,命亦在我,我有立人之道而贞其命;君子之所以立命者此也。夫至于立命,则即我即天,而作圣之功极矣。亦唯知天之至,而无贰尔心,事天之纯,而慎修思永,则君子知性之功不惑乎纷驰,存养之学不外乎存发,操之甚约,而充之极大。有志于圣功者,尚知所循乎!”

【元典】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译文】孟子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

【诸儒注疏】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然唯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顺受乎此也。“命”谓正命,“岩墙”,墙之将覆者。知正命,则不处危地以取覆压之祸。

【理学讲评】岩墙,是险峻之墙,基薄而将覆者。孟子教人以知命之学。说道:“凡人之生、吉凶、祸福,皆有一定之数,宰于冥漠之中,莫非天之所命也。而能顺受其正者少矣。惟君子尽其在我,听其在天,或降之以福,固顺以受之,而不敢以吉为可趋。或降之以祸,亦顺以受之,百不敢以凶为可避。就如受父母之命,东西南北,遵道而行,这才是顺受其正。若冥行妄趋,蹈危履险,至于丧身陨命而不顾。这就如立在岩墙之下的一般。覆压之患,必所难免,其不知命甚矣。是以知命之君子,虽不肯福于回,然必择地而蹈,必不肯立身于岩墙之下,而自取覆压之祸也。”盖惟知命,而后能顺受其正,不知有正命者,安望其能顺受也哉。

【元典】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诸儒注疏】尽其道,则所值之吉凶,皆莫之致而至者矣。“桎梏”,所以拘罪人者。言犯罪而死,与立岩墙之下者同,皆人所取,非天所为也。此章与上章盖一时之言,所以发其末句未尽之意。

【理学讲评】桎梏,是刑具,如今杠镣一般,承上文说:“莫非命也。何以叫做正命?盖命禀于天者也。人能存心养性,尽了自家修身的道理,而不免于死者,这是天数该死,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乃所谓正命也。若夫暴横凶恶之人,身犯重罪,为桎梏所拘囚而死者,此则自作之孽,乃人情所共愤,王法所不容,非天降之灾也,岂得为正命乎?”夫命之修短,虽制于天,而死之善恶,则系于己。此知命之君子,所以顺受其正,而不立于岩墙之下也。世之人,或纵欲以戕生,或行险以犯难,及至躯命不保,而一切归咎于命,不亦谬哉。

【心学讲评】孟子申言立命之学曰:“立命也,而谓之俟,则命在天,而人不得以私意与之。乃俟命也,而必在乎修身,则命虽在天,而人必以其常理贞之。故自命之不可以人力与也而言之,则自天寿而推之,为穷为达,为吉为凶,理有其相因,而数亦听乎偶遇,莫非自天主之而为命也。乃自命之可以修身而立者言之,则自天寿而推之,有天使之然,而我当之者为正,天未必使之然,而我致之者为不正。则君子知其正者,顺天之理,听天之为而受之,而不废乎身之修,乃可以安乎命之俟。夫命唯有正,则天命我以吉凶祸福之偶然,而即使我有趋吉避凶之正理。是故知命者,知其可俟也,而不可逆也。有如岩墙之下有取祸之理,而往立焉,则天未尝命我以危亡,而我自取之矣,必不立也。

“由此推之,而正命与非正命之分晓然矣。夫唯尽其道者,居安则慎其节嗜欲,慎言动之道,处变则尽其尽忠尽孝、守廉节之道。然而大数之不齐,而阴阳之愆伏不可知,君父之艰危不可避,乃至于死,则天以死终我之生而全我之归也,斯则正命也。推之穷通得失,亦如是而已矣。谓命之在天,而人无可自免之术,乃至为其所不当为,陷于桎梏而死,则天未尝授我以死,而我自强天之死我也,非正命矣。推之行险侥幸、纵欲忘生者,无不然也。“故当其顺受,则命在天,而我有以俟之,生以顺生,而死以顺死,既与天通理,而以立人者立天。于其非正而必不受,则命在我,而天因以顺焉,死有据以死,而生有据以生,抑天不能违,而以立命者立身,斯以为君子立命之大也与!”

【元典】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译文】孟子说:“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

【诸儒注疏】“在我者”,谓仁义礼智,凡性之所有者。

【理学讲评】孟子见人徇欲而忘理,因晓之说道:“人情不能无慕好,则不能无贪求之念,而不知物有所当求,不可不辨也。今有物于此,不求则已,而求则得之,不舍则已,而舍则失之,以求而得,以不求而失,是求之不劳,而得之甚易也。岂非求之有益于得者乎?所以然者为何?以其求在我而已。”盖仁义礼智,皆吾性分中的道理,自天赋之,则为降衷之良,自我具之,则为懿德之好,于我之自有者而自求之,足乎已,无待于外。此所以随求而随得也。求之有益于得,人其何惮而不求也哉。

【元典】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诸儒注疏】“有道”言不可妄求;“有命”则不可必得。“在外者”,谓富贵利达,凡外物皆是。赵氏曰:“言为仁由己,富贵在天,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理学讲评】孟子见人徇欲而忘理,因晓之说道:“人情不能无慕好,则不能无贪求之念,而不知物有所当求,不可不辨也。今有物于此,不求则已,而求则得之,不舍则已,而舍则失之,以求而得,以不求而失,是求之不劳,而得之甚易也。岂非求之有益于得者乎?所以然者为何?以其求在我而已。”盖仁义礼智,皆吾性分中的道理,自天赋之,则为聊衷之良,自我具之,则为懿德之好,于我自有者而自求之,足乎已,无待于外。此所以随求而随得也。求之有益于得,人其何惮而不求也哉。

【心学讲评】盂子曰:“夫人皆有可求之力,而亦必有所求之心。顾在择术之始,审乎有益无益之数,而君子乐为君子而有成,小人徒为小人,而即有幸获,非其功也。

“今夫有事于此,殚吾之心思,勉吾之聪明,去旁营,绝外诱,而以求之,则求其一得而即报以一得,求其大成而即报以大成;若其自怠于求,而见为非切己之利害,因而舍之,则虽固有之,而且失也。则是心以尽而有功,力以勉而有获,得之益皆求之益也,斯非其当求而不当舍者哉?此何故?以吾心固有之物,反之心而已。遇吾身可为之事,反之身而可能,爱者莫能助,而忌者莫能夺也。求之在我,则得之亦在我也。

“若夫有事于此,求之有道,而非道以求,则违心而见恶于世,虽竭其智力,极其工巧,而究莫得也,则或诡遇而幸中,或智穷力索而终不能;则是求者自用其心力,而得者终困于天幸,得不可必,则求亦无益也,斯非其当安于命而处以道,而不必求者哉!此何故?以非己固有之物,天制其得丧,而天非我之所能强;人司其予夺,而人非我之所能操;去来乘乎时,有无无加于己者也。得之在外,则求之亦在外也。

“夫在我而求有益者何事乎?反而思之而自知之矣,然而人且忘焉。在外而求无益者何物乎?当吾前者皆是也,然而人且逐焉,则天与我以可得之美利,我自有可求之全力,而以付之茫然无据之中。故曰君子有所以为君子,而小人徒自成其为小人。”

【元典】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诸儒注疏】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诚”,实也。言反诸身,而所备之理,皆如恶恶臭,好好色之实然,则其行之不待勉强而无不利矣。其为乐孰大于是!

【理学讲评】这是孟子勉尽人性的意思。说道:“人生天地之间,以形自视若甚微,以道自视则甚大。盖天下之物,万有不齐。虽纷然其至迹矣。然物不能外于理,理不能外于心。大而君臣父子,即吾性之统体。小而事物细微,即吾性之散殊,无一物无当然之理,则无一物不具于性分之内,浑然完备,森然包罗,何尝有分毫之欠缺乎。人惟不能反求其理,斯无以兼体诸身耳。苟反之于身,于吾所性之理,心诚好之,无一念不极其真纯。身诚体之,无一事或待于勉强,如此,则理与心融,心与理浃,天全而性得,怡然有顺适之休矣。其乐孰有大于此者乎?”

【元典】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诸儒注疏】“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反身而诚,则仁矣。其有未诚,则是犹有私意之隔,而理未纯也。故当凡事勉强,推己及人,庶几心公理得而仁不远也。

此章言万物之理具于吾身,体之而实,则道在我而乐有余;行之以恕,则私不容而仁可得。

同类推荐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本书为作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研究系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当代西方激进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如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斯洛特戴克的全球化批判理论、维利里奥的速度政治理论和斯蒂格勒的技术批判理论。本书的附录则是对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帝国》和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的文本学解读。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锐而深刻,是了解当代西方左翼哲学思潮最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 厚黑学

    厚黑学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刘放桐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系统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潮极其影响,并从对现当代哲学可能的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当代哲学发展的正确走向。
  • 世界哲学史

    世界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是哲学的三大王国,古希腊哲学衍生出欧美哲学和伊斯兰思想,中国哲学自成一体地持续发展,印度哲学体现在佛学思想和印度教思想。《世界哲学史》鸟瞰整个人类思想的流变与发展,梳理世界哲学脉络,辨析各大思想源流。
  • 文明及其缺憾

    文明及其缺憾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当时西方人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部分内容。本书与《自我与本我》《超越快乐原则》《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构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来评价社会文明和文化问题的系列著述。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宗教等问题进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对其生活的欧洲社会文明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热门推荐
  • 情恋若火花

    情恋若火花

    花非花,雾非雾,站在迷障后的我们,何时才能看清你(我)的心。当黑暗遇着光明,当所有的谜团都被解开。属于我俩的感情线是否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自认识他之后,她便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里。他的身份,他与那群人的关系,一切都像个结,让她有解开的冲动。自认识她之后,他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仿佛心里那个被冰封了的自己得到了重生。
  • 人生何处不清欢

    人生何处不清欢

    她曾是不可一世的小魔王,听庠时看春宫图,把先生气得一批,搅乱课堂秩序,把学堂弄得人仰马翻,为此没少去挂月阁抄写千字文,但就是这样的女子,却走进了那个从不给任何人面子的冷面王爷心里。再后来,南梁战乱,他们一起携手,同去同归。只可惜归来时,他们都非彼此最初识得的模样了,最终因为误会被迫分开,再相见却是一抔黄土、两片棺木,再不见当年少年郎。
  • 大闹职场天空

    大闹职场天空

    西游成功学对撞职场准规则,会引发怎样的头脑风暴,激起怎样的思想浪潮?文明后起绽放,神话前朽为尘,落英归根亦化尘,“神话”的土壤养育着文明的根~~~不能光喊口号,说下具体行动吧,孙侯觉醒前是员工,觉醒后便成了孙悟空,骑墙在“西游”和职场之上,左右逢源~~~摸索写作神话、现实、西游奥秘和职场规则蒙太奇的小说,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悲壮感,祈求壮而莫凉,恳求大大们为我助威、打气~~~本书又名《职场西游之大闹天空》
  • 沫上开花

    沫上开花

    叛逆少女—三好学生邋遢少女—人见人爱她的生命为了三个少年,她没有想攀高枝,她只想见她们一面,让最好的自己,出现在他们面前
  • 争霸四界

    争霸四界

    一代君主,转世再生;雄霸四界;万物升腾;主人翁的复仇成长,灭家之恨,前世因果循环,再生笑傲四界,我一笑四界笑,我一怒四界颤。是他,让无望的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是他,让不正的风气在强者身上得以雪耻;天不公,我就灭天;地不正,我就踏地。何人不服?且看我笑傲四界!
  • 神族妖刀

    神族妖刀

    穿越继承王者系统!一样carry全场!妖刀还是那个妖刀,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要做自己,锄奸正道
  • “樱花树下的约定”

    “樱花树下的约定”

    一次意外的相遇让他们相见,让她和他立下约定。又一次意外,让她不得不与他分离,她握着脖子上的水晶项链眼中一片冰冷,甜美可爱的她已完全消失,默默地闭上眼睛流下了晶莹剔透的眼泪:你会等我回来吗?十年后她再次与他相遇,可是他...
  • 竞技荣耀

    竞技荣耀

    S3起,韩国统治世界电竞舞台,包揽每一年S系列冠军。S3后,中国电竞圈沦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国服一区演员横行,职业选手失去初心,战绩一年不如一年。就在此刻,沦为路人的他重新归来,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心中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最强荣耀!
  • 烟花三月扬州城之朦胧初遇

    烟花三月扬州城之朦胧初遇

    大名鼎鼎的校草洛明泽成了自己的“冤家”,在初中的最后一年,慕容紫无比盼望着初中生涯的结束,可以彻底逃离魔爪,可是……
  • 萌宝逆袭:爱上王子殿下

    萌宝逆袭:爱上王子殿下

    简介:第一次见面,她就强吻了他。为了散心,她们用聪明才智考进了梦寐以求的圣樱学院,虽然她们已经是博士后了。她们听说老天有眼,可是她们就觉得老天没眼,咋总是给她们制造灾难。考进后,竟然又得罪了这几位帅哥,啥?还要比赛?!我可不知道进这个校园还要比赛的,比就比,看老娘不把你赢个彻底。不过这帅哥果然名不虚传,帅气又多金,成绩棒,还会武功。不过办成酱菜女的她们咋总是惹上他们?这天哪里是帮我们,这祸水也太多了吧,得罪一次就算了,可是每次都碰巧得罪了,我们可不是故意的哇。我们可是柔柔弱弱的小女子,好吧,听了自己都想吐了。“老婆,你吻了我可要负责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