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314

第314章 孟子尽心章句下(9)

【心学讲评】孟子曰:“君子之必尽礼敬于大人者,以其德也,以其分也,以其可与行道而安天下也。乃今之志慑气沮于大人之前者则异是,但视其巍巍然富贵之气焰,目为之侈而神为之夺。盖其始生长于贫贱,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饥寒所迫驱,之以游说,一至大人之前,自视卑小而惊其盛,情则有然者。夫欲说大人而先夺于大人,虽有嘉言,且不敢直陈矣。若夫君子,则于此藐之矣。于其巍巍,见之若不见焉,而屑视之乎?

“夫大人亦犹是巍巍,何以至君子之前而遂藐也?今试取大人之巍巍而言,果其有巍巍者乎?堂高数仞,榱题数尺而已,堂之上,榱题之下,大人拥而居之,遂若巍巍者,夫我今在衡门之下,固无用此,使得志焉,终不忍疲民力以为此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而已,大人安坐而享之,遂若巍巍然;夫我今甘藜藿之奉,固无需此,使得志焉,终不肯纵吾欲而为此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大人驰骤而游焉,遂若巍巍者;今我曳杖而游,固无事此,使得志焉,终不忍荡吾心以为此也。彼之为此,以败度而取危亡,我所必不为也。我之素志,以修我身,以奠我民。宫室之度,燕乐之节,游观之制,皆古之大人辅世长民裁成之制。得志而行之,不得志而心固有其定则。我有尊于大人者在,何至于蹑屎担簦之子欲效之而不能,因志气消沮而畏之哉?”

君子所畏者德。中人所畏者权。鄙陋之夫所畏者,目所未见、耳所未闻之气焰而已矣;而欲以说大人,其为谄人也何疑哉!

【元典】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译文】孟子说:“修养善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求利的欲望更好的了。一个人求利的欲望少,那么即使善心有些丧失,也是很少的;一个人求利的欲望多,那么即使善心有所保存,也一定是很少的。”

【诸儒注疏】“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理学讲评】欲是口鼻耳目四肢之欲。孟子说:“人之有心,乃具众理,而应万事之本,诚不可不养,然养心之功,不可他求,只要见得心本至虚,而为欲所累。心本至灵,而为欲所昏,将一身中口鼻耳目四肢之欲,寡之又寡,不使其放纵而无所节制,这便是养心极好的方法。吾儒一生学问,一生人品,举系于此,如使其为人也,能知养心之要,而为寡欲人焉,则外感不杂,内境常清,泰宇定而天光发,心未有不存者也。虽有不存,不过暂失之耳,不亦寡乎?如其为人也,不能知养心之要,而为多欲人焉。则物感既摇,中心无主,嗜欲深而天机浅,心未有能存者也。虽有存焉,不过偶得之耳,不亦寡乎?”夫人心道心,迭为消长如此,信乎养心莫善于寡欲也。然寡欲不特可以养心,而神完气固,亦可以保身,况人君者,心为万化之原,身为万民之主,其关系尤重,而保守尤难,寡欲之功,尤不可不深念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人心之所涵,即天理之所存也。其固有之实,保之使勿失;其发见之几,接之使日生;则在乎养之矣。养心之道不一,以学问滋之,则善日充焉;以诚敬持之,则志定焉;皆善也。而尤善者,莫善于寡欲。心之本体本虚也,以欲窒之,则见有物而不见有心;本灵也,以欲蔽之,则迷于此而遂暗于彼;本有其不昧者也,以欲乱之,则逐之以移而忘其故。寡之者,制之以道,裁之以礼。于欲见寡者,于心自见其有余,诚莫善矣。故养心之法,他有未逮,而其为人也,于耳目口体之嗜少所营者,则虽功或疏而志或怠,而此心之体,感之而即通,其不存焉者寡矣。不然,未尝不有事于养心,而其为人也,为血气情欲之所乱,多所逐者,则虽学之所得,志之所持,而此心无恒,随物而易丧,其有存焉者寡矣。此天理存亡之界,不可不谨也。”

【元典】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译文】曾晳爱吃羊枣,(死后,他的儿子)曾子就不忍心吃羊枣。公孙丑问道:“烤肉与羊枣,哪样味道好?”孟子说:“当然是烤肉!”公孙丑又问:“那么曾子为什么吃烤肉而不吃羊枣?”孟子说:“烤肉是大家共同爱吃的,而吃羊枣是(曾晳)独有的嗜好。(因此曾子不忍心吃。)(如同避讳)只避名不避姓,因为姓是很多人共用的,而名是一个人独有的。”

【诸儒注疏】“羊枣”,实小、黑而圜,又谓之羊矢枣。曾子以父嗜之,父没之后,食必思亲,故不忍食也。肉聂而切之为“脍”。“炙”,炙肉也。

【理学讲评】曾皙是曾子之父。羊枣即今软枣肉。细切叫做脍。昔曾皙在生之日,好食羊枣,既殁之后,其子曾参每见羊枣,思起父之所好,便舍置而不忍食,盖孝子不忘亲之心如此。公孙丑乃疑而问于孟子说:“肉中有脍炙,果中有羊枣,二者之中,孰为美乎?”孟子答说:“二者固皆可食,论其味,则脍炙尤美也。”公孙丑又问说:“脍炙既美于羊枣,在曾皙亦必嗜脍炙矣。曾子于脍炙则食之,于羊枣则不食,充其思亲之念,何忍于脍炙,而独不忍于羊枣也。”孟子答说:“人之所好不同,情之所感自异,以脍炙为美而嗜之,乃众人之所同也。以羊枣为美而嗜之,此曾皙之所独也。惟其为众人所同嗜,虽与众共食,而不忍之心自无所形,惟其为父之所独嗜,则触物有感,而思亲之念自不可遏,此所以一食一不食也。譬之讳名者,敬亲之名,而不敢轻犯,未尝并亲之姓而讳之,非重于名,而轻于姓也。盖姓是一家所同,名乃一人所独,故名可讳,而姓不可讳也。知讳亲之名,不可概同于姓,则羊枣之思,岂得并及于脍炙也哉。”夫观于思其所嗜,既可以见孝子恻怛之情,观于思所独嗜,又可以见孝子专一之念矣。学者当体其心,不可徒泥其迹也。

【心学讲评】于仁人孝子之用心,可以得心之所必尽焉,可以得礼之所自裁焉,可以使一人有独至之情而得伸焉,可以使天下万世企及俯就而皆可行焉。故君子之论古,于此辨之必明。

有传曾子之孝,而记曾哲嗜羊枣,曾子不忍食羊枣者。羊枣之嗜,于曾晳特闻之。曾子不食,于曾暂之不复食传之,亦以为孝子不忍忘亲之固然耳。而公孙丑犹有所疑,必欲求孝子不忍之情,以明羊枣不食为必然之心理,乃问于孟子曰:“物莫不以其类,而人情殊焉。故酌乎物之情,以极乎人之情,广推之而见其可通。今以味言,脍炙与羊枣孰美?则曾皙之嗜,曾子之不忍,当以类通之矣。”孟子曰:“但以味言,则其美者必脍炙哉!口之于味有同嗜也,而何独不然?”

公孙丑曰:“其然,则曾暂岂能不食脍炙哉?曾子何为而食脍炙哉?脍炙可食,何为羊枣而独不可食哉?将孝子之心有所伸,有所诎,而奚以为定也?”孟子曰:“夫孝自心生,而体由心制。独至之情,必伸也,孝子之所必尽而不忘也;同然之则,有必诎也,孝子之所可信而不疑也。脍炙所同也,非曾暂之独嗜,则曾子之情无有独切。羊枣所独也,则触目之感自不忍忘。曾皙嗜之,曾子不忍食之,废羊枣者曾子耳,而天下不废。使脍炙而亦不忍食也,将胥天下而废脍炙,又何以为贤者之道人皆可尽乎?是道也,先王以之制礼,以酌天下万世之可行,于讳又见之矣。袝于庙而讳矣,讳名而已,不讳姓也。名为先人之名,姓亦先人之姓,而讳名不讳姓者,名所独也,故孝子闻之而瞿然,所可伸也;姓为同姓者所同,使必讳之,则胥天下而废姓矣。”

故礼不可不及也,亦不可过也。惟其过,则毁性伤生。礼崩乐坏,于是而仁孝衰薄者,乃以心不可尽、礼不可行为说,而荡闲逾节,无所不行矣。故礼缘人情而宰制,行焉所以达乎万世。

【元典】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译文】万章问道:“孔子在陈国说:‘何不回(鲁国)去啊!我乡里的年轻弟子志大而狂放,想进取而不改旧习。’孔子在陈国时,为什么要惦念鲁国那些狂放的读书人呢?”孟子说:“孔子说过,‘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必定只能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一味进取,狷者(遇事)拘谨、退缩’。孔子难道不想结交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吗?(只是)不能一定结交到,所以想结交次一等的人。”

【诸儒注疏】“盍”,何不也。“狂简”,谓志大而略于事。“进取”,谓求望高远。“不忘其初”,谓不能改其旧也。此语与《论语》小异。“不得中道”至“有所不为”,据《论语》亦孔子之言。然则“孔子”字下当有“曰”字。《论语》“道”作“行”,“獧”作“狷”。有所不为者,知耻自好,不为不善之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以下,孟子言也。

【理学讲评】狂简是志大而略于事。进取是求望高远。万章问于孟子说:“昔者孔子在陈国之时,知道之不行,尝自叹说,我初周流天下,本为行道计也。道既不行,何不归来于我鲁国乎?盖吾党后学之士,大段资性狂简,激昂于意气,而阔略于事为。充其志,直欲进而取法古人,终身以为向往,不肯改变其初心,其狂如此,尽可副我传道之望,此我所以有感而思归也。夫士而曰狂,未便是高世绝俗之品,乃孔子在陈,独思想鲁之狂士,其意何居?”孟子答说:“孔子思狂士,非其本心,殆有所不得已耳。孔子尝说,道之所贵者中,诚得中道之人而与之,吾之愿也。今既不得其人,其必得狂狷之士乎?盖狂者,志向高明,而期望甚远。狷者,持守贞固,而有所不为,得这两样人,激励裁抑之,庶乎可进于中道也。观孔子之言如此,此其心岂不欲得中道之士哉?世教衰微,中行之士,不可必得,而斯道又不可以无传,不得已而求其次,此所以思及于狂士也。然则狂狷虽未至于中行,中行而下,固资质之最高者矣,孔子思之,何莫非为道之心哉。”

【元典】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缪缪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译文】(万章问:)“请问怎样的人能称作狂放的人?”孟子说:“像琴张、曾晳、牧皮,就是孔子所说的狂放的人。”(万章问:)“为什么说他们狂放呢?”孟子说:“他们志向远大、口气不凡,开口便说‘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考察他们的行动,却(和他们的言论)不全吻合。”

【诸儒注疏】万章问。“嘐嘐”,志大言大也。重言“古之人”,见其动辄称之,不一称而已也。“夷”,平也。“掩”,覆也,言平考其行,则不能覆其言也。程子曰:“曾皙言志而夫子与之。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谓狂也。”

【理学讲评】琴张、曾皙、牧皮,都是孔子门人。醪醪是志大言大的模样。夷是平。掩是覆盖的意思。万章又问孟子说:“狂士之思,固非圣心之得已,已然当时在鲁之士亦多矣。敢问如甚么样人,斯可谓之狂士乎?”孟子答说:“当时孔子弟子在鲁者,如琴张、曾皙、牧皮这样的人品,俱是孔子之所谓狂士矣。”万章又问说:“有狂之名,必有狂之实,敢问何所考验而遂称之为狂也?”孟子答说:“欲知狂之所以为狂,惟于其志愿观之,则可见矣。其志谬醪然夸大,卑视今世之士,以为不足称数,动辄称说古之人古之人。论学术,必以古圣贤之道德自期,论事功必以古帝王之经济自任,其志大言大如此。及因所言,以考其所行,则志大而不能充其志,言大而不能践其言。平曰所自许者,却多有空缺去处,不能一一掩盖得来,狂之为狂盖如此,此则践履虽歉于笃实,而志愿则极其高远,稍裁抑之,至于中道不难矣。

【元典】

“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

【译文】(如果这样的)狂者也结交不到,就想找到不屑于干肮脏事的人同他结交,这种人就是狷者,这是又次一等的了。

【诸儒注疏】此因上文所引,遂解所以思得猥者之意。狂,有志者也;猥,有守者也。有志者能进于道,有守者不失其身。“屑”,洁也。

【理学讲评】孟子又答万章说:“孔子之思,狂士固有取于志愿之高矣。乃其思及于狷,亦自有说,盖中行而下,狂士最高,这等样人,世间亦不常有,惟狂者又不可得,于是思得不屑不洁之士,操履极其谨严,廉隅不肯少贬,一切卑污苟贱之事,有玷于行谊,有浼于名节者,深恶而不屑,为得这等样人而与之,志虽不瞳,守则有余,此所以谓之狷也。以中行之士律之,下狂士一等,此又其次焉者矣。”

【元典】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译文】孔子说:‘路过我门口而不进我屋子,我不感到遗憾的,大概只有乡原吧!乡原是戕害道德的人。’”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诸儒注疏】乡原,非有识者。“原”,与愿同。苟子“原悫”字皆读作愿,谓谨愿之人也。故乡里所谓愿人,谓之乡原。孔子以其似德而非德,故以为德之贼。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万章又引孔子之言而问也。“踽踽”,独行不进之貌。“凉凉”,薄也,不见亲厚于人也。乡原讥狂者曰:何用如此嘐嘐然,行不掩其言,而徒每事必称古人邪?又讥狷者曰:何必如此踽踽凉凉,无所亲厚哉?人既生于此,世则但当为此世之人,使当世之人皆以为善则可矣,此乡原之志也。“阉”,如“奄人”之“奄”,闭藏之意也。“媚”,求悦于人也。孟子言此深自闭藏以求亲媚于世,是乡原之行也。

【理学讲评】憾是恨。原字与愿字同,是谨悫的意思。踽踽是独行的模样。凉凉是薄,阉是闭藏。万章又举孔子之所恶者,问于孟子说:“孔子尝云:人情不见亲厚,则怨恨易生,若过我之门,不肯入我之室,我亦无恨于彼者,惟是于乡原之人为然。盖乡原之为人,似德非德实害乎德,方以其不见亲就为幸,何恨之有,孔子深恶乡原之人若此。敢问其所为何如便称之为乡原乎?”

【元典】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贱也。’”

【译文】万章问:“一乡的人都称他是忠厚人,所到之处也表现出是个忠厚人,孔子却认为(这种人)戕害道德,什么道理呢?”孟子说:“(这种人,)要批评他,却举不出具体事来;要指责他,却又觉得没什么能指责的;和颓靡的习俗、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平时似乎忠厚老实,行为似乎很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他也自认为不错,但是却不能同他一起学习尧舜之道,所以说是‘戕害道德的人’。”

【诸儒注疏】“原”亦谨厚之称。而孔子以为德之贼,故万章疑之。“踽踽”,独行不进之貌。吕侍讲曰:“言此等之人,欲非之则无可举,欲刺之则无可刺也。”“流俗”者,风俗颓靡,如水之下流,众莫不然也。“污”,浊也。非忠信而似忠信,非廉洁而似廉洁。

同类推荐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季风讲圣贤家训

    季风讲圣贤家训

    本书详细介绍了诸葛亮、颜之推、谢安、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洵、朱熹、张英、曾国藩10位历史名人的治家之道,这些家训沉淀着丰富而又厚重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些家训的存在,才使得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整个国家都拥有了灵魂,使得华夏文明亘古长青。这是一部治家图书,也是一部修身指南。这些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家训给我们带来了谆谆教诲,也令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浩然正气。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这正是我们所要牢记的,而这种高尚的情操也时刻激励着世人。
  •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热门推荐
  • 殿下请许我一世独宠

    殿下请许我一世独宠

    智商超高的全系学霸天才少女洛九儿,在准备向暗恋对象表白的前一刻竟然被车撞死穿越了。关键别人的穿越都是票子配美男,洛九儿却是一醒来就在被渣爹追杀的逃亡路上,好容易逃出升天怎么又遇到个残暴冷酷的暴君来虐自己,貌似还是个王爷。九儿心里腹诽:哼,别以为我怕你,我也不是吃素的,来呀,互相伤害呀。且看男女主一路相爱相杀互虐到底,只是,怎么虐着虐着就变得有些甜了呢,甜着甜着怎么就变成一生相许,白首不离了呢。 1V1强强联手,甜宠,神医,毒术,谋略 好看得停不下来(>_<)
  • 无敌之无极至尊

    无敌之无极至尊

    强者之路、热血沸腾,弑神灭佛、杀伐果断,只手镇压一切不服,且看我无极至尊。
  • 顾南寻她意

    顾南寻她意

    (全文完)他说过,无论天涯海角,他都会找到她,余生的种种,他会陪她一起度过。只是,这是场一梦南柯,还是只会变成回忆?都说遗忘是最大的悲哀,与他来说确实场爱的救赎。“知意,我只求,我这一生能好好的陪在你的身边,其他的,我真的什么都不求。”他常常对她说这句话,可同时却又在向他一步一步接近,她总会有种错觉,在遗忘又再次爱上的同时,她总是会觉得惶恐。只是或许,此生,他们根本就不应该相遇。
  • 无言载年

    无言载年

    你他*妈的到底有没有心?冷越扬看着暴怒着踢翻了酒桌的澹台嵘只是笑。澹台嵘捏着拳头,觉得那无所谓的笑容让心越来越凉,最终一腔怒火也冻作冰灰,他转过身,离开。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转,还是落下来。冷越扬抬手擦了擦,忍住不去看他的背影。我们会相爱到永远,每一对怨偶都曾这样笃定地赌誓。海枯石烂,沧海桑田,没有人经历过那样的时间跨度,当誓言里有了这些词语,已经是谎言。过往终会被淡忘,偶尔想起来,不过一个当初便可概括所有。这就是情爱,消失比萌动迅疾,伤痛比甜蜜漫长,却比任何事情持续长久,即便想来只是淡淡的过往,依旧勾起心伤,依旧让人迫切想要看一看,当初的面庞。
  • 超神学院之黑色长城

    超神学院之黑色长城

    “假如给你一个拯救世界的机会,你会答应吗?” …这是一个游戏中的圣骑士,前联邦地狱伞兵,在某一天穿越到超神学院的故事…大概?(471633070,欢迎进群催更)
  • 我的万界周边商店

    我的万界周边商店

    经营着自己周边小店的林天辰意外获得万界周边系统,从此穿梭万界,售卖周边。在火影世界卖给自来也动漫美女抱枕!在海贼世界卖给索隆洞爷湖木刀!在一拳世界卖给琦玉老师赛亚人假发!……………………………林天辰:没有什么是我卖不出的,也没有什么是我抢不到的……
  • 我转生成了护卫舰

    我转生成了护卫舰

    唐天启因上班时不小心看到上司的那些事导致被炒鱿鱼,同时因找不到工作回到出租屋睡觉谁知道他竟然睡死了!本以为要重活一辈子的唐天启谁敢想他竟然重生成一艘轻型护卫舰还激活了奖励系统恭喜宿主挖矿挖出蓝晶石,系统奖励舰船进阶材料恭喜宿主挖矿挖出黄玉石,系统奖励10张抽奖券恭喜宿主舰船进阶完成,系统奖励两连升,请选择挖矿奖励东西香啊(唐天启:奖励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你不用太坚强

    你不用太坚强

    一次不太正常的邂逅,他有了想要了解她的冲动。一次冲动的决定,他有了想要帮她的借口。一次失败的选择,他有了想要守护她一辈子的理由。当傲娇强悍、身高1.39米的萝莉女主遇上全能、体贴的专情男主,这样的生活,会多出多少趣味?
  • 铁血盾牌

    铁血盾牌

    国内首部一线青年干警以自己真实工作经历改编的笔记式小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故事讲述主人公王焕从警校毕业后,刚成为一名正式警察,就卷入到了一起错中复杂的案件,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与某制药集团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破案中杀手K的出现,差点让他丢了性命,但是天网恢恢,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
  • 复仇帝魂

    复仇帝魂

    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复仇,为了完成这个夙愿。这变成了我活着的唯一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