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80

第80章 论语子罕篇(2)

【理学讲评】纵字与肆字一般,是无所限量的意思。将字解做使字。又是兼而有之。子贡答太宰说:“汝以多能为圣乎?不知圣之所以为圣者,固在德而不在多能也。且如天生圣贤都各有个分量,独吾夫子则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其盛者。是乃天纵之而使圣,未尝有所限量。”德既造于至圣,则其才自无所不通,所以又兼乎多能耳。然则多能乃圣之余事,而岂足以尽夫子之圣哉?子贡之言,盖智,足以知圣人者也。

【元典】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诸儒注疏】言由少贱故多能,而所能者鄙事尔,非以圣而无不通也。且多能非所以率人,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晓之。

【理学讲评】孔子闻太宰、子贡问答之言,固不敢以圣自居,又恐人遂以多能为圣,乃自明其意说:“太宰谓我多能,其知我所以多能之故乎?盖我少时贫贱,既无官守,又无言责,故得以从容游艺,于凡礼、乐、射、御、钓弋、猎较之类,一一皆习而通之,遂多能此鄙细之事耳!非以圣而无不能也。且君子之道其果贵于多能乎哉?夫世间有大学问,有大事业,君子惟于其大者求之,必不以此多能为贵也。君子既不贵于多能,又可以是为圣哉?然则以我为圣,固不敢当,而以圣在多能,尤失之远矣!”

【元典】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说:“孔子说过:‘我没有被重用,所以学会了许多技艺。’”

【诸儒注疏】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一字子张。“试”,用也。言由不为世用,故得以于艺而通之。

吴氏曰:“弟子记夫子此言之时,子牢因言昔之所闻有如此者。其意相近,故并记之。”

【理学讲评】牢是孔子弟子琴牢,字子张。试是用,艺即是多能。门人因记琴牢之言说道:“夫子平日尝云。我少时人不见知,未尝试用于当时,故得以习于艺而通之。夫子此方,其即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之谓也。然则多能非君子之所贵,而夫子之所以为圣,诚不在于多能矣,太宰恶足以知之?”按此章太宰之言与达巷党人之言相似。孔子一则以执御自居,一则以多能为鄙,固皆自谦之词。其实圣学之要,不在于此。盖修已有大本大原,治天下有大经大法,自尧舜以至于孔子皆然,不以博学多能为急也。学圣人者宜详味乎斯言。

【心学讲评】圣人之道,唯圣人自知之。其不知者执末而忘其本;其知者以圣人之立本以统末,而未能知圣人之因时而体道;故圣人隐矣。大宰之知夫子者,知其多能而已,故问于子贡曰:夫行焉而无不至,明焉而无不通,圣之谓也。以观夫子,殆圣者与?于人之所能者无不能,而不能竟其能也,故以疑其必圣也。子贡智足以知圣者,知圣之不以多能为至,而圣且多能,则夫子之体立而自达于用,故对大宰曰:夫圣岂易知哉!乃若夫子者,天有是理,夫子即有是心;夫子有其德,天不能复有其道。故阴阳健顺之理,任夫子出王游衍于其中,赐何足以知圣人之所以为圣哉!而由此观之,殆可称之以圣与!乃圣人有多能者矣,有不必多能者矣,而夫子体道全而用道以广,故又多能也。多能非必圣,而天纵则自多能。赐所知者,此而已矣。

夫子贡之言,本以统末,其于道得矣。乃圣有多能者,有不必多能者。夫子固以多能异于往圣,而非以多能之有加于往圣也。此圣之时,唯圣自知之耳。故闻之而言曰:圣则吾不敢居,而多能之故,不可不务白也。夫大宰知我多能之故乎?无所因而多能,是即以多能为作圣之功,非我志也。若学圣而因以多能,是圣以多能为效,非圣道也。求之圣而不知多能之由,求之我而多能之故见矣。何也?吾少也贱也,立人道之大纲,修人纪之大原,以行斯道于天下者,虽有志焉,而非其事。故不敢自逸,而见鄙事者亦道之所不废,因而习之,遂多能耳。夫我虽不敢言能,而固自命以君子矣。君子者,必兼众艺以备见其能哉?存之心,而官天地、府万物者在焉;施诸行,而宰群动、制百为者在焉;得志乘时,恭己无为,而天下之理得,何有于鄙事哉!不多也,而大宰岂知之乎!

呜呼!观夫子之自言,而圣人宰万物而不劳之大用可知矣,圣人之素位自尽而自强不息之功可知矣,圣人之因时修道而用舍各有体备之天理可知矣。记者恐学者之不察,以夫子但以解大宰之惑为自谦之权词,故记琴牢之言,以征圣人之自知自信果如是者曰:牢尝记夫子之云矣:“吾而以艺着乎?吾非不艺也。非吾之必艺也,不试故也。”则与少贱多能之训合,而非一时之权词矣。夫子之自言以示学者,可谓着明矣。而夫子没,微言隐,七十子之徒或倚于名法象数之末,或流为清虚简寂之教,而因时之圣道、不息之圣功无能达焉。亦可慨矣夫!

【元典】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知识丰富吗?我无知啊。有个农民问我,他提出的问题,我一无所知,我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才彻底清楚了。”

【诸儒注疏】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

程子曰:“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道,必非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观于孔子、孟子则可见矣。”尹氏曰:“圣人之言,上下兼尽。即其近,众人皆可与知;极其至,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是之谓两端。如答樊迟之问仁、知,两端竭尽,无余蕴矣。若夫语上而遗下,语理而遗物,则岂圣人之言哉!”

【理学讲评】鄙是凡陋。空空是无能的模样。叩是发动。两端譬如说两头,言备举其理也。竭是尽。孔子之圣无所不知,当时必有以是称之者。孔子闻而辞之说:“人固谓我为有知,我果有知乎哉?实无所知也但我平日告人,不敢不尽,固不待贤者问之而后告也。就是个鄙陋之夫来问于我,在他虽然空空然其无能也,我却不敢以其愚而忽之,务必罄我所知,发动其两端以告之,始终本末、上下精粗,无有不尽者焉。夫以我之告人,必尽其诚如此。所以时人遂以我为有知,而我实则无所知也。”此乃圣人之谦辞,然谓之叩两端而竭,则其无所不知,与夫诲人不倦,皆可见矣。

【心学讲评】教人之术,莫患乎恃其一端之见,信以为道在于是,而秘相传说,不论学者之高下、所问者之浅深,而一以私意为成说,强天下以从己,而道遂为天下裂。夫子教思无穷,而恐学者疑其有独得之解,以求之于密相授受之机,乃自言其所以教者示人曰:不知者不能言,而吾且与人言而不倦。不知者问之无方,而应之有穷,而吾则应群心而不困。然则吾有知乎哉?使有知焉,则心有定向,物有定理,信之明而持之审也。乃吾自反焉,无所应酬之时,不知道之何所可据而执之以为妙悟也。则以历事而思吾之所知,皆理之无难知;而人之皆可知者,吾无独得之慧、孤至之明也。乃以应人之问,言之而不惮详言者,则我据天下之理,而不恃吾心之觉也。即有鄙夫而问于我乎,道不远人,而鄙夫亦人也。问必有谓,而鄙夫之问,即理之所存也。彼鄙夫者,虽空空然一无所知乎,似未可遽与详言也,而所问者天下之事,则即天下之理,有是即有非,有得即有失,有发即有存,有终即有始,我就而叩之,因以竭之,而至当之理愈辨而愈出。吾唯不吝不忽,遂若先有知焉!而后能竭也,而实非也。事外无可执之理,理外无可用之心。若语上而遗下,托于空虚明彻而无实,谓之曰有知,吾所不能,亦不忍以误天下也。

由夫子之言观之,圣人之教,不过即物穷理,即文见道。而世之学者趋简捷以偷安幸获,谓书有所不必读,但在受成法以速获,其必为妄人所惑,不亦愚乎!

【元典】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图,这些象征出圣人的现象都没出现,看来我完了。”

【诸儒注疏】“凤”,灵鸟,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河图”,河中龙马负图,虑羲时出。皆圣王之瑞也。“已”,止也。

张氏曰:“凤至,图出,文明之祥。虑羲、舜、文之瑞不至,则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理学讲评】凤鸟,河图都是盛世的祥瑞。昔虞舜时凤凰来仪于庭,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伏羲时河有有龙马负图而出,其数自一至十,伏羲则之以画八卦。盖圣王在上,则和气充溢于天地之间,故其详瑞之应如此!已矣夫是绝望之词。春秋之时,圣王不作,孔子之道不行,故有感而叹说,吾闻圣王之世,凤鸟感德而至,河图应期而出,今凤鸟不至,则非虞舜、文王之时矣。河不了图,则非伏羲之时矣,时无圣王,谁能知我而用之?则吾之道其终已矣夫,不复望其能行矣。此可见圣人之进退,关世运之盛衰,以春秋之世,有孔子生于其间,而终莫能用,此衰周之所以不复振也。

【心学讲评】圣人而在下位,则必有明王作,而后道可行于天下。圣如夫子,则不必有虑羲、舜、文之主,而但有能用圣人者,即可辅之以开一代之治,而建万世之法,与虑羲、舜、文而比隆。使天而有意焉,则气机之感,有先见其端者矣。时既不然,而夫子以老故叹曰:吾之所有志于天下者,其关于天下之治乱,偶然也。必天欲开一代之文治,以传道法于无穷,而后吾乃得以有为。昔者舜敷文德,文王演文教,以备文治之隆,则凤鸟至以应之,人兴而天佑也。虑羲定卦象以开文治之始,则河出图以启之、天动而人随也。今无此也,是不启其道于先而佑其成于后也。然则明王不作,天下莫能宗予,吾之所有志终不可见于天下矣。夫能为者入,而不能为者天,吾其如天下何哉!

【元典】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见戴孝的人、穿官服的人、以及盲人,即使是年轻人,也必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过,必定快走。

【诸儒注疏】“齐衰”,丧服。“冕”,冠也。“衣”,上服。“裳”,下服。冕而衣裳,贵者之盛服也。“瞽”,无目者。“作”,起也。“趋”,疾行也。或曰:“少”,当作坐。

范氏曰:“圣人之心,哀有丧,尊有爵,矜不成人。其作与趋,盖有不期然而然者。”尹氏曰:“此圣人之诚心,内外一者也。”

【理学讲评】齐衰是丧服。冕是冠冕。冕衣裳是贵者之命服也。虽少二字当在冕衣裳者之下,盖简编之误也。瞽是无目之人。作是起。趋是急行。门人记说:吾夫子平日但见有丧而服齐衰的人,有爵位而冕衣裳的人,便肃然起敬,矍然改容。其人虽年少,或瞽而无目,如遇见之,亦必为之起立。如过其前,则必急趋而行。盖有丧的人方抱悲痛之意,于情可衰,有爵的人既受朝廷之命,于礼当尊。夫子但见其可哀可尊,即为之改容致敬,初不因其少与瞽而遂忽之也。然有爵之当尊,有丧之可矜,人皆知之。惟少者人所易忽,瞽者人之所易欺,而夫子哀敬之容不为之少异。此所以为圣德之至也。

【心学讲评】遇所当尊敬者而尊敬之,遇所当哀矜者而哀矜之,凡有人之心者莫不触焉而动,而不能以礼达其情也。贤者知有礼矣,而矜持之则礼在,习焉狎焉而或妄也。且其矜持之下,早不能随感而即应也。而以观夫子何如哉?子见齐衰者,知其有重丧也;见有爵者,知其为冕衣裳者也;与夫瞽者之不成乎人也;或一见之,或数见之,苟至夫子之前,虽少于子,不在宜作之列,而必从坐而起。其过之也,或暂过之,或屡过之,但一经乎彼之前,必改步而趋。可敬也,不期乎敬而自敬;可哀也,不期乎哀而自哀;可矜也,不期乎矜而自矜。有其情则有其文,而即心即礼,是以如是其可必也。夫圣人者亦尽圣人必有之心耳。而动必中节,安焉性焉,斯亦足以见圣人矣。

【元典】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诸儒注疏】“喟”,叹声。“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在前”“在后”, 恍忽不可为象。此颜渊深知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而叹之也。

【理学讲评】喟然是叹声。弥是愈甚的意思。昔颜渊游于圣门,学既有得,乃喟发叹说道:“甚矣,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也。始吾见其甚高也,固尝仰之以为庶几其可及也,然但觉进得一级又有一级,仰之而愈见其高焉;始吾见其深也,固尝钻之,以为庶几其可入也,然但觉透得一层,又有一层,钻之而愈见其坚焉。吾又尝瞻之,见圣人之道若在吾前,我固不及。待去勇猛赶上,则恍惚之间却又在后,而我反过之。”其流动不拘,变化莫测,有不可以为象者焉,夫子之道高妙一至于是,回将何所从事乎?其始之难如此。

【元典】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译文】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诸儒注疏】“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也。博文、约礼,教之序也。言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也。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程子曰:“此颜子称圣人最切当处。圣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

【理学讲评】循循是有次序。诱是引进。博是广博。文是载道之具。约是约事。礼是天理之节文。颜渊说,“夫子之道高妙如此,使不有善教之施,则学者亦何由而入哉?幸而夫子则循循有序,而善于引人之进焉,以这道理散见于天地间的叫做文,文有不博,则无以见道之万殊而得真,乃博我以文,使我通古今达事变,把天下的道理都渐次去贯通融会,而聪明日开,不病于寡陋矣。以道理散殊中,各有个天理自然的节文,叫做礼。礼有不约,则无以会道之一本而体其实,又约我以礼,使我尊所闻,行所知,把天下的道理都逐渐去操持使敛束,而依据有地,不苦于漶漫矣。博以开约之始,既非径约者之无得,约以收博之功,又非徒博者之无归。”夫子之循循善诱如此,回之得知所从事者,不有赖于此乎?

【元典】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诸儒注疏】“卓”,立貌。“末”,无也。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盖说之深而力之尽,所见益亲、而又无所用其力也。吴氏曰:“所谓‘卓尔’,亦在乎日用行事之间,非所谓窈冥昏默者。”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尤难,直是峻绝,又大段着力不得。”杨氏曰:“自可欲之谓善,充而至于大,力行之积也。大而化之,则非力行所及矣。此颜子所以未达一问也。”

程子曰:“此颜子所以为深知孔子而善学之者也。”胡氏曰:“无上事而喟然叹,此颜子学既有得,故述其先难之故,后得之由,而归功于圣人也。高、坚、前、后,语道体也。仰、钻、瞻、忽,未领其要也。惟夫子循循善诱,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达事变,然后约我以礼,使我尊所闻、行所知。如行者之赴家,食者之求饱,是以欲罢而不能,尽心尽力,不少休废。然后见夫子所立之卓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是盖不怠所从,必求至乎卓立之地也。抑斯叹也,其在‘请事斯语’之后,‘三月不违’之时乎?”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本书的目的,正在于解析易经智慧对于成就人生事业的重要意义。本书对照易经中的卦象、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等内容,将易学家的代表性阐释集在一处,可以说是一本易经智慧解读大全,十分便于读者阅读和了解易经全貌。
  •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本书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解读,包括: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等。
热门推荐
  • 邪气宿主总掉线

    邪气宿主总掉线

    “打扰两位深夜长谈了,抱歉呐。”灰笙慵懒微笑,面上不带半点不好意思。-灰笙扬起恶劣的笑容,“欢迎来到天堂~”-灰笙手搭在方向盘上,笑了一下,“小朋友该让道了,不然车会压到你身上。”-酷爱恶劣的灰笙死了,死后与系统绑定,到各个世界消除不合格的气运光环,誓要将耍帅进行到底。然第一个位面就酸爽掉马,被神子大人赖上,从此过上了惊险刺激的生活。“……”灰笙:“有差别吗?”系统祁言:“……”祁子疏眸色幽深,将没有良心的某女堵在角落:“没有区别?”魅惑天成的姑娘笑吟吟挽住他的脖子,“你猜。”——1v1双洁√简介无能√位面新颖设计√女扮男装√前世今生√微烧脑?有甜有虐?自行定义评论见,挑战脑洞不放松~(建议跳过第一个位面,不影响剧情。)
  • 世世世世

    世世世世

    你和他好像,我们是不是见过。不然呢?这个世界上七十多亿人,老天爷的想象力也是有限的啊。
  • 中医治疗胃肠病

    中医治疗胃肠病

    本书包括胃肠解剖,脾、胃、肠的生理病理,脾、胃、肠辨证论治,分证论治,医案举例,针灸治疗胃肠病等。
  • 血色骑士

    血色骑士

    林迈勇敢的选择了风暴般的潮流,试图让穿越者的故事再次开创波澜壮阔的先河,可倒霉的人总蕴藏着无可比拟的危险性,他经常性游历于跑路与短路之上,间歇性爆发于牛A与牛C之间,生命的绝望时刻接二连三,在自我放逐和自我救赎间不停徘徊,总体来说坎坷大于辉煌,结局有悲有喜。如果有一天,你也穿越到这块野蛮而性感的大陆上,遇见那面独特而张扬的红色骷髅旗时千万不要惊慌,那支军团的指挥官是林迈!你若是再喊一句:一只穿云箭,穿越地球来相见!没准他还会罩着你!
  • 印尊天下

    印尊天下

    大楚历前925年,天降神莲“圣师”,化形为人,西行十万里,感悟千万法,终传下迥异于体修的不世之力——印力。曾经统御大陆强盛无比的人族体修,终于湮没于岁月尘土之中,印士取而代之,在亲手埋葬了体修的辉煌之后,成为了大陆极致力量的主流。千年之后,一个平凡少年背井离乡,踏上了追逐力量极致的旅途……
  • 左姜

    左姜

    她,为了血洗亡夫之死的仇恨,锻造弓弩,百姓流离却让她只想天下安宁;她,本是谭国跨马将军夫人,如今却是申国一介女官。中间辗转,一言而过,却刻骨铭心。她的命运、天下命运何去何从?
  • 空间奇缘

    空间奇缘

    民国往事,风雨飘摇。总有人幻想着奇妙的时光旅行,想象着回到那个战火硝烟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平凡的少年,不幸的过往,复杂的情感,一路坎坷的成长,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代,却意外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昔年烟雨近楼台,月晦灯稀,望尽天涯路。风瑟瑟与花落,雨潇潇并檐角。帘幕疏疏,一剪幽香,两重罗衣,三更惆怅。嫣然语一笑,姣姣颜色好。颦颦侧起身,翩翩作惊鸿!
  • 潇湘夜雨愁

    潇湘夜雨愁

    百年江山万古愁,世间很多名垂千古的大人物在他们所属的时代绽放光芒,后人负责讴歌他们的历史,而本篇作为作者第一篇文章,谨以此篇勉励自己,同时也向读者朋友们呈现一篇优秀的网文。共勉!
  • 网游之一刀夺命

    网游之一刀夺命

    唐峰拥有着无人能敌的本领,因此他初次进入游戏就以强悍的能力一挑百,毫无规则,等级直线上升;且看唐峰如何秒杀对手,并成为现实与游戏界的王者!
  • 天使爱乐丝

    天使爱乐丝

    我是勇者?这是什么鬼?我在哪里啊……爱乐丝,请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