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50

第50章 论语公冶长篇(3)

【理学讲评】宰予,是孔子弟子,好宰名予。昼寝是当昼而睡。朽木,是腐坏的木植。雕,是刻。墙壁上盖着泥粉,叫做朽。诛,是责。何诛,是说不足怪责。昔孔门设教,只是要人好学。盖能好学,则志气精明,工夫勤密,然后可以入道。宰予学于孔子之门。一日当昼而寝,这便是昏昧怠惰,不肯好学的人。故孔子责之说:“凡木之坚者,然后可雕。若朽腐之木,虽欲雕刻成文,必然坏烂,岂可得而雕乎?凡墙之固者,然后可朽。若粪土之墙,虽欲饰以泥粉,必然剥落,岂可得而朽乎!譬如人必有志向学,然后可教,今予之昏惰如此,就似那朽腐之木,粪土之墙一般,虽欲教之,而无受教之地矣!然则我之于予,又何用于责备乎!”言不足责乃所以深责之也。夫宰予以一昼寝之失,而孔子责之严切如此,可见人当以勤励不息自强,以怠惰荒宁为戒。故禹惜寸阴,成汤昧爽丕显,文王日旻不遑息,孔子发愤忘食,此皆生知之圣人,其勤如是。况未及圣人者乎!学者不可不深省也。

【元典】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诸儒注疏】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胡氏曰:“‘子曰’疑衍文,不然,则非一日之言也。”

范氏曰:“君子之于学,惟日孜孜,毙而后已,惟恐其不及也。宰予昼寝,自弃孰甚焉,故夫子责之。”胡氏曰:“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气胜,儆戒之志惰也。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惰荒宁为惧,勤励不息自强,此孔子所以深责宰予也。听言观行,圣人不待是而后能,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

【理学讲评】宰予平日第自言其能学,今乃当昼而寝,志气昏惰,则行不及言甚矣!故孔子又警之说:“听言甚易,知人甚难。我始初与人相处,只道会说的便会行。故听人之言,就信其行,而不复疑其素履之何如。如今看来,凡人能言者多,躬行者少。若闻言便信,未免为人所欺,故自今以往,听人之言,必观其行,而不敢遽信其言,行之相顾也。夫既听其言,又观其行,则虽善为词说者,无所用其欺,而可免于轻信之失矣。然我所以能改此失者,只为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我起初曾信其行,而今日始觉其非,故以此为戒,而改我之失耳。”孔子此言,所以深警宰予,使之惕然而悔悟也。夫师弟子之间,朝夕相与,其为人贤否易见,而孔子犹谓以言取人,失之宰予。盖人之难知如此,况人君之于臣下,尊卑之分悬殊,接见之时甚少,欲尽知其心术之微,得其行事之实,岂不难哉!盖敷奏必以言,而明试必以功,此即听言观行之法,用人者所当加意也。

【心学讲评】学者之于道,知之非艰,行之维艰。知而不行,犹无知也,况乎因知而有言,而徒求之言,则有非真知而可以言者。故学莫切于力行,而言为不足贵。力行之得失,在心之勤怠而已。能言而遂谓能知,自谓已知,而不复勤于力行,则君子甚恶之。故夫子于宰予而深责之。

宰予以言语称,则其于道也,若将深知而能发明之者,乃遂以自恃,而意学之可以不勉。心之怠,遂见于身之偷。在夫子之门,废其传习而昼寝。予亦以为此何损于道,而夫子验其放心自佚之不足于力行也,乃厚责之曰:学者行有未逮,而教者诛之,将以使之警而求益也。饬其心,使释回而增美;饬其躬,使去疵以得醇。譬之木,为之雕之以成其器;譬之墙,为之圬之以致其美。然惟有不甘自废之心而知不逮者,则可施也。若颓然自放而无生气,则亦朽木而已矣。杂然无择而无坚理,则粪土之墙而已矣。非不欲雕之,而不可雕也;非不欲圬之,而不可圬也。今也予之怠而自弃,殆类是已,吾于予也何诛乎?教者能责人以知,而行则存乎其人。已自安于不肖,而孰能强之哉?于是夫子有感于宰予之能言,而欲示学者以言不贵之理,故申论之曰:夫人之于言,有既能行之,而后言其所得者矣;有既知言之,而因行其所知者矣。故始吾于人也,望其能有体道之实也,听其言之合于理而顺于事也,则信其达于理而行必循理,通于事而事必合道也。非过信之也,以为知之而后能言之,则但勉其行之力而得矣。乃自今观之,人固非知之难,而实行之难也。则虽有厚望斯人之情,然听其言勿能信也,必观其行之勤,而后许其上达,如其行之惰,而终以下达矣。于予也,予知改矣。吾不复以言而课人之得失,二三子其可以言而求当于吾乎?自今以始,尚相勉于忘言之途,以专其力于行,庶乎吾亦可以施其责而相信以道乎!

呜呼!一昼寝也,而圣人之责之如此其严。在能言之士,且同乎朽木粪土,况学者之尚未有知者乎!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如之何其悠悠以卒岁也。

【元典】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坚强?”

【诸儒注疏】“刚”,坚强不屈之意,最人所难能者,故夫子叹其未见。申枨,弟子姓名。“欲”,多嗜欲也。多嗜欲,则不得为刚矣。

程子曰:“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谢氏曰:“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故常伸于万物之上;为物掩之谓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无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见也。枨之欲不可知,其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以为刚,然不知此其所以为欲尔。”

【理学讲评】刚,是坚强不屈的意思。申枨,是孔子弟子。姓申名枨。欲,是贪欲。孔子说:“凡人立身于天地间,须是有刚强之德,乃为可贵。然我看如今的人,都未见有刚强者。”孔子之所谓刚,不但是血气强勇而已,是说人得天地之正气,而又有理义以养成之,其中磊落光明,深沉果毅,凡富贵分贱,祸福死生,件件都动他不得。然后能剖决大疑,而无所眩惑,担当大事,而不可屈挠,此乃大丈夫之所能,而非人之所易及者,故孔子叹其难见耳。或人不知其义,止见申枨血气强勇,就以为刚。乃对孔子说:“夫子之门人如申枨者,其为人岂不刚乎!”孔子答说:“凡刚强的人,必不屈于物欲。枨也多欲,不能以理义为主,则凡世间可欲之事,皆足以动其心。其心一动,则意见必为之眩惑,志气为之屈挠矣,焉得谓之刚乎!”观孔子此言,可见有欲则无刚,惟刚则能制欲,凡学为圣贤者,不可以不勉也。然先儒有言,君德以刚为主。盖人君若无刚德,则见声色必喜,闻谀佞必悦,虽知其为小人,或姑息而不能去,虽知其为弊政,或因循而不能革,至于优游不断,威福下移,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欲求致治,岂可得哉!然则寡欲养气之功,在人君当知所务矣。

【心学讲评】生死者,命也;利害者,无恒者也。丈夫有志,亦何不可伸于天下哉?有其必伸之志,则苟志于仁,无不可成之天德,故唯刚为近仁。然具不屈之气以立志者亦有之矣,乃一试乎利害生死之途而遂柔焉,此有不得遂其刚者在也。故又有能刚不能刚之别,则有欲无欲其大司矣。

夫子曰:任道者有任道之力,见为是而天下不能夺,见为非而天下不能诱,然后志有定而行有成,其唯刚者乎?吾愿见其入之足以有为,足以有守也。乃物至而动,事至有疑,习俗移之,终始不能自保,天下事类如此矣,吾未见有独行不屈之刚者也。有申枨者,亦游于圣人之门,其气盛,其自命不挠,而或者信其为刚,而对曰:夫申枨岂非刚者乎?夫子曰:枨也盖自许以刚矣,人亦且见其刚矣。夫刚,岂易能者乎?介然之志,亦将谓吾终始之不渝也;一往之气,亦将见万物之不我亢也。然未几而情不能固矣,与物相往来而不觉其废然返矣。虽忠孝廉节之大节,若将揭日月以行,而一旦斐回而丧其守。若此者,非不欲刚也,求为刚而不得也。何也?声色货利之未忘,全躯保妻子之念在,则一试再试,而所立之志不胜其系恋之私。志摇,而气安能不馁乎?枨也,固如是也,而焉得刚乎?盖学者无学为刚之法,而唯去欲以全其固有之刚。无欲之至,则不待刚而自合乎天德;有刚之质,尤必遏欲以保其初心。斯以为成仁取义之极致与!

【元典】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诸儒注疏】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

程子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矣。”

愚谓“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理学讲评】子贡自言其志于夫子说道:“天下之人,皆同此心。大凡非礼之事,我心固所不欲。度量他人的心,也是不欲的。若以已所不欲者而加之于人,是知有己,而不知有人者之所为也。赐则视人犹己,视己犹人。凡我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以此而加之于人。”夫观子贡此言,固是他志量高处,然此乃仁者之事,子贡之学尚未能到此地位。夫子恐其自许太过,而行不逮言也,故呼其名而抑之,说道:“最难克者已私,未易全者仁德。如汝所言,凡己之所不欲者,即不以加之于人,则是视天下为一人,而略无形骸之间,以万物为一体,而溥其兼利之仁,这非是心德纯全,而已私克尽者不能。汝之所学,岂能遽及于此乎?所以说非尔所及也。”然孔子此言,不是言难以阻人之进,盖欲子贡知基难而加勉也。

【心学讲评】夫子尝教子贡以恕矣。强恕以行,而心之大公者,自能通天下之忠。则恕以求仁,而仁即在是。此其事若甚易,而为之也难。子贡从事于此,见此心有可推之几,遂将谓因是以顺施,无难焉者,故自言曰:道之在物我之间者,岂其远哉?即我之与人交也,而大公之榘在是矣。人之加我,如其理之所不宜,情之所不堪,我勿论受与不受,而心有不欲者存焉。则即以此心顺其自然之情理,若以之加人,而人未我怨我距,而我心先已怵然其不安,则亦无以加人,而吾心始适矣。以此行乎天下,而何不顺之有哉?

夫子曰:是道也,吾尝以教尔矣。虽然,何易言之哉?赐也,试反之心,果其能忘乎人,而但见情理之顺逆有可加不可加者乎?果其能忘乎己,而但见情理之不可加者,为心之所不安,而事之所必然者乎?果于人之加我也,忘乎己而即念及于人乎?果于我之加人也,忘乎人而视之若己乎?天下之疾痛疴蛘,验之一己而皆真,而后可及也;吾心之喜怒哀乐,一因乎人而顺应,而后可及也。而我知尔之尚未及此也。则亦且于人情顺逆之琢,力绝其自便之私,而日用应感之间,常反勘之己,以求无过,渐而使此心之私日以远,而大公之理尚待之廓然大通之日,勿自信也!由夫子之言思之,恕可强也,仁不可遽安也。仁之不可遽熟也,则唯恕之不易行也。舍恕无以求仁,故学者勿轻言仁,尤勿轻言恕。

【元典】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老师有关本性和天道的理论,不是光靠听就能理解的。”

【诸儒注疏】“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程子曰:“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

【理学讲评】文章,是德之见乎外者,指威仪文词说。性,是人所受于天之理。天道,是天理自然之本体。子贡说:“凡人学力有浅深,故其闻道有难易。吾夫子平日,凡动作威仪都有法度,言词议论都有条理,这是德之着,凡乎外的,所谓文章也。夫子固常以教人,无所隐秘,故不待深造者而后闻之。凡浅学之士,从游门墙者,皆可得而闻也。若夫仁义礼智,禀于有生之初的,叫做性。元亨利贞,运于於穆之中的,叫做天道。夫子亦尝言之矣。但道理极其微妙,言语难以形容,若不是学力既深,可与上达的人,决不轻告。故不但浅学之士,不得而闻,虽久于门墙者,亦不可得而闻也。”盖子贡晚年进德,乃始得闻性与天道,故叹之如此。然圣门教人,循序渐进,于此亦可见矣。

【心学讲评】圣人之道,见于威仪、文辞者,无非所性之德,与天合其道者。则即此以教,而善学者固可因之达于一原之理。然其会归之至极,则人之所受于天,与天之所以化育流行之理,抑必有穷本知化之教,以示学者于豁然贯通之后。教无吝也,而抑不躐等,故以子贡之明达,须待其功之深,知之可至,而后示之。

子贡既闻焉,而以正告学者曰:凡夫子之教,将使吾党之何所至哉?盖人各有宜尽之性,而性中有固有之理。惟性中固有之理,与天所敦化川流之道初无异致,夫子固欲学者之与闻乎斯矣?乃今而知不但在吾党所闻之间也。吾党所闻者,何一而非夫子率性之道?何一而非夫子法天之实?然而其散殊者也。见之于威仪,则威仪也;发之于文辞,则文辞也。动容中礼,而言皆载道,吾党既得而闻之,闻之而可法可则者在是矣。乃威仪之盛,何以必如是而行无不顺?文辞之美,何以能如是而于道无疑?我盖尝日习之,而未能知;虽知其所自生者,而未知其何以合也。则夫子之言性,自有灼知乎人之所以为人,而皆因乎必然之物则与?其言天道,自有灼知乎道之所以为道,而一本于自然之天载?若是者,夫子罕言之,而吾党有不可得而闻者矣。赐今而知夫子之文章莫非性也,莫非天道也。夫子之言性、言天道,则不但文章也。于夫子之文章未能笃信而力行之,且闻而若未尝闻,则于夫子之言性、言天道,终不可得而闻矣。至哉,夫子之教乎!因物而顺其序,而无尽之藏尚有俟也。吾党可不勉乎哉!

【元典】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

【诸儒注疏】前所闻者既未及行,故恐复有所闻而行之不给也。范氏曰:“子路闻善,勇于必行,门人自以为弗及也,故着之。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

【理学讲评】这是门人记子路之勇于为善,说道:“人固贵于闻善,然闻而不行,与不闻同。行而不力,与不行同。惟子路之为人,有兼人之才,负刚果之气,每闻一善言,必即时行之而后已,若或未之能行,则必心惕然不宁,惟恐复有所闻,而前闻者,或壅滞而不得行焉。”曰惟恐有闻者,非不欲后闻之至也,乃其惟日不足之心,欲急行其所已闻,而预待其所未闻耳。观未行而惟恐有闻,则既行而惟恐不闻可知矣!子路之勇于体道如此。

同类推荐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九世轮回无道道祖

    九世轮回无道道祖

    讲述的是一个人生疾苦惨死于九世老婆的故事,每一世主角都惨死在自已这个世界的唯一一个老婆,在第十世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开宗立派,寻仙问道,转断红尘,做个无情之人。而他的老婆则踏上了救赎的道路,找寻他的足迹,希望能让主角重新接纳自已。而他只想呵呵一笑。然后将其炼成丹药,成为自已的养分。是你们无情,那就休怪我无义!
  • 封书

    封书

    重生被家族遗弃,父母没在身边,一个人有许多机遇,经历风雨生死,寻找父母的信念才没有改变,直到找到父母,兄弟,爱人,又是一个新地开始……一生修为化作一封书,名曰《上书》
  • 我是超凡大明星

    我是超凡大明星

    穿回全民修炼的大时代,许卫发现武道太艰难了。作为超凡大明星,对黑粉得舔这还罢了,反正心怀天下的人憋是很难憋疯的。但某些女铁黑总想转粉就折磨了,那个宫真不敢开啊,够乱了都。。。
  • 卿从远方来

    卿从远方来

    如果项羽没有战死,过江东卷土重来,如果穿越前辈没有兴趣王者天下,飘飘然留下传说供人膜拜,如果穿越后辈楚英因为特殊来历,被腹黑人士算计……大吃货楚英啃着鸡腿,满不在乎:本菇凉盆友不多,一个似王子,一个似无所不知闷葫芦,一个似王牌大间谍,何惧之有?
  • 上有青灵

    上有青灵

    在复杂的世界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心实属不易,一个人负重前行也未必做不到只是偶尔,心会有点空落落的,似失去,忘记了什么。寻找未知的他。
  • 强者故事与虚无至尊

    强者故事与虚无至尊

    本来好好上个课的骚年无意间被追杀,莫名其妙的一通操作后得知自己是一名绝世高手并且身份及其牛批。从此走上……沙雕之路的故事。
  • 都市仙居

    都市仙居

    在失恋失业的打击下,平凡少年酒后坠湖,几月后以无敌身姿重回都市。至此,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一段歌谣:泱泱大国唯华夏,华夏香湖有仙府,仙主一怒天地颤,唯有华夏雄世间。仙居书友群①:417771314
  • 北欧之恋

    北欧之恋

    跌宕起伏的爱情,激动人心的商战、不择手段的利用、疯狂的报复交织着可以细细品味的北欧之恋。爱情可以巧取豪夺吗?人与人的信任可以永无止境吗?报复真的可以感到快感吗?为了别人的幸福,就一定要牺牲自己吗?恋子情节、恋兄情节该如何破除,失忆之后该如何重新赢得爱情,难道杀人真是最后无奈的选择,上一代姻缘的延续,这代该如何冲破。紧张、刺激、冷幽默与对道德的批判
  • 千亿谋婚:替嫁娇妻超凶萌

    千亿谋婚:替嫁娇妻超凶萌

    为了生命垂危的双亲,步微兰替表妹嫁给东方家的冷面阎王,却是个毁了容的瘸子。婚礼上,不顾众人讥讽,她在他丑陋的疤痕上印下一吻。东方季沉寂多年的冰冷自此瓦解,只为她一人柔情。渣妹算计想要回男人?呵!将计就计,在众人面前打脸才叫爽!渣叔拿父母威胁?呵!不好意思,你看看他们是不是在我男人医院?人生苦短,全靠自演。你们想玩,成全!那天步氏土崩瓦解,她荣登新步氏首席之位,瘸子男人却出现在她的面前。“夫人,礼物可是喜欢?”
  • 紫藤泪

    紫藤泪

    流绪微梦,紫藤尽头,还有你在等我吗。花开花落,始年年同,还寻千潮圆梦矣。明知是会伤,却依义无反顾。来年的背后,终究是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