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86

第86章 论语乡党篇(1)

【元典】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译文】孔子在乡亲面前,温和恭顺,象不会说话的人;在宗庙朝廷里,口齿清晰,只是很谨慎。

【诸儒注疏】“恂恂”,信实之貌。“似不能言者”,谦卑逊顺,不以贤智先人也。“乡党”,父兄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辞气如此。“便便”,辨也。宗庙,礼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详问而极言之,但谨而不放尔。

此一节记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言貌之不同。

【理学讲评】乡党一篇都是记孔子容貌威仪,起居动静之详。虽圣人之小德细行,然亦可见其盛德积中,有动容周旋,自然中礼之妙矣。这一章是记孔子处乡党在朝廷之容。恂恂是信实的棋样。便便是详辨。门人记说:吾夫子居乡党之间,其容貌则恭敬诚恪,略无文饰,但见其恂恂然认实而已,且谦卑逊顺,不欲以贤智先人,却似不会说话的一般。盖乡党乃父兄宗族之所在,与尊长相处,故礼恭而辞简如此。至于与祭而在宗庙,居官而在朝廷,则便便然与人议论,或仪节有该讲究的,则问之必审,或事体有该商榷的,则辩之必明,但言所当言,常谨慎而不放肆尔。盖宗庙乃礼法之所在,在朝廷乃政事之所出,又与处乡党之时不同,故言之不容不尽,而辩之不容不明如此。此圣人盛大德之至,故随所处而皆合乎礼之中也。

【心学讲评】《鲁论》记圣人之言备矣,而其见诸行事者,尤必详之。盖圣人盛德之光辉,无不可以徵天理之流行,而门弟子无微不察,以见圣于羹墙,亦可以为好学深思者之法也。夫辞气容色之酬酢于朝廷乡里、君友民物,以及夫衣服饮食之节,皆天理之所昭着,适得其当然者,亦人心之所同,而无不可学而至。谨小慎微,正其身以养其心者,学者之事也。浑然一理,从心所欲,而面背四体,一动一静,取精用物,自应其节者,圣人之神也。乃学者无乎不察,无乎不谨,以勉学焉,得其一而忘其一,立其大而忽其小,敬其小而忽其大,急于循理则远乎人情,偶一顺情而遂乖乎天则,即使动可免咎,而拘迫矫强之意胜,不能安行而有从容中道之乐。夫岂人所不能知,人所不能行哉?而合圣人之德辉以观之,则其未能知未能行者多矣。此圣人之可学而不可学者矣盍亦求诸作圣之本乎?

德容一也,而所施者异,则有不容不异焉者,此所谓溥万物而无心也,则记夫子于乡党、朝廷之异焉。于乡党也,其容则恂恂如也,无所戒而若有所戒,无所惧而若有所惧,朴然一子弟之容焉;其言则似不能言者,知焉而不任其知,能焉而不表其能,诎然一子弟之言焉。其在宗庙、朝廷也,其有所言焉,则所知者无不言,言者无不尽,而辞气之间,亦亹亹难穷,盖便便也。唯知之已明,而犹若慎思而出,言之必尽,而特不旁及于他,则见其有谨焉者。盖乡党之间,本父兄之与处,且在乡言乡,无得失治乱之大故,而乡人者又不足与深言者也;不以圣自居,圣以居乡矣。若宗庙之中,大礼存焉,朝廷之上,大法昭焉,正君子所有修明之责,而与言者皆与闻国政,可与论得失者也,于此而不昌,无为贵言矣。夫子之所以处之而成宜也。

【元典】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译文】上朝时,同下大夫说话,轻松快乐;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

【诸儒注疏】此君未视朝时也,《王制》:诸侯上大夫卿,下大夫五人。许氏《说文》: 侃侃,刚直也;訚訚,和悦而诤也。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在朝之容。侃侃是刚直,訚訚是和悦中有持正的意思。门人记说:吾夫子在朝之时与众大夫相接,每视其位之尊卑,以为礼之隆杀。如与下大夫言,其势分犹卑,言或可以直遂,则当言即言,无所隐讳,但见其侃侃如也。若与上大夫方,其体貌尊重,言不可径情,虽理之所在,持正不阿,然每出之以从容,导之以和悦,但见其訚訚如也。盖朝廷之上,以爵为序,故虽直道而行,亦必因人而施如此。

【元典】

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译文】在国君面前,恭恭敬敬,仪态安详。

【诸儒注疏】“君在”,视朝也,“踧踖”,恭敬不宁之貌。“与与”,威仪中适之貌。张子曰:“与与,不忘向君也。”亦通。此一节记孔子在朝廷事上接下之不同也。

【理学讲评】君在,是君上临朝之时。踧踖,是恭敬不安的模样。与与,是从容自在的意思。夫子遇君上临朝之时,其心敬谨,不敢一毫怠忽。看他进退周旋,却似踧踖不安的模样。但常人过于矜持,未免失之拘迫。夫子则从容和缓,自然有威仪之可观,但见其与与然中适也。盖不惟可以见盛德之仪容,亦可以知其事君之尽礼矣。

【心学讲评】夫子在朝而与君大夫议政,其词气仪容,抑有各适其宜者。当君未视朝之时,议所当行,以待君出而决行之,秉其至是而无所疑,昌言之矣,而特其辞气之间有辨焉。所与言者为下大夫,司寇之同列者也,则侃侃然其直,而无所避就,刚而决于必然也;为上大夫,命卿之执国政者也,则訚訚然其诤,而不苟从,必和说而无矜厉之色也。及君出而在御矣,虽与大夫辨论于君之前,犹是侃侃而闶闶乎,而容貌之间则为之异。踧踖焉,敬而若不宁;与与焉,恒不忘乎向君也。其言之便便,犹是言也,而与同寅之尊卑词气异焉。君未在与既在之时,容貌异焉,有如此者。

“君在”,承议政而言,一章乃相承不乱,不然,则此章当在“过位”节之下,且言“在”则明不但与大夫同居,而上有君也。与与,用张子说,方得贯串;若朱“注”,则宽而不切。

【元典】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译文】国君召孔子去接待来宾,孔子表情庄重,脚步迅速。

【诸儒注疏】“摈”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勃”,变色貌。“躩”,盘辟貌。皆敬君命故也。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为君摈相之容。古者列国诸侯,朝聘往来,其相见之时,都选平日礼仪习熟的人为之摈相。主谓之摈,言其接待宾客也。客谓之相,方其辅相行礼也。色勃如,则颜色变动,足蠼如,是步履盘旋。门人记说:吾夫子当君命有召,使之为摈迎接宾客,此乃两君交好,大礼所系。故夫子一闻君命,敬慎之至,顿改常容,观其颜色则勃然变动,不比平时之安和自如;观其步履则盘旋退避,有似欲前进而不能的模样。这是承命之初,其敬有如此者。

【元典】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译文】与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很整齐。

【诸儒注疏】“所与立”,谓同为摈者也。摈用命数之半,如上公九命,则用五人。以次传命,揖左人则左其手,揖右人则右其手。“襜”,整貌。

【理学讲评】推手向前叫做揖。所与立是同为摈的人。檐是整齐的模样。凡摈用三人,有上摈,有次摈,有末摈。摈主有命,则递传以相达。夫子此时适为次摈,则末摈,上摈居乎身之左右矣。故揖所与同为摈者。或揖左人,传命而出,则以手向左;或揖右人,传命而入,则以手向右。然手虽有左右,而身则端正自如,未尝随之而动。但见其衣之前后,檐如其整齐也。

【元典】

趋进,翼如也。

【译文】快速向前时,步伐轻快。

【诸儒注疏】疾趋而进,张拱端好,如鸟舒翼。

【理学讲评】趋是疾走。宾主相见之后,主君延宾而入,则为摈者当入而有事。夫子当疾趋而进之时,张拱端好,如鸟之展舒两翼然。这二节是行礼之时,其敬有如此者。

【元典】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译文】来宾走后,必定回报说:“客人走远了。”【诸儒注疏】纾君敬也。此一节记孔子为君摈相之容。

【理学讲评】行礼既毕,主君送宾以出。宾方退出之际,主君之敬未解。夫子必复命于君说道:“宾已去,不复回头矣,所以纾君之敬也。”这是礼毕之后,其敬有如此者。夫以为摈之事,自始至终动容周旋,无不中礼。非盛德之至,其孰能之哉?

【心学讲评】小国之君来朝,大国之大夫来聘,宾有介,自门外厢立于门右而上;主君设摈,自堂下雁立于门左而下,以与末介接而传命。传命毕,君乃延宾而入。摈者随君而入,立于阼阶之下以待事。宾出,则旅立而送之。

夫子仕于鲁,当为中摈。当君召使摈之时,念两国之好,乃国之大礼,其事不容不敬。自承命趋朝以至于序立之时,其色则勃如也,敬盛于中而气盈于外,若神情之奋发焉者。其立则足躩如也,敬达于踵而形敛于度,若局促而不舒者。宾至矣,传命而出入矣,所与立者,内则上摈也,外则末摈也,揖而与言。凡揖,皆拱而向前;而兹则传而出者左其手,传而入者右其手,手容动,而身其有倾倚之容乎?乃视其衣之前后,使左其手而左倾焉,右其手而右倾焉,则衣之下齐有不齐者矣,而前后之两旁如悬檐帷之整齐矣。盖以手容致礼于同列,而身容正,立内不背君,外不背宾,故其见于衣者如此。君延宾以入,摈随君于阶下,其进则趋也,堂下敬事之容然也。君与宾所不接,当为容以示整肃也,则张拱以行,身容舒而手容平,如鸟之舒翼然者。宾成礼而退,则敬宾之事毕,而敬爱专在于君。君犹拱立以俟宾之登车而去,乃于方去之际,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所以纾君之敬而节其劳也。聘礼,每一事毕,则宾必出而后更请事。故宾之回顾与否,君或未知,而不容不复。夫子位在中摈而复之者,意其时上摈有不达于礼者,而夫子代之尽礼以致敬爱,不以越位为嫌,故如此。

【元典】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译文】进入朝廷大门时,走路象鞠躬一样,如同无处容身。不在门中间站立,脚不踩门坎。

【诸儒注疏】“鞠躬”,曲身也。公门高大,而若不容,敬之至也。“中门”,中于门也。谓当枨阑之间,君出入处也。“阈”,门限也。“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聃右,不践阈,谢氏曰:“立中门则当尊,行履阈则不恪。”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在朝之容。公门是朝门。中门是当门而立。履是践。阈是门限。门人记说:吾夫子趋朝之时,一入公门,便肃然起敬,但见其曲身而行,虽公门高大,却似容不得他的模样,何其敬之至也!其站立的去处,必不敢当门之正中,盖恐当尊而失之僭也;其行过的去处,必不敢践着门限,盖恐违礼而夫之肆也。此时尚未面君,而敬谨之心已无所不至矣。

【元典】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译文】从君主的座位前经过,表情庄严,脚步轻快,说话好象气不足。

【诸儒注疏】“位”,君之虚位,谓门屏之间,人君宁立之处所谓宁也。君虽不在,过之必敬,不敢以虚位而慢之也。“言似不足”不敢肆也。

【理学讲评】位是人君所坐的虚位。不足,是不敢出声。夫子既入内朝,行过君之虚位就如君在上面的一般。其颜色则勃然而变动,其行步则躩然而盘旋,其言语则讷讷然谨慎收敛,如不能出声者。盖去君汽车近,故其敬渐加,与入门之初不同矣。

【元典】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译文】提着衣边上堂,象鞠躬,憋着气象没有呼息一样。

【诸儒注疏】“摄”,抠也。“齐”,衣下缝也。《礼》,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尺,恐蹑之而倾跌失容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气容肃也。

【理学讲评】摄齐是两手抠衣。屏字解做藏字。息是鼻息。夫子既已面君而行朝礼。乃两手抠衣,使之离地,以防倾跌之患。历阶升堂,曲身而行,不敢仰视,其鼻息出入亦屏蔽收敛,恰似没有鼻息的一般。盖愈近君则愈敬慎,其视过位之时又不同矣。

【元典】

出,降一等,逞颜色,恰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译文】出来时,每下一个台阶,神态舒展,心情舒畅。下完台阶,步伐加快,如同长了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显得恭敬谨慎。

【诸儒注疏】“等”,阶之级也。“逞”,放也;渐远所尊,舒气解颜。“怡怡”,和悦也。“没阶”,下尽阶也。“趋”,走就位也。复位跛躇,敬之余也。此一节记孔子在朝之容。

【理学讲评】等是阶级。逞是舒放。怡怡是和悦,没阶是下尽阶级。进字是多了的。复位是复班。夫子升堂见君,行礼已毕,出了降阶一等,则渐远于君矣,此时颜色才稍稍舒放,有怡怡然和悦之意。然其敬君之心有终不能忘者,但见其下堦而趋,则端拱如翼,而手容之恭如故也;复班之后犹踧踖不宁,而身容之肃如故也。岂以既远于君,而遂有怠忽之心乎?夫臣子见君,未有不敬畏者,至于未见君之先而敬已至,既见君之后而敬不忘。此所以为事君尽礼,而非常人之所能及也。

【心学讲评】君视燕朝于路寝,而夫子入见焉,始终一敬,而敬之节有殊焉者。当入公门之始,犹远君也,而局谨自持。见于身容者:一入门而见此门为礼法之所临矣,其俯仰之节,则鞠躬如也,曲焉而不敢舒;其收敛之度,则如比门之不足容其入者,局焉而不敢张。诸侯之门三,君于大门之外听外朝之政,则阖左扉而立阖扉之中。君之出入亦由中而行。臣之行不同于宾,亦由左扉之内,入则右而近乎柱侧之臬,出则右而近乎正扉之枨,避君行立之位,礼也。当门之际,设枨以止门,而加阈焉,车行则去,否则设之。君方在堂,右扉阖,左扉启,而阈未去,行则越之,而不以足加于阈之上,不敢佻也。夫子于行入之顷,偶立以须,必避左之中。入门而行,先定步趋之度,无至蹙于阈而或履之,造次之间无违焉者。入大门而至于内屏之外,是君视内朝之位也,维时君在内,而此为虚位,乃夫子过之,色则勃如也,足则躩如也,或有所与同列议论而言焉,则气之敛而词不达,似不足者也。

君立于堂上户牖之间,则升堂而听命。其升阶也,摄裳之下齐,抠之于手,去地尺,以无陨越,于时鞠躬如也。夫升而鞠躬,体不宁而气易粗,乃敬持其志,气亦内敛,屏气似无出入之息者然。静以俟命,而神凝则气亦专也。夫然,则其对君之时为勃如,为躩如,为鞠躬,为屏气,胥视此矣。

君将退而出矣,于阼阶之右降阶而下,降一等,而勃如之色改矣。乃以见向之笃其敬者为近君也,今则逞颜色矣,怡怡然和悦见于面,若喜君臣之得良会于今日者。阶有三等,下而至于庭,没阶矣,堂下布武而趋,无敢缓行以为容也。而手容翼如也。既复乎中门以外,大门以内之位,以俟君之退,端立而不宁,趿躇如也。此吾党或幸随夫子同升,而见其容如此。

【元典】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

【译文】拿着圭时,象鞠躬,如同拿不动。向上举好象作揖,放下来好象交给别人。脸色凝重,战战兢兢,脚步细碎,象沿着一条线走路。

【诸儒注疏】“圭”,诸侯命圭,聘问邻国,则使大夫执以通者。“如不胜”,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敬谨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谓执圭平衡,手与心齐,高不过揖,卑不过授也。“战色”,战而色惧也。“蹜蹜”,举足促狭也。“如有循”,《记》所谓“举前曳踵”,言行不离地,如缘物也。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为君聘于邻国之容。圭是诸侯的命圭,所受于天子者也,聘问邻国则使大夫执以通信。不胜是力不能举。授是以物于人。战色是战惧之色。是行步促狭。循是缘物。门人记说:“夫子鲁大夫时,承君命以出问邻国,其行礼之时,执着国君的命圭,曲身而行,如其力有不能举者。有时举手向上,则如与人相揖者然,而不失之太高;有时俯手向下,则如以物与人者然,而不失之太卑。其见于面者,则勃然变动,而有战惧之色:其见于步履者,则举足促狭,曳地而行譬如缘物一般。”盖君之命圭乃国之大宝,圣人之心极其敬慎,故见于容色者如此。

【元典】

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献礼时,和颜悦色。便访时,轻松愉快。

【诸儒注疏】“享”,献也。既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实。“有容色”,和也。《仪礼》曰:“发气满容。”“私觌”,以私礼见也。“愉愉”,则又和矣。

同类推荐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共三章,分别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写作原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的重大意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 庄子思想新探

    庄子思想新探

    本书先编选庄子书中典型性文章加注加译,作为学习中的主要读书。其次在以此读本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入我讲课中的分析介绍和一些更新资料,以写成讲义。在此次成书时,我对这些文章进一步加上注释和能人讲解,使中青年读者能了解其愿意和进一步探索出哲学思维规律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文学上的写作技巧等。所以此书对于提高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是有帮助的。
  •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利用经典诠释学、哲学、文化人类学、比较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审视、反思谭嗣同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谭嗣同所关注的哲学问题的具体解读以及与其他人的比较分析,对谭嗣同仁学视域下的以太观、三纲观、平等观和孔学观视域下的诸子观、经典观等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力图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和还原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热门推荐
  • 五门墓

    五门墓

    一个为护宝的男主,为了国家,不惜自己吃了多大的苦,国难当前,护宝为己,他的背后有的是不可估量的后台,拼钱,拼实力,远远拼不过五门墓......
  • 三千灵幻大世界

    三千灵幻大世界

    本作品没有固定剧情,在完结之前可以互动剧情推进,剧情发展。
  • 我的立业

    我的立业

    “创业,于我的定义是一种荣耀而卑贱的职业,因为整个过程也在荣耀与卑贱中调节,就像一个电灯开关,荣耀,卑贱,荣耀,卑贱。什么时候要闪烁荣耀的光,什么时候要卑贱地收敛,在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朋友叫老A,目前虽说不上事业多么成功,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已经走出了创业的黑暗过程。万事开头难,一个没有创业经验,只有工作经历的人在创业过程中遭遇了什么,克服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一切,我也很想知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皇上帅炸了

    我家皇上帅炸了

    【1v1双洁,女主非善类!特坏!特狠!特别强!】司情,73世纪公认最变态的天才医学家,人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疯狂人物,被世界总局围攻身死,竟魂穿越到异世界的傀儡皇帝身上!上有太后阴狠手辣,天天盼朕不得好死,下有奸臣虎视眈眈,夜夜想谋朕的江山。司情表示很苦恼,这么多人急着送死怎么办?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上踩贱人,下斗狼子,可一不小心,却被某国师盯上。…… 朝堂。 帝王血眸半眯,斜倚于龙椅之上。 国师笑容危险,站立于帝王之前。 “国师这般……莫不是想以下犯上?” “陛下……臣今日,就想尝尝这以下犯上的滋味。”
  • 穆然星光

    穆然星光

    *你是我这辈子,要守护的星光。――沐辞*人间烟火,璀璨夺目,珍守至宝。――星冉
  • 孤星城堡

    孤星城堡

    这是一部以农村为题材的哲理小说,小说通过对外婆与父亲母亲一家人七个典型生活片段(童眼、月梦、归来、遭遇、入狱、结婚、伤逝)的描写,力图揭示人性的孤独。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每个人都是一座城,看似不远,其实是孤星孤城,相距百年或几亿光年的距离,这就是孤独的距离。人心的距离不是很近,而是比我们想象的遥远。小说《孤星城堡》是真实孤独的心灵之歌,外婆梦中的婚礼、个性迥异的三个儿子、父亲母亲的故事、金子般心灵的巧妹、舅舅的归来,每个人都是一座城一颗星——孤星孤城,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扑朔迷离的热闹悲凉孤独欢笑与微弱烛火的温暖与光明,相信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 穿越规划者

    穿越规划者

    天才少年郑沐风继承哥哥的愿望,来到了管理穿越者的穿越规划局,没想到却误入了一个阴谋与抉择的漩涡之中!魔法、统治、游戏、寻仙......身负谜之石碑,穿越万千世界,究竟何处才是真正的终点。穿越ornot穿越,thisisa问题......
  • 五年孕妃:帝王宠要不起

    五年孕妃:帝王宠要不起

    天华十三年,一天夜里乌云骤变,沉睡五年的她终于苏醒,爬出坟墓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穿越到这里的,但是五年被深埋地下的日子,她是怎样生活下去?五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让她被活埋了五年?记忆开始涌现,她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然而生活仍将继续,她的人生又将步入怎样一个局,多年前的记忆中的人,能否相遇?然而,最关键的是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其实她已经怀孕--五年!这将让她陷入怎样的深渊。这辈子是喜是悲?
  • 旧城的人

    旧城的人

    本篇小说参加了五月文豪试炼,写的还行,发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