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45

第45章 论语里仁篇(5)

【心学讲评】夫子曰:今世立言者之多也,吾不能不思古人矣。古者道未昭着之日,而古人能择道心人心,以立性命之极,抑能擢人伦物理,以成治教之则。凡今人之所言,未有能出于古人之外者也。而今人引伸之,发扬之,殆唯恐其不尽。古者则未有言道言治之书,自明其所得而以诏人者,何也?盖人之所不能强为者,唯其所耻者也。今之人以不能言为耻,故百家争论而不相下。古之人则不然,以为吾立言而使天下从之,后世法之,及自反诸躬,则于所言者有未尽之修能、未竟之功业,曾不足以企及乎吾之所言,反之幽独,实有明知而明昧者,责人而人且有责己之愧;是以体道于心,自省不疚,行道于世,唯日不足,而不敢自蹈其所耻以欺人也。故三代以上,有纪事之书,无论道之说,而繁言日出,皆成乎教衰治降之世。夫既不以不逮为耻,则穷高极幽,为生人所必不可为之事,而亦姑立说。吾不问其言之得失,而但问其耻之心犹存否也。人之不可不知耻也,有如是哉。

【元典】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诸儒注疏】谢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尹氏曰:“凡事约则鲜失,非止谓俭约也。”

【理学讲评】约,是收敛不放肆的意思。鲜,是少。孔子说:“凡人立身行己,但是心里放肆,则其所行必有过差。若能收敛省约,件件都守着规矩,岂有差失。如在身心上省约,不为逸乐,非礼之事便不至于丧志而败德;如在用度上省约,不为奢侈无益之费,便不至于伤财而害民,过失断然少矣。”这约之一字最宜详玩。盖人情才放肆,则日就旷荡;自检束,则日就规矩。故成汤制事制心,只是一个懋敬;太甲败度败礼,只是一个纵欲。圣哲狂愚之判,实系于此,可不慎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人之阅历当世,盖有求人与己之各得,而冀其无失者。乃其求无失者之适以成乎失,故天下之能寡过者,何其少也!则亦思所以致失之由,而思所以免于失之道乎!

人之于事也,以为多所营,则随事见功,而可无疏漏之咎;其于物也,以为多所合,则遇物皆亲,而可无恩怨之殊。乃多所营者,其为之也,得粗而失其实;多所合者,其感之也,得貌而不得其心;则何如以约乎?因吾力之所可为,专精而致此一事;若吾力之所不易为,尤专精而尽此一理;至于所不能为、所不暇为者,则虽有可见之功、可立之名,而亦姑俟之。于吾情之所必致,尽忱以效其所必效;若吾情之所不易致,尤尽其忱而勉其所不容不效。至于所不能致、所不暇致者,虽情之偶动,势之相及者,亦姑置焉。如是,则其力行也笃,在一事而毕一事之条理,其用情也挚,在一人而尽一人之爱敬。其因此而能扩充之以渐,固无不可得也,即当其守此而勿贰之日,功所不可及,亦可免;恩所未加,怨亦不生。虽事势有变而难穷,人情有险而难平,乃其外失人而内失己也,盖亦鲜矣。夫才长而德诎,道广而交杂,以为吾以经营天下而无往不宜,亦尝自反其失之非一端,而亦盍退以自持乎!

【元典】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言谈简洁,要行动敏捷。”

【诸儒注疏】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胡氏曰:“自‘吾道一贯’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门人所记。”

【理学讲评】讷,是迟钝的意思。敏,是急速的意思。孔子说:“放言甚易,力行甚难。故言常失之有余,行常失之不足。惟是成德之君子,一心只要做笃实的工夫,其于言语则务欲其讷,非惟不当言的不敢言,就是当言的,亦必谨慎收敛。讷讷然却似迟钝的一般,不敢信口便说,以取失言之梅也。于行事则务欲其敏,除是有所不知则已,若知道当行的事,便奋发勇往,急急然惟恐失了的一般,不敢少有怠缓,以致废时而失事也。”欲讷于言,则言必能顾行,欲敏于行,则行必能顾言,岂非慥慥笃实之君子乎!

【心学讲评】夫子曰:学者之病,莫患于轻,而事之鲜终,或由于惰。其轻也,于言见之。当其有言,如水之流,如簧之鼓,不自知其言之便给也。当其惰也,于事征之。方其有行,且前且却,傍徨瞻顾,不自知其行之退怯也。唯其无欲讷、欲敏之心也。君子之立志则殷然矣。于言则欲讷焉,欲箝其口,或扪其舌,听君子之言者,以为此不能言之君子,而便给不如人者也。于行而欲敏焉,前或引之,后或推之,观君子之行者,以为此才质之过人,而得自性生者也。抑知此即君子矫轻警惰之心乎?世之为君子者,不当如是乎!

【元典】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

【诸儒注疏】“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理学讲评】孤,是独立。邻,是邻舍。孔子说:“德乃人心之所固有,亦人情之所同好。人而无德,则人皆贱恶,固有独立而无与者。若是有德的人,则岂有孤立之理乎!必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见其德者,固愈加亲近,闻其风者,亦翕然信从,就似居处之有邻家一般,有不招而自来者矣!”故人君修德于上,则万姓归心,四夷向化,而天下为一家,不然,则众叛亲离,不免于孤立而已。可不慎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吾今而知天人相感之际,理气相通之几,盖如是乎其不差也。验之于往古、唐、虞、三代之隆,君都而臣俞,父作而子述,既已有同声之应;推之于衰世,独行高寄之士,当世必有与为友,后世必有与相师。盖一人之德,或首出而开天下之先,或高蹈而不顾天下之非,疑于孤矣。而其出也,功垂于四海,其处也,望重于当时,信不孤矣。其不孤何也?自我倡之,必有和之,自我为之,必有成之。或道高于己者,犹曲信其心;或志合于己者,则交奖其为;或行不逮己者,即企及其美;必有邻焉。未有一圣人兴而无群贤之辅,一君子出而无众正之合者矣。此其故,非有德者所期也,非与为邻者之期有此德而邻之也,不知其然而自无不然。其天之生也,有常数乎?其人之相为感动也,有常理乎?非达于天人理气之几者,不足以知之。则亦勉慎其德焉可也。

【元典】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明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在领导面前爱唠叨,就会自取其辱;在朋友面前爱唠叨,就会遭到疏远。”

【诸儒注疏】程子曰:“数‘烦数也’。”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理学讲评】子游,是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数,是烦数。辱,是羞辱。疏,是疏远。子游说:“人臣以匡救为忠,朋友以切磋为义,固皆理之当然,然于言语之际,也要见几。且如君有过而谏诤,使其听焉,固可能尽吾心矣。若不肯听,便当去。苟或不识进退,而专务戆直,至于烦数而后已,则君必厌闻,不以为忠,而反以为谤,未免加之以斥辱矣!事君者可不戒哉!朋友有过而相规,使其听焉,固可以尽吾心矣。若不肯听,便当止,苟或不度可否,而徒好尽言,至于烦数而不止,则彼必厌听,不以为德而反以为怨,必将日至于疏远矣。交友者可不戒哉!”然子游之说,特为进言者发耳。若夫为君为友者,又当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优容褒奖,以示乐告之诚,虚心受善,以求切磋之益,庶德日进而过日寡,与圣贤同归矣!若一有厌恶之心,而加之以疏辱之罪,则在彼固以言为讳,而不肯再言。他人亦以彼为戒而无复直言,上下隔绝,彼此蒙蔽,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听言者,又可不戒哉!

【心学讲评】子游曰:君臣朋友,以道相匡者也。然君子之陈善于君,规过于友,其情深而其言筒,非言不逮情也,以为唯见重于君与友,而又易亲,则可以从容相喻于道,而不至以一发而彼此相激,以致成乎不可复合之势也。若不学无术者而处此,则心所欲言,口即言之,乃至心所未必如是,而语势之所及,遂有如是,勿论其听与不听,改与不改,而数数然词繁而言之不已也。则以此事君,为君所厌,不顺于君,且可以刑戮相加,而已辱矣。以此交友,为友所厌,不信之友,且可谓道异则离,而必疏矣。夫其数数以言,而必欲其从者,岂非以忠上而信友哉?乃至于既辱之后,则辱不可再,必且去国;既疏之后,则疏难复合,必且绝交。于吾匡谏之初心相戾,而成人道之大咎。然后知君子言简而意深之能全恩而厚终也。君臣朋友,人之大伦存焉,可勿慎与!

【心理穿梭】“做工夫且须利仁”,为此问者,定是不曾做工夫底。如要去“利仁”,则已不利矣。若云见仁之利而不仁之不利,此正是谋利计功之心,五伯之假仁是已。

“安仁”、“利仁”,总是成德后境界。利字如《易》“利有攸往”之利,一路顺利,无有阻难,原不可作“获利”字说。若说到岸为获利,则上蔡所云“谓之有所得则未可”者,已自破得分明。若云利其有获,显与“先难后获”相反,不得谓之仁矣。

仁固有得于理,亦可有得于效。抑不特效之得不得,不可预期;即理之得不得,亦不可早生歆羡。颜子说“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具此心期,方能够“不改其乐”。若刻划着理中所必得之功,立地要做仁人,到蹭蹬处,却大是一场懡罹,而“不可以久处约,长处乐”, 正在此矣。

足知“利”字上用工夫不得。唯知者见得分明,一径做去,自然无不利耳。唯尔,所以云味之无穷,而所守者不易也。工夫自在仁者知者上一层。如所云“克复”、“敬恕”、“先难后获”,都是安仁的本领;“务民之义”,便是利仁的本领。在此章,则以写仁知之心德,固不曾煞紧说工夫。圣贤文字,亦须参观,不可随句寻头尾也。

“不仁者”三字,在夫子口中,说得极严,与孟子所称“不可与言”、“不保四体”等不同。孟子在发用上说,孔子在全体上说,故又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除下安仁、利仁,便是不仁者。集注“失其本心”四字,下得忒重。但不得其本心便不仁,非必失也。

圣人言“久”言“长”,言“约”言“乐”,字字皆有意味。今人说天下只有约、乐两境,又云只有富贵、贫贱两途,总孟浪语。约者,窘迫拘束不得自在之谓。乐者,在君子则须是“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在常人也须有志得意满、纵横皆适之事。以此思之,则非约、非乐之境多矣。若鲍焦、黔娄,则允为贫贱;如天子、诸侯,则洵为富贵。至于孔、孟之在当时,固不可云富贵,而又岂可谓之贫贱乎?则贫富之外,自有不贫不富,贵贱之外,自有不贵不贱之境也。

想来,不仁者只恁平平地不约不乐,也还不见大败缺在。则他本领上无个主宰,而于所措施尽有安顿发付不得底,故既处约乐,便露乖张,待其长久,则益不自摄持,逢处皆破绽矣。所以上蔡说“仁者心无内外、远近、精粗之间”,又说“不亡”、“不乱”,俱谓其有恒也。

不可久长者,则所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也。“或承之羞”者,非必然之羞,事久情变,羞出于所不自持无。乃夫人之德,唯仁斯恒。若陈仲子者,非不克意以处约,而以妻则食,以井李则匍匐而就,义可袭取而仁不适主尔。

除却圣贤心德,“克己复礼”而“务民之义”,必能乎暂,而不能乎久,能乎不约不乐,而不能乎约乐。圣人于此勘人,极尽事理。不然,则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者,与安仁、利仁之心体,天地悬隔,岂足与同类而相形哉?

吴氏说“不仁者不可一日处约乐,圣人之言待人以厚,故以久长言之尔”。夫圣人之厚,岂吞吐含糊,说一半留一半,为不肖者存余地之谓哉?其曰“乡原,德之贼”,又曰“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是何等风霜雪霰语!此不仁者原无主名,而何事为之讳邪?

“不处”、“不去”,是该括始末语,本文原是大段说。集注“审富贵,安贫贱”,亦宽说在,下得“审”字、“安”字极好。审有临几分明之义,如射者镞鹄齐人目之谓审是也;亦有详察之义,如审录之审是也。安有安顿之义,如《易》言“安其身”是也;亦有相安之义,如《书》言“安安”是也。自其详察而安顿者,则所谓“取舍之分明”也。自其临几分明而相安者,则所谓“取舍之分益明”也。

“君子去仁”两句,只结上文,无生下意。双峰所言未是。只“不处”、“不去”,便是存仁、去仁一大界限。到得“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则他境界自别:赫然天理相为合一,视听言动,出门使民,不但防人欲之见侵,虽人欲不侵,而亦唯恐天理之不现前矣。

人自有人欲不侵而天理不存之时。在为学者,撇除得人欲洁净,而志不定、气不充,理便不恒;境当前,则因事见理;境未当前,天理便不相依住。即在未学者,天理了不相依,而私智俗缘未起之时,亦自有清清楚楚底时候。在此际,教他设法去取富贵,舍贫贱,亦非所乐为。此其可谓之君子乎?可谓之仁乎?

所以一意在富贵贫贱上用工夫,只挣扎得者段境界,便是他极致,而于天理自然之则,全未搭着涯际。盖当天理未存之先,其诱人以去仁者,莫大于富贵、贫贱之两端;而于私欲既遏之后,其无所诱而亦违仁者,不在富贵、贫贱,而在终食之积与造次、颠沛之顷。所以集注说“不但富贵贫贱之间而已”。

唯存养之既密,则其于“不处”、“不去”,却是泰山压卵之势,立下粉碎。而所以精夫‘不处”、“不去”之义以入神审,顺夫“不处”、“不去”之心以乐天者安,要亦完其“不处”、“不去”之道。事境分明,入目不乱,亦可谓之审。心境泰定,顺物无逆,亦可谓之安。此始学之与极致,可同予以“不处”、“不去”之名,而其所不同者,则言“去”,言“违”,浅深自别也。

“去”者,对存而言,有意存之为不去,有意去之为去。“违”者对依而言,未与相依之谓违,依而无间之谓无违。则不但存,而更不可以不去言矣。小注“须是审”、“却要安”之说,只说得上截,与程子“特立者能之”一例。圣人本旨,则大纲说下,不堕一边也。

遏欲有两层,都未到存理分上:其一,事境当前,却立着个取舍之分,一力压住,则虽有欲富贵、恶贫贱之心,也按捺不发。其于取舍之分,也是大纲晓得,硬地执认,此释氏所谓“折服现行烦恼”也。其一,则一向欲恶上情染得轻,又向那高明透脱上走,使此心得以恒虚,而于富贵之乐、贫贱之苦未交心目之时,空空洞洞着,则虽富贵有可得之机,贫贱有可去之势,他也总不起念。由他打点得者心体清闲,故能尔尔,则释氏所谓“自性烦恼永断无余”也。

释氏棋力、酒量,只到此处,便为绝顶。由此无所损害于物,而其所谓“七菩提”、“八圣道”等,亦只在者上面做些水墨工夫。圣学则不然。虽以奉当然之理压住欲恶、按捺不发者为未至,却不恃欲恶之情轻,走那高明透脱一路。到底只奉此当然之理以为依,而但由浅向深,由偏向全,由生向熟,由有事之择执向无事之精一上做去;则心纯乎理,而择夫富贵贫贱者,精义入神,应乎富贵贫贱者,敦仁守土。由此大用以显,便是天秩天叙。所以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非但无损于物而以虚愿往来也。

集注说两个“明”字,中间有多少条理在。贫无谄、富无骄之上,有贫乐、富好礼。德业经纶,都从此“明”字生出。

《集注》将终食、造次、颠沛,作一气三平说,玩本文两云“必于是”,语气既紧,而“必”字亦有力在,足知集注之精。真西山分三段,却错。西山似将末两句作效说,又将终食说得易,造次、颠沛说得难。不知此之难易,原以人资禀之所近而分,非有画然一定之差等也。

以浅言之,如陶靖节一流,要他大段不昧此心却易,到造次、颠沛时,未免弱在。若张睢阳、段太尉,尽在造次、颠沛上生色,以无终食之间违仁之功期之,不特未尝从事于此,且恐其虽欲从之而力亦不给也。

同类推荐
  • 我的《论语》

    我的《论语》

    我没有资格写这本书,但我喜欢枟论语枠。我平时喜欢翻一翻枟论语枠,翻着翻着便动笔写一写,不知不觉之中,便有了眼前这本书。枟论语枠是中国人的枟论语枠,每个读枟论语枠的人心中会有自己的枟论语枠。眼前这本书就是我心目中的枟论语枠。希望您能拥有它,并且时常翻一翻,形成自己心中的枟论语枠。是为序。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等星星降落

    等星星降落

    等星星降落,降落在我的心上。日常生活文,大家随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回声幽幽

    回声幽幽

    她没有名字,没有选择。莫名其妙的被抛到一个暗黑世界,每天在求生的路上挣扎着。终于在守护者——修的帮助下走出了‘暗区’。原以为黑暗的后面就是光明,却不想,一切竟然只是刚刚开始……
  • 万卷帝尊

    万卷帝尊

    气者,万物之灵。气出丹田,过天灵,行涌泉,终归于始,是为练气。元气液化,奔涌如箭,是为元力。元力生香,无形无质,是为元灵。纯元大陆,灵元为尊。十万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人族为何出现,古族又如何消失?万族林立的偌大世界,十万年来竟无一破空……这是最恐怖的年代,也是最幸福的年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做坚强的自己

    TFBOYS做坚强的自己

    有人说,爱情就像平静的水,在水里相爱的人,彼此永远也看不清彼此的眼泪。每个女孩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爱情就像是一场音乐一样,伴奏着美好的篇章,但是爱情却不像音乐那样,唯美平静。
  • 离魂女

    离魂女

    只为他的那句无心誓言,她投胎转世为人。然,当他的剑从她胸口穿心而过,她心如死灰!隐姓埋名,莫名的就拥有了不死之身。只是到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早已是一缕幽魂。定下的结局,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本书以古代言情为背景,略带玄幻。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了你们手中的票票哦本文已完本,感谢一直以来给此文投推荐票的亲们,爱你们O(∩_∩)O
  • 国殇

    国殇

    本书收录有《绿叶的荣誉》、《万家忧乐》、《小巷匹夫》、《白衣上校》、《真情绝唱》等报告文学作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