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51

第51章 论语公冶长篇(4)

【心学讲评】学者之患,莫大于贪于闻道而惮于行。自居于好学之列,汲汲然向师友以问之,非所可至,而知其概,究其日用之间,未尝有一事之称乎所闻,故终身学,而所成者无几也。唯子路则异是。其有闻也,人且欣然以为吾闻自此而增也,而子路则皇然而知闻之无益也。闻是言,则必思行之也,如是而后知行之不易矣。则以其行求合乎所闻之矩则而有不逮者,以其闻求当乎所行之机宜而有未安者。子路于是则惟恐复有所闻焉。道有异同,恐不利于其行之果;理有多端,恐以碍其行之专。故有一闻焉,必有一行焉,而人以多闻为得者,彼以多闻为忧。此吾党之力行所以让其勇与!

夫乐闻道者,君子之虚衷;而徒喜于闻者,又庸人之浮慕。子路不然,是以见义必为,崇实行而绌虚名。然以此而无入室之深造,乃至于其失则野,亦贤者之过与!

【元典】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诸儒注疏】孔文子,卫大夫,名圉。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亍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姑。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而问也。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理学讲评】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姓孔名圉,谥文子。敏,是聪敏。下问,是问于在下的人。古时生有爵位者,没必有谥。人有贤否,则其谥有美恶。孔圉得谥为文,是个美谥。子贡疑其为人不足以当之。乃问于孔子说:“卫大夫孔文子者,不知何以得谥为文也。”孔子答说:“凡人资性明敏的,便恃着他的聪明,不肯向学。孔圉虽有明敏之资,他却不敢自是。凡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一一讲习讨论,而无有厌心,其勤学如此。爵位尊显的,便看得自己过高,耻于下问。孔圉虽居大夫之位,他却不敢自亢,凡事有未知的,一一访问于人,虽下僚之卑,小民之贱,也虚己问之,而不以为耻,其好问如此。盖谥法中有云:勤学好问曰‘文’。今孔圉之行,正与之相合,此其所以得谥为‘文’也。”然勤学好问,不但是卿大会之美行,虽古帝王之盛节亦不外此。盖人君有聪明睿智之资,尤易于自用;居崇高富贵之位,尤难于自谦。然不学,则义理无由而明;不问,则闻见无由而广。故虞舜好问好察,所以为圣。高宗逊志典学,所以为贤,真万世人君所当法也。

【心学讲评】周制以谥易名,因以使臣子得崇其君父,而劝善警恶之意亦存焉。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无敢有溢美者焉。至于春秋而滥矣。然公论虽不定,而亦有可取者,故圣人亦为表着之,以见人苟有一善,亦可以当令名,而人益思自勉矣。卫有孔圉,其人行谊本不足道,而谥曰“文”。子贡问曰:夫人名实之不相称,亦何至于近世谥法之甚乎?孔文子内行不修,闻于远迩,而谥曰“文”,其何以称焉?经天纬地,固不足以与于斯文;圣善周闻,抑无以苟掩其慝。是何公论之不平至此乎?

夫子曰:谥一也,而所取者有大小之别焉。夫谥孔圉以“文”者,亦节取之耳。其为人也,虽不足与于学问之深,而亦尝致力于讲习讨论矣。其才思则敏矣,不恃其敏而益好学焉;以敏者而学,其所得不更多乎?其位,大夫也,不挟其贵而以下问为耻焉;耻不知而不耻问,其求益也不已至乎?夫谥法有勤学好问为“文”者。盖学问者,所以益见闻、知典物者也。文子有之,则亦可谓之“文”,是以卫人以之加于其身,而亦非过也。当今之世,有善可取,则君子取之而已,亦何过求之身后哉?善善长,恶恶短,固君子之道也。

【元典】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行为谦逊,尊敬上级,关心群众疾苦,用人符合道义。”

【诸儒注疏】子产,郑大夫公孙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

吴氏曰:“数其事而责之者,其所善者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也。数其事而称之者,犹有所未至也,‘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或以一言盖一人,一事盖一时,皆非也。”

【理学讲评】子产,是郑大夫公孙侨,字子产。恭,是谦逊。敬,是谨恪。惠,是恩惠。义,是裁制经画,事事都有条理的意思。昔孔子尝称说:“郑大夫子产之为人,有君子之道四件,何以见之。彼恭以持己,君子之道也。子产之行己也,则有善不矜,有劳不伐。推贤让能,退然恭逊以自居,是有君子之道一也。敬以事君,君子之道也。子产之事上也。则内修国政,外睦诸侯,小心尽职,始终敬谨而无怠,是有君子之道二也。仁以育民,君子之道也。子产之养民也,则利必为之兴,害必为之去,件件都替百姓留心,而有厚下之深恩,是有君子之道三也。义以正民,君子之道也。子产之使民也,则辨上下之等,均彼此之利。事事都有个限制,而无姑息之弊政,是有君子之道四也。”子产备这四美于上下人已之间,是以能尊主庇民,而郑国赖之,岂非春秋之贤大夫欤!然郑以区区小国,能用子产,故虽介于晋楚二强国之间,而竟能杜其侵陵之患,若人君以天下之大,任用得人,则其长治久安之效,又当何如哉!此用人者所当加意也。

【心学讲评】子产之在当时,有称其博物而致盛名者矣,有称其善谋而御强大者矣。夫子以为此皆当世名卿大夫之所能,而未足取也。夫人出身事主,则固居于君子之林矣。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有道存焉,而所建立者,乃非一时苟致之功名,而可为居位者之法则。以观子产,则有四焉。盖其有欲为君子之心,而循乎道以自立者也。

君子行已之道,才有所不尚,气有所不矜,退然若不及,所以远于嚣竞之俗也。子产之功名盛矣,而守之以谦,持之以慎,是君子之恭也。君子事上之道,忠而不敢矜其忠,智而不欲暴其智,凛然不敢玩,所以惩夫僭逼之风也。子产之位望崇矣,而礼不敢逾,‘事不敢怠,是君子之敬也。居民上者皆以养民为名,而求其实有德以及民者鲜也。君子之道,以实心行实政,必有惠之逮下也。子产之于民也,因其敝而抚之,大不旷而小不遗,期于民之受其泽也,君子之惠也。居民上矣,则有使民之权,而求其酌乎宜以令民者鲜也。君子之道,以定理制定法,必其义之所当为也。子产之于民也,正其分以裁之,可使守而无所殉,期于民之安其职也,君子之义也。盖其志量之所规,不殉乎流俗;而学术之正,虽未能曲尽君子之高深,而固可不失其为君子矣。世之称子产者,皆不足为子产重。君子所取于子产者,尚在是与!

【元典】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交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尊敬。”

【诸儒注疏】晏平仲,齐大夫,名婴。程子曰:“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理学讲评】晏平仲,是齐大夫。姓晏名婴,字平仲。善与人交,是说能尽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五伦之一,人所必有者也。但交友者多,善交者少,惟晏平仲则善与人交,而能得春道焉。何也,人之交友,志初皆知相敬,至于既久,则习狎而怠忽矣!怠忽则必生嫌隙,嫌隙既生,交不能全矣。平仲之与人交也,始固相敬,至于久而亦然,不以其习狎而生怠忽之心,故交好之义,始终无替,此平仲之所以为善与人交也。”

【心学讲评】齐大夫晏平仲,当时之名卿也。而忠以智掩,俭以不中礼而失。夫子独于其交友深有取焉,谓其可以为交道之极致也。曰:天下之言交者众矣,然求其善者,不亦难乎!近则易狎也,远则易疏也。而晏平仲在国而不能不交其国之卿尹,在外而又为当世贤大夫之所乐交。乃以位交而疑忌不生,以义交而气谊相得,则诚善交者乎!盖其交也,以敬为道也,其敬也,则久而不渝也。情相好,而不以情深而忘敬;事相接,而不以事熟而弛敬。贤者亲之,不贤者亦不得而忌焉,有以也夫!盖友也者,以情相得,实以义相合者。久而敬,则情至而义孚,斯诚交友之定理。如平仲者,可以法矣。

【元典】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建造自己的宗庙,房顶呈拱形,柱子上画着水草图案,庙内藏着大龟,象天子的宗庙一样,这怎么算明智?”

【诸儒注疏】臧文仲,鲁大夫臧孙氏,名辰。“居”,犹藏也。“蔡”,大龟也。“节”,柱头斗棋也。“藻”,水草名。“棁”,梁上短柱也。盖为藏龟之室,而刻山于节,画藻于税也。当时以文仲为智,孔子言其不务名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智?《春秋传》所谓“作虚器”,即此事也。张子曰:“山节藻棁为藏龟之室,祀爰居之义,同归于不智,宜矣。”

【理学讲评】臧文仲,是鲁大夫,姓臧名辰,谥为文仲。素以智名者也。居是藏。蔡,是大龟,用以为卜者。以其获之于蔡地,遂名为蔡。节,是柱头牛棋。藻,是水草。棁,是梁上短柱。

【心学讲评】鲁有臧孙辰者,工于机术,遂以智称,身没而人犹称之。鲁人之浮夸变诈,辰启之也。智者,善恶是非灼然不昧之谓。辰之专利殉时,失其是非之心,不待论。乃鲁人之智之,为其明于事也。天下岂有迷于理而能辨于事者哉?夫子即事而论之,以破流俗之论曰:臧文仲之以智闻,久矣。吾且无深求其心之明昧与理之得失也,即事以观之,夫文仲不尝居蔡乎?其居蔡也,不刻山为节,画藻于棁,以为其室之饰乎?以龟为宝者,诸侯之守也,山节藻棁者,公宫之制也,而文仲冒昧而为之,岂以龟为有神,崇奉之乃可以诏我以吉凶乎?夫天地自然之理,因龟而见端;夫人诚信之至,假龟而决疑;其灵非龟也。逾制以崇假僭之朽质,有益乎?无益乎?徒为僭而无利焉,则事且不审,而况于理?曾智者而如是乎?此之不警,则昏然于物理,更何者而谓之智也?其谓之智者,巧而取容于上,取媚于民而已矣。我鲁之有好邪,自文仲始,可弗辨与!

【元典】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

【诸儒注疏】“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子文姓斗,名彀于菟。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间,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故子张疑其仁。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未知其皆出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许其忠,而未许其仁也。

【理学讲评】令尹,是楚国执政的官。子文,是楚人。仕,是进用。已,是罢官。愠,是怒意。子张问于孔子说:“楚国之令尹,有子文者,曾三次进用而为令尹,人都羡他尊荣,他却无喜悦之色。及至三次罢官,人都替他称屈,他也无愠怒之色。其喜怒不形如此。他既罢了令尹,又把旧日所行的政事,一一告与新任的令尹。略无猜嫌妒忌之心。其物我无间如此,这等为人,夫子以为何如?”孔子答说:“凡人患得患失,妒贤嫉能者,都是只顾自己,不为国家,此乃不忠者之所为也。子文这等行事,是不贪恋朝廷的名爵,只要干济国家的政事,是个实心为国的人,可以为忠矣。”子张又问说:“制行如此,人所难能,亦可谓之仁人矣乎?”孔子答说:“仁在于心,不在于事。子文之行虽忠,然未知他心里如何,若有一毫修名为人之意,便是私心,而非纯乎天理之公者矣!焉得便信其为仁矣乎!故不敢以轻许之也。”

【元典】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

【诸儒注疏】崔子,齐大夫,名杼。齐君,庄公,名光。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十乘”,四十匹也。“违”,去也。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之私,而尤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

愚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说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之不许也宜哉。读者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则吾不知”之语,并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之事,文子之事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理学讲评】崔子,是崔杼。陈文子,是陈须无。都是齐国的大夫。马四匹为一乘,十乘是四十匹。违,是去。犹,是相似。子张又问说:“当初齐大夫崔子弑了齐君,那时也有同恶相济的,也有隐忍不去的。独有陈文子者,恶其为逆,不肯与之同列,虽以大夫之官,有马十乘之富,飘然弃而去之。略无贪恋顾惜之意,及到他国,见其臣皆不忠,便说道:‘这就与吾国大夫崔子一般,不可与之共事,遂违而去之。’又到一国,见其臣亦不忠,又说道:‘这也与吾国大夫崔子一般,亦不可与之共事。’又违而去之,其审于去就如此。夫子以为何如?”孔子答说:“凡人与恶人居,便要污坏了自己的名节,清者不为也。今陈文子不恋十乘之富,不居危乱之邦,是个洁白不污的人,可以为清矣。”子张又问说:“制行如此,人所难能,亦可谓之仁人矣乎?”孔子答说:“仁在于心,不在于事。文子之行虽清,未知他心里如何?若有一毫愤俗自高之意,而后来不免于怨悔,这也是私心,而非纯乎天理之公者矣!焉得遽信其为仁矣乎!故亦不敢轻许之也。”大抵人之行事易见,而心术难知。其念虑之纯与不纯,存主之实与不实,有非他人所能尽察者,故虽以文子之忠,文子之清,而夫子犹未肯以仁许之。观此,则仁之所以为仁,其义可知,而人之有志于仁者,当知所务矣。

【心学讲评】仁道之大也,万美皆于此统焉,以之事君则忠,以之立身则清。盖心之必尽者因乎其恻怛之不容已;而于物无累,因乎其私欲之不复有自然之致也。乃仁之难也,一私不存。而天理始无往而不着;性真不昧,而事物皆各得其所安。若但于出身事主之际而矢奉公之志,阅乎吉凶之故而立自拔之操,其于存养之本体、流行之大用,未有得也,则其于仁亦未有合也。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本书是作者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成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柱、实践基础、根本原则、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安全保证、领导力量、领导方法等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阐述了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第二,研究内容既内含实践逻辑,又内生出理论逻辑,具有思辨性。
  • 四书经纬

    四书经纬

    一个布衣之身,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跋涉中,谁为河广,一苇航之,谁为宋远,跂而望焉,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历二十余年研究整理编纂《四书经纬》一书。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历代解释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热门推荐
  • 唐朝将军当代妻

    唐朝将军当代妻

    意外被石头带到了唐朝!痛彻心扉后强令自己重新站起!独立坚强,聪慧非凡让她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谁料想,她竟又被带回现代,机会只剩一次,是回到爱人身边?还是陪着父母?她要如何抉择?
  • 《守护甜心之黑暗的光芒》
  • 神州通天录

    神州通天录

    “陆兄,你知道天使如何救苦救难吗?她们手中执剑,斩断那些苦难之人,从此世间便少了一份痛苦。”———叶星辰
  • 世界:默示录

    世界:默示录

    怎么样的世界才算真实的呢。平凡的都市里,离奇的死亡案件钻进人们的视线。花开了。她死了。一个个谜团袭来,恐慌正在缓缓蔓延。突如其来的高中生,他是整个谜团的钥匙?花开花落。请你睁眼。看这世界。
  • 贼尊

    贼尊

    从狂风戈壁一个盗贼团的少当家,到整个戈壁的少主人,到一个公国的王储,到一个帝国的太子,最终成为君临大陆的人主;五岁的大剑师,十五岁的剑圣,十八岁的剑神……他已经成为无上存在,以“贼尊”的称号写进大陆史册受万世敬仰……
  • 盗体

    盗体

    罪赎→__→世界顶级游戏公司的霸道总裁,站在帝企鹅大厦顶楼,说:“第一个通关《罪赎》的人将获得我一半的财产。”
  • 给你的七封信

    给你的七封信

    这是看过海角七号的七封信儿写的,内容上有部分模仿了海角七号的,不过大部分是在写的自己梦中的情人模样。文风可能稍微有点梦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韵熙传

    韵熙传

    忘尘楼头牌韵熙卷入皇宫漩涡。究竟是温柔太子爷?腹黑王爷?还是逍遥世子?她究竟该怎样选择?【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三个男人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