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71

第71章 心怀仁慈友爱(7)

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故朱子以诚意、正心言此。又云“无欲害人,得之于心矣,害人之心或有时而萌,是不能修”,此全在戒惧慎独上用功。若徙义、改过,则修身应物之事,并齐、治、平在里许矣。

如不欲害人之心,心心不断,德已无玷。若不能审义乐迁,则信为不害人者,或且有害于人;或功用未熟,则心未有失而行处疏漏,因涉于害人而不自知。是须以徙义善其用,改过防其疏。乃圣人之学,不径遣人从修身应物上做去,故徙义、改过之功,待修德之余而尤加进。若世儒无本之学,则即于闻义时、不善时作人路,子路亦然,故未入室。到熟处方理会心德,则本末倒置矣。

故世儒见徙义、改过粗于修德,圣人则以此二者为全体己立、大用推行之妙。是徙义、改过,正广大精微之极至矣。就中内外、身心、体用,分别甚明。小注或云“迁善、改过是修德中要紧事”,新安云“修德之条目”,俱不足存。

集注“先后之序,轻重之伦”,自庆源以下,皆不了此语。朱子尝自云“注文无一字虚设”,读者当知其有字之必有义,无字之不可增益,斯不谬耳。

集注云:“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德缘志道而得,而特进以据之功,斯所服膺者不失也。仁缘据德而性足用而,进以依之功,则用可常而欲不行也。此所谓“先后之序”也。

又云:“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不遗者,言体道之本费也。动有养者,德之助也;息有养者,仁之助也。而云“不遗”,则明道无可违,苟志于道而即不可遗也;云“有养”,则养之以据德,养之以依仁,为据德、依仁之所资养也。此游艺之功,不待依仁之后,而与志道、据德、依仁相为终始,特以内治为主,外益为辅,则所谓“轻重之伦”也。

志道、据德、依仁,有先后而无轻重;志道、据德、依仁之与游艺,有轻重而无先后。故前分四支,相承立义,而后以先后、轻重分两法,此集注之精,得诸躬行自证而密疏之,非但从文字觅针线也。

集注于德云“行道而有得于心”,于仁云“心德之全”。德因行道而有,仁则涵动静,故曰全。盖志道笃则德成于心,据德熟则仁显于性。德为道之实,而仁为德之全;据与依,则所以保其志道之所得,而恒其据德之所安。若艺,则与道相为表里,而非因依仁而始有。其不先依仁而后游艺,甚着明矣。

潜室不察于此,乃云:“教之六艺,小学之初事;游于艺,又成德之余功。小学之初习其文,成德之游适于意。”此亦舍康庄而取径于荆棘之蹊矣。盖六艺之学,小学虽稍习其文,而其实为大经大法,与夫日用常行之所有事者,即道之所发见。故大学之始教,即在格物、致知,以续小学之所成,而归之于道。夫子教人以博文约礼为弗畔之则,初非小学则姑习之,一志于道而遂废辍,以待依仁之后而复理焉,既不可云仅为小学之初事;若其所云“成德之后适于意”者,则尤依托“游”字之影响,而初无实义也。以为德已成矣,理熟于胸,则遇物皆顺,而艺之与志,得逢原之乐乎?是艺之游也,乃依仁之后耳顺、从心之效,不当平列四者节目之中,以示学者之当如是矣。今与前三者同为为学之目,而以成本末具举、内外交养之功,则实于据德、依仁之外,有事于斯,而非听其自然,遇物皆适之谓矣。如以恣志自得,游戏徜徉之为适意邪?则即以夫子末年删定为德成以后所发之光辉,而要以定百王之大法,正万世之人心,且凛凛于知我罪我之间,不敢以自恣自适。况在方成其德者,乃遽求自适其意,如陶元亮之“时还读我书”者,以遣日夕而悦心目,其可乎?

潜室但欲斡旋“先后之序”四字,遂曲为附会,以幸无弊。乃不知朱子之云“先后”者,固不于游艺云然,则又无待潜室施无病之药也。且前三者之有先后,特因德得于志道之余,而仁现于据德之熟,以立此由浅入深、由偏向全之序;固非依仁则无事于据德,据德则无事于志道,当其志道且勿据德,当其据德且勿依仁,一事竞即报一事之成,而舍故就新以更图其次。况乎依仁之功,与生终始,何有一日为仁之已依而无忧不依,何有一日为依之已尽而不用再依,乃告成功于依仁,而他图游艺也哉?

所以集注虽有先后之说,而尤云“日用之间,无少间歇”,以见四者始终不离之实学;且独于立志言先,而据德、依仁不言先,亦不言次,肯綮精确,一字不妄。何居乎于下三者逐节施以先后,而穿凿以求伸其说?嗣者无人,良负前贤之苦心矣。

说圣人乐处,须于程、朱注中笃信而深求之,外此不足观也。程子云“须知所乐者何事”,固非刻定一事为圣人之所乐,然亦何尝不于事而见其乐哉?朱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左来右去,尽是天理”,其非脱略事物,洒然不着,可知也。

于此一差,则成大妄。庄子开口便说“逍遥游”,弁髦轩冕,亦是他本分事,到来只是不近刑名,以至于嗒然丧耦而极矣。陈氏所谓“万里明彻,私欲净尽,胸中洒然,无纤毫窒碍”者此也。万里明彻则乐,有片云点染便觉闷顿,所以他怕一点相干,遂成窒碍,而视天下为畏途;则所谓终日游羿彀之中者,亦相因必至之忧。

圣人说“于我如浮云”,明是以天自处。于我皆真,于土皆安,圣人之天体也。若必万里明彻而乃以得乐,则且厌风云、憎雷雨,若将浼焉,而屯之经纶,需之宴乐,皆适以为累矣。使然,则疏水曲肱而后乐,非疏水曲肱则不乐也。不义而富贵则不处,以义而锦衣玉食则亦不去,岂漫然任运而无心哉?

遇富贵则不逾富贵之矩,遇贫贱则不逾贫贱之矩,乃是得。“左右来去,尽是天理”,方于疏水曲肱之外,自有其乐,而其乐乃以行于疏水曲肱之中。圣人所以安于疏水曲肱者,以乐为之骨子,此非荡然一无窒碍可知已。使但无欲则无得,无得则无丧,如是以为乐,则贫贱之得此也易,富贵之得此也难,必将如庄子所称王倪、支父之流,虽义富、义贵,亦辞之唯恐不夙矣。此是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皂白沟分处。若不了此,则袁安、张翰、韦应物、白居易,皆优入圣域矣,而况于蒙庄!

朱子“即当时所处”一语,谛当精切,读者须先从此着眼,则更不差谬。双峰云“乐在富贵中见得不分晓,在贫贱方别出”,语亦近似。然要似夫子设为此贫境以验乐,则于圣人于土皆安之道不合矣。

夫子此章,自是蚤年语,到后来为大夫而不复徒行,则居食亦必相称。既非虚设一贫以验乐,亦无事追昔日之贫而忆其曾乐于彼,作在富贵而思贫贱愿外之想也。乐不逐物,不因事,然必与事物相丽。事物未接,则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岂但以月好风清,日长山静,身心泰顺,而为之欣畅也乎?既以左宜右有、逢源而不逾矩为乐,则所用者广,而所藏者益舒。是乐者,固君子处义富、义贵之恒也。故曰“乐亦在其中”。言“亦”,则当富贵而乐,亦审矣。

使夫子而如夏启、周成,生即富贵,直不须虚设一贫以言乐。而又岂随物意移,贸贸然日用而不知,遂使其乐不分晓乎?即在夫子摄相之时,位且尊矣,道且泰矣,岂其所为乐者,遂较疏水曲肱时为鹘突不分明,而不能自喻邪?圣人之于土皆安者,于我皆真,富贵、贫贱,两无碍其发生流行之大用,乐主发散在外,故必于用上现。故曰“乐亦在中”,贫贱无殊于富贵也。

此双峰之语所以似是而非。如云:使在富贵,则君子之行乎富贵者,可以不言乐;而唯贫贱亦然,乃以见性情之和,天理之顺,无往不在;而圣贤之乐,周遍给足,当境自现,亦可见矣。如此,斯为得之。

唯知夫子为当时所处之现境,则知为夫子蚤年语;知为夫子蚤年语,则亦不用向孔、颜之乐,强分异同。今即云颜子所得,同于圣人,固不敢知;然孔子“三十而立”之时,想亦与颜子无大分别。俗儒不知有乐,便觉是神化之境,实则不然。在圣贤分中,且恁等间。故周、程二先生教学者从此寻去,亦明是有阶可升之地,非“欲从末由”之境也。

朱子以不逾矩言乐,乃要其终而言之,愚所谓到后亦只是乐者也。而“三十而立”时,不逾之矩已分明更无差忒。若所欲者动与矩违,则亦不能立矣。即未到发念皆顺、于我皆真地位,而矩已现前,无有不可居、不可行之患,则资深逢原,已不胜其在己之乐矣。如小儿食乳得饱,亦无异于壮夫之饱。陈、饶、许诸子,强为分判,固须以朱子“孔、颜之乐不必分”一语折之。

天地之化,与君子之德,原无异理。天地有川流之德,有敦化之德,德一而小大殊,内外具别,则君子亦无不然。天地之化、天地之德,本无垠鄂,唯人显之。人知寒,乃以谓天地有寒化;人知暑,乃以谓天地有暑化;人贵生,乃以谓“天地之大德日生”;人性仁义,乃以曰“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易》是天地之全化、天地之全德,岂但于物见天,而不于天见天,于感通见人事,而不于退藏见人道乎?集注专以进退存亡之道言《易》,则是独以化迹言,而于川流、敦化之德,忘其上下一致之理矣。

如说个“天行健”,何尝在进退存亡上论化迹?孔子赞《易》,第一句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是无过之本,非但需之“饮食宴乐”,困之“致命遂志”也。真西山单举仕、止、久、速,说孔子全体皆《易》,则但有利用安身之《易》,而无精义入神之《易》矣。庆源云“履忧患之途,不可以不学《易》”,尤将《易》看作不得志于时人下梢学问。如此说书,只似不曾见《易》来,恰将火珠林作经读。

圣人于系《易》,多少底蕴精微,只有两章说忧患,而又但以九卦为处忧患之用,则余五十五卦,皆非有忧患之情可知矣。文言四序《爻辞》,言信,言谨行,闲邪存诚、进德修业、学问宽仁,皆修己无过之道也。“潜龙勿用,下也”一段,治人无过之道也。只末后一说,进退存亡,为亢龙言尔。舍大中至正之道,而但以变化推移言天人之际,甚矣其诬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集注语录开示圣奥,至矣。就中“与天合契”一段,尤为不妄。于愤、乐见得天理流行之不息,于忘食、忘忧见得人欲净尽之无余;而天之无私者,唯其不息,则所谓“发愤便能忘食,乐便能忘忧”也。

天无究竟地位。今日之化,无缺无滞者,为已得。明日之化,方来未兆者,为其未得。观天之必有未得,则圣人之必有未得,不足为疑矣。大纲说来,夫子“十五志学”一章,以自显其渐进之功。若密而求之,则夫子之益得其未得者,日日新而不已,岂。一有成型,而终身不舍乎?

朱子云“直做到底”,“底”字亦无究竟处。有所究竟则执一,执一则贼道,释氏所谓“末后句”者是也。观之于天,其有一成之日月寒暑,建立已定,终古而用其故物哉?

小注中有“圣人未必有未得,且如此说”之言,必朱子因拙人认定有一件事全不解了之为未得,故为此权词以应之;后人不审,漫然录之,遂成大妄。

集注“气质清明,义理昭着”,是两分语。“气质清明”以人言,“义理昭着”以理言。非“气质清明”者,则虽义理之昭着而不能知;然非义理之昭着者,则“虽气质清明”,而亦未必其知之也。缘朱子看得此一“者”字活,大概不指人而言,与下句“者”字一例。岂“好古敏以求之”,为夫子之自言,而亦以人言之乎?

“义理昭着”四字,较和靖说更密。庆源、双峰只会得和靖说,不曾会得朱子说。但言义理,则对事物而言之。既云义理之昭着,则自昭着以外,虽未及于事物之蕃变,而亦有非生所能知者矣,故朱子云“圣人看得地步阔”。

总在说知处不同。精义入神,圣人方自信曰知。如生而知孝,自与不知孝者不同,乃中心爱敬,即可自喻,而事亲之际,不但礼文之繁,即其恰得乎心而应乎理,以为天明地察之本者,自非敏求于古而不得,矧在仁义中正之组藏乎?

圣人于此,业以生知自命,而见夫生知者,生之所知,固不足以企及乎己之所知,若曰“我非但生知,而所求有进焉者”,特其语气从容,非浅人之所测耳。徇齐、敦敏之说,见于稗官,与释氏堕地七步之邪词,同其诞妄。乃疑古今有生而即圣之人,亦陋矣夫!

圣人从不作一戏语。如云不善亦师,为谑而已。以此求之,《集注》未免有疵在。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是很毒语。将谓纣为武王之资,杨、墨为孟子之资,利人之不善,而己之功资以成,道资以伸!若此,既非君子之存心;乃老子且仅日“资”,而夫子顾以反其道而用之者为“师”邪?

“其不善者而改”,是补出“择”字余意,师则但云“从之”者,所以云“三人”而不云“二人”。彼两人者均善,必有一尤善者,均不善,必有差善者,即我师也。且其人业与我而并行,亦既非绝不相伦之人矣。故以善为师,则得师矣;不善而改,则不妄师矣。人苟知择,岂患无师哉?

夫子将善人、有恒作一类说。南轩云“善人、有恒,以质言”,此处极难看得合。若如曾氏所云“善人明乎善者,有恒虽未明乎善,亦必有一节终身不易”,则相去远矣。

此二种人全、欠、大、小之异致,而一皆率任其所本明,非有能明、不能明之别也。有恒者,无处则是无,有处则恒有,虚约则只是虚约,盈则恒盈,泰则恒泰;于其所无、所虚、所约,固不袭取而冒居之,然亦不能扩充以求益也;特以其不冒居之故,则求益也有端矣。若善人之别于有恒者,大概与理相得,求所谓无、虚、约者已鲜;而所有、所盈、所泰,未能精其义而利其用,便亦任其自然,条条达达,如此做去;其不能造其极而会其通者,亦与有恒之不能扩充以求益,同之为未学也。

质之美者,不求扩充,则必能恒;若求扩充,则反有杌陧窒碍,思为变通,而或不能恒矣。此有恒之进机也。又其上者,任其自然,则所为皆可。欲由是而求精其义而利其用,则初几反滞,辙迹不熟,而未必即能尽善矣。此善人之进机也。

善人大而不切,有恒既不能大,而亦未必其能切。大抵皆气壹动志,只如此做去,更无商量回护,其为全为欠,则天定之矣。若不能大而已切,则君子也,志为主而气为辅者也。于此辨之,乃知君子、善人、有恒之同异。

善人亦是有恒。他所为皆善,如何不恒?有所不恒,则有所不善矣。但恒而曰“有”,自是在一节上说。若凡有皆恒,即不可名之为有恒。总之,有恒得善人之一体,君子具圣人之体而微者也。如此类,须分别看。倘以一例求之,而云有恒笃实,而善人近于虚,则不足以为善人;圣人全而君子偏,则不足以为君子矣。

南轩说梁武、商纣同睇天理,可谓正大精严之论。南轩于此等处,看得源流清白。其论酒诰一篇文字,极为朱子推服。古今儒者,能如此深切斩截者,盖亦鲜矣。

然劈头说个“圣人之心,天地生物之心”,安在此处,却不恰好。圣人于此,却是裁成辅相,顺天理之当然,何曾兜搅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若方钓弋时,以生物之心为心,则必并钓弋而废之矣。

圣人只是圣人,天地只是天地。中庸说“配天”,如妇配夫,固不纯用夫道。其云“浩浩其天”,则亦就知化之所涵喻者言尔。无端将圣人体用,一并与天地合符,此佛、老放荡僭诬之词,不知而妄作。圣人立千古之人极,以赞天地,固不为此虚诞,而反丧其本也。

《泰誓》曰:“唯天地万物父母,元后作民父母。”理一分殊,大义昭着。古人之修辞立诚,鲜不如此。若云“不纲”、“不射宿”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以大言之,天地固不为是区区者;以精言之,天地亦不能如是之允当也。

天地不需养于物,人则不能。而天地之或杀,则无心而无择;方秋禾槁,固不复拣樨者而更长养之;天札所及,不与人以得避之地。成周之治,可以数百年而无兵;七国、五胡之际,不复更有完土。必欲规规然一与天地相肖,非愚而无成,必且流于异端之虚伪矣。

天地之元、亨、利、贞,大而无迹;圣人仁至义尽,中而不偏。圣人之同乎天地者一本,圣人之异乎天地者分殊。不然,彼梁武之流,固且以究竟如虚空、广大如法界,为行愿一天地也,而何以罪均于商纣哉?

同类推荐
  • 天堂的证据

    天堂的证据

    成千上万的人都曾有过濒死体验,但科学家们一直声称这不可能。埃本·亚历山大医生也曾是这些科学家中的一员。之后,他的大脑突然得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大脑中控制思维和情感的部分,也就是让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部分,完全失去了功能。不论这个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都是令人震惊的。而它选择了亚历山大医生,便使得整个故事有了革命性的意义。只要有信仰,不管你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都无法忽略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或许会改变你的人生。
  •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哲学世界博大精深,穷其毕生之力所钻研的理念论是他一切哲学的核心。这是他从巴门尼德的逻辑、毕达哥拉斯的数形玄学理论、赫拉克利物的热情及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出发,创造出的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又能满足宗教情操的哲学。柏拉图有力地发展了世界可知论,这对自在自为的认知行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从而使之达到了一个明确的高度,他认为知识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他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最大贡献。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所写的,都是我们民族光辉历程中的一部分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热门推荐
  • 佛洛依德的梦

    佛洛依德的梦

    由一系列与噩梦有关的故事组成,他们之间没有联系,却又如此靠近,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也许我们犯下的错,不会被人所知,但灵魂却洞悉这一切,折磨即将降临。
  • 女王归来之总裁可还约

    女王归来之总裁可还约

    她,温柔体贴的豪门千金,一场家庭变故使她倍受侮辱,任人欺凌,发誓要变的强大。十年之后,海外归来的她,已变的强大……
  • 火影之小爷只是口头禅

    火影之小爷只是口头禅

    这裡是女频!!不是变身文!!「无法接受的朋友们慎入」、「不喜勿喷」女主角:蒙奇D米尼逗比,智商不足,是个蛇精病!男主角:宇智波带土精分,宠妻狂魔,是个蛇精病!..【第一部】简介:当海贼王的蒙奇D米尼,来到火影世界,她在这里遇到了....米尼看着带土衣服背上的族徽应道:"嗨嗨!乒乓拍呆兔!"."我叫宇智波带土!不叫乒乓拍呆兔!"带土被米尼轻易的惹怒了。."嗨嗨...呆兔!""是带土!""嗨,呆兔!""是带土啊啊!!""不...带土你听小爷说...""是呆兔啊啊!!!"."噗~哈哈哈哈哈哈!!!"米尼顿时眼泪往两旁狂洒哈哈大笑。"可恶!哼!"反应过来的带土,满脸通红的低头吃拉面。————此类别为:BG,女强,甜文,虐文,爽文,玄幻,科技,异能,搞笑,穿越,综漫同人,1v1双洁。火影为主线剧情,海贼王为支线剧情。中间会有少量,玄幻、进击的巨人、未来地球卷的剧情。*此本小说是第一本作品。文笔有不流畅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虽然是免费小说,但绝对会写到完结篇。Ps.要上很忙很忙的班,有时候会搞失踪,请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皇后有点毒

    这个皇后有点毒

    不离不弃?呵,爱情恐怕在他眼里,只是用来交换更高权利的物品而已,除此之外,随时可以扔掉。他终是亲自跪在了她的面前,漆黑如夜的双眸里溢满的,是无法掩饰的悔恨,千言万语,化为了一句低低的叹息:“我后悔了……”她风轻云淡的一笑,笑颜粲然:“你没有这个资格。”
  • 穿越宋朝遇修仙

    穿越宋朝遇修仙

    这是一本以惋惜在宋朝被金和蒙占领后汉人失去天下的穿越型修仙小说.修仙体系很单纯又很真实.没有夸大其词的轻松型叙述.希望大家喜欢
  • 魔王抢婚:娇妻难宠

    魔王抢婚:娇妻难宠

    人人都说木灵配不上南宫絮。南宫絮嗤笑,木灵于他来说,就是妖精,一个勾了他魂魄,令他神魂颠倒的妖精。此生非她不娶。人人都说木灵高攀了南宫絮,木灵冷笑“谁愿意要,赶紧拿走”她巴不得离南宫絮远点。南宫絮说“嫁给我,我帮你找害死你父母的凶手”木灵嫁他前,约法三章,离我远点,远点,再远点。嫁他后,南宫絮约法三章,除了我,都离的远点,远点,再远点。此生,纠纠缠缠,不离不弃,永远不放手。
  • tfboys加油少年

    tfboys加油少年

    有那样一所学校吗???有没有一个语文老师教你写过一篇关于他们三个的作文?有没有一个数学老师教你解开一道有关他们三个的应用题?有没有一个英语老师教你“TFBOYS”这六个字母组合的含义?有没有一个政治老师教你背作为一个四叶草的法则?有没有一个历史老师教你他们三个的光荣历史?有没有一个地理老师教你他们从出道到现在的行程路线?有没有一个生物老师教你他们作为我们一样的同龄人却比我们超出那么多的原因?有没有一个化学老师教你他们的公式?有没有一个物理老师教你他们的原理?有没有一个音乐老师教你他们的所有歌并且从不跑调?有没有一个美术老师教你描出他们的精致轮廓?有没有一个体育老师教过你如何快速追上那些黑粉?
  • 诸天逆流证道

    诸天逆流证道

    无意中,踏足一条逆流万古岁月之路,既有长生,便誓意追逐永生,当立足顶端,肆意傲视诸天!
  • 别让错过一错再错

    别让错过一错再错

    如今,我能给他的,只有现在破碎的我。沈默抱着我,我感觉到有冰凉的液体滑落到我肩上,我转身,吻上了他冰冷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