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87

第87章 论语乡党篇(2)

此一节记孔子为君聘于邻国之礼也。晁氏曰:“孔子定公九年仕鲁,至十三年适齐,其间绝无朝聘往来之事。疑‘使摈’‘执圭’两条,但孔子尝言其礼当如此耳。”

【理学讲评】凡聘问之后,复陈圭币舆马之类以献其君,谓之享礼。公享之后,使臣又有私礼义见其君,谓之私觌。夫子既聘而行享献之礼,此正展尽情意之时,故有至和之容色。既享而用私礼以见于君,所以将己之诚,又与公礼不同,故益愉愉然其和悦焉。夫一聘礼之行也,方执圭将事,则致其敬而敬焉者,所以尽聘问之礼。及享与私觌,则致其和而和焉者,所以通聘问之情。和敬兼至,各当其可,非圣人其孰能之?

【心学讲评】夫子仕于鲁,其聘问列国之事不见于经传。或曰:国史非卿则不书,夫子之奉使,盖小聘也。或曰:夫子未尝奉使,与门弟子讲其礼,而设位以习其仪,记者因述焉。要之,为圣人敬事之容也。受命而行,则君授之圭,玉人手授,而使者执之,乃奉以出,而奠于乘车以行。至其国,则执之将命。使事毕,主君反圭,使者授之。归国,执之以奉归于君。皆执圭之时也。

此圭乃天子所命以示信,执之则王灵所凭也,而君之诚所自达也。其身容则鞠躬如也,而有竭力奉持之度,如不能胜此圭者然。其手容则上下有恒度,以授以受,则其手如天揖之当心,而上肘平心,而腕上于心。其奉以行立,不上而下,则其手肘腕相齐,皆与心平。其面容则勃如也,而加严矣。气益盈而慎益至,如临战之勃如,非他勃如此也。其足容以行则不趋而步。其步也,蹜蹜然行半于武,步不敢远,而举前曳踵,踵不离地,如缘独木以行,唯恐失足焉者。

聘事毕,出而待命,复入而行享礼。命圭已授主君,而所将者圭璧也,陈于庭者皮币与马也,所以通两君之和也。君之和于使者传之,则发气满容,神情专注,于以见两国之无贰无虞,而无匿志也。享礼毕,出而请事,私觌行焉。以币见于主君,受命于君,而展使臣之敬,此下情得以上交者也。而其为容,则愉愉如也,尽欢以徼主君之好,敬虽不弛,而以得当于交欢者为至也。一使事也,而始于专笃其敬,既而和敬交焉,终而唯尽其和,各因其宜,有如此者。

【元典】君子不以绀缎饰。红紫不以为亵服。【译文】君子不用深红色做衣边,红色紫色不可做内衣。【诸儒注疏】“君子”,谓孔子。“绀”,深青扬赤色,齐服也。“緅”,绛色;三年之丧以饰练服也。“饰”,领缘也。“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私居服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的衣服之制。君子就指孔子说。绀是深青扬赤色,即今之闪色也。緅是赤色。饰是领缘。红是浅红色。亵服用私居之服。门人记说:“吾夫子之衣服各有定制,如常常服,则不用绀緅二色以为领缘,盖绀乃斋服之饰,緅乃红服之饰,用之则恐与丧服无别也。私居之服不用药紫二色,盖正色有五,红紫绵间色不正,用之,则恐以似而乱真也。”其致谨于服色之辨如此。

【元典】

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

【译文】夏天,穿单衣,外出必套外套。黑色内衣,配黑色的外套;白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黄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

【诸儒注疏】“袗”,单也。葛之精者曰“絺,”粗者曰“绤”,表而出之,谓先着里衣,表缔,络而出之于外,欲其不见体也。《诗》所谓“蒙彼绉絺”是也。“缁”,黑色。羔裘用黑羊皮。“魔”,鹿子,色白。“狐”,色黄,衣以裼裘,欲其相称。

【理学讲评】袗字解做单字。絺、绤都是葛布。精者为絺,粗者为绤,表是外见。缁是黑色。羔是黑羊皮。麂是白色的小鹿。夫子当暑月则衣葛,或精而为絺,粗而为绤,皆单服之。然必先着里衣,表而出之于外,盖不欲其见体,而近于亵也。当冬月则衣裘,裘必有衣以裼之于外。如黑色之衣,则以裼夫黑羊之裘,白色之衣则以裼夫黑羊之裘,白色之衣则以裼夫白麂之裘。黄色之衣,则以裼夫黄狐之裘。盖取其色之相称也。其致详于裘葛之制如此。

【元典】

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译文】内衣较长,右袖较短。一定要有睡衣,长一身半。坐垫要厚。

【诸儒注疏】“长”,欲其温。“短右袂”,所以便作事。齐主于敬,不可解衣而寝,又不可着明衣而寝,故别有寝衣,其半盖以覆足。程子曰:“此错简,当在‘齐必有明衣布’之下。”愚谓如此则此条与“明衣”、“变食”既得以类相从,而“亵裘”、“狐貉”亦得以类相从矣。

【理学讲评】亵裘是私居之裘。袂是袖。寝衣是卧时所着之衣。夫子私居之裘,其制则长,取其温暖。然必短其右边之袖。盖做事常用右手,取其便于举动也。至于斋戒之时,既不可解衣而寝,又不可着明衣而寝,故必别有寝衣,其制则周身之外,仍长有一半,使其可以覆足也。其长短各适于用如此。

【元典】

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

【译文】丧事结束后,无所不佩。不是正式场合的衣服,一定要裁边。

【诸儒注疏】狐貉毛深温厚,私居取其适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觿砺之属,亦皆佩也。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积,而旁无杀缝。其余若深衣,要半下,齐倍要,则无襞积而有杀缝矣。

【理学讲评】狐貉是二兽名,其皮可以为裘。居是私居。佩是佩玉。朝祭之服,其下裳皆用正幅,如帷幔一般,叫做帷裳。杀是斜裁的衣缝。夫子私居之裘,则用狐貉为之,以其毛深温厚,可以御寒而适体也。居丧不用佩;若既除丧,则凡当所佩者皆佩之。盖古人凡用物皆佩之于身,如玉与刀觿之类。夫子居丧则解佩以示变,除丧乃佩之也。朝祭之服,其下裳则用正幅如帷,腰有衣褶而旁无杀缝。若非朝祭之服,不用帷裳,则斜裁其幅,而有杀缝。其制上窄下宽,取其省约而不妄费也。其丰余各有所宜如此。

【元典】

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译文】吊丧时不穿黑衣、不戴黑帽。每月初一,必穿朝服去朝见。

【诸儒注疏】丧主素,吉主玄。吊必变服,所以哀死。“吉月”,月朔也。孔子在鲁致仕时如此。

此一节记孔子衣服之制。苏氏曰:“此孔氏遗书杂记曲礼,非特孔子事也。”

【理学讲评】玄是黑色。吉月是每月朔日。夫子见人有丧则变服以往吊。若羔裘玄冠乃是吉服,必不用之以吊丧,所以致其哀也。夫子当致仕之时,虽已不在其位,至于每月朔日。犹必衣朝服以朝见鲁君,所以致其敬也。其谨于吉凶之礼又如此。

【心学讲评】衣裳以饰躬,非但适体而已也。体以之适,固无取乎矫世而违寒暄之度,而由其有衣裳也,拱揖以庄焉,步趋以整焉,目视其色而情以宜焉,身习其文而志以宁焉,为人所瞻视,而不荡天下之耳目以即于淫焉,则上以顺天时,下以定民志,处朝庙之上,行吉凶之仪,修弦诵之事,皆以辅人之志气而纳之于清明节制之中。故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男女之所自别,君子野人之所自辨,故圣人慎之而可以’为天下万世法。

夫子之服,君子之服也。君子亦非求异于人也,尽人之所当服,情与事相称,而理出其中矣。衣之有缘,以致饰也,采素各有其宜。绀者,齐服之饰也,以表诚焉,故深之;緅者,练服之饰也,以表哀焉,故浅之齐非练,何为以之饰哉?亵衣亦有其正。红者赤间白也,伤于佻;紫者赤间黑也,伤于丽。虽非朝祭之服,亦何用服此哉?自无识者不典,好新者不雅,有服之者焉,而君子不以之辱吾躬。

暑则葛,寒则裘,以顺时而适体也。葛不登于礼服,燕居服之,其制简;裘以袭衣,而上有裼焉,礼服尚之,其制繁。当暑而服葛,或缔或给,欲其清也而诊之,异于布帛之有复也。乃诊之而体或露矣,必内服中衣,表葛于外而出之,不贪其轻清而自媒也。古者未有衣,先有裘,故裘尚已。亵在内,衣在外,不知其裘,视其衣之色而知之,以昭裘之不失其度也。朝服羔裘,以表敬也,其衣则缁。聘享之服麂裘,以着诚也,其衣则素。蜡祭之服狐裘,以息老物也,其衣则黄。衣之色如其裘,裘必因其事而称其衣,此礼服之裘则然。若夫亵裘者,所以居也。以言其制,则长过于衣,而下接于裳,而短右袂焉;以言其物,则或狐或貉,而不必称深衣之素。盖朝祭之裘,裘与衣齐,而袂齐等,以便拜起,而成仪观。亵裘则取其温而覆下体,取其便于事而无滞累。朝祭之服衣裳同色,而各有所宜,以敬其事。亵裘,则但欲其温而可恒耳。或从其慎,或从其略,君子之所为得中也。

有宜文者,有宜简者。宜文而不文,则吉乱于凶,故唯丧为去佩耳。丧既免,而佩玉以象德,佩器以待用,以纳身于轨物也,无所不佩矣。宜简而少简,则亵用其所尊,故唯朝祭之服其裳如帷,上下齐度,而多为襞之积,以上敛而下博耳。若燕居之服,颠倒裁之,杀上而丰下,不必为之襞积,以昭俭约之可恒也。

哀敬之节,衣以显之。世有从乎苟简者,以朝服之羔裘,祭服之玄冠而吊,谓无服之可以如吾素也;致仕之余,以隐居之深衣而见君者,谓耆老之可以率吾素也。而君子吊必素其衣冠,月朔必朝服以朝,无所简也。观于圣人之服,而君子所以尽其质文以养气体者,不以苟可适体而姑任其便,盖如此乎其有不逾之矩。乃圣人何容心焉,因其固然而自无不中,又何规规然拟议而用其节制邪?

【元典】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译文】斋戒沐浴时,必有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改变住处。

【诸儒注疏】齐必沐浴,浴竞,即着明衣,所以明洁其体也,以布为之。此下脱前章“寝衣”一简。“变食”,谓不饮酒,不茹荤。“迁坐”,易常处也。

此一节记孔子谨齐之事。杨氏曰:“齐所以交神,故致洁变常以尽敬”。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谨斋之事。明衣是洁净的衣服。变食是变其常日之食。迁坐是移其常处之地。门人记说:“夫子将祭祀而斋戒,沐浴既毕,必更明衣,而衣以面为之。不但内志之精明,而且外体之纯洁也。至于斋之所食,必变其常,不饮酒茹荤,盖淡泊以致其诚也。其居止宿歇,必别有斋居,不在平日常处之处,盖洁净以致其敬也。”圣人祭神如在,故其谨于斋戒如此。

【心学讲评】圣人或助祭于公而散齐于家,或祭于己而致齐于宫,以齐一其心志而交于神明,其礼则有典之可守也,其用心则圣人之独至而不易喻也。乃其见于衣服饮食居处之节者,必谨焉。圣人之衣无不洁也,而犹以为未洁也,沐浴之余,易明衣焉,必预储之以待用;其物则布也,简素而适体矣。夜寝有衣焉,必别为之,长一身而加半,广长端整,而与常时之寝衣别矣。其食也,必变于恒也。所食酒与荤则却之,以清其气;为特豚、为少牢,必新杀者,以辅其神。其居也,必迁于恒之所坐,不处于外寝,以绝人事,不处于内室,以远中馈。内尽其诚,而外必谨其节,有如此者也。

【元典】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

【诸儒注疏】“食”,饭也。牛羊与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不厌”,言以是为善,非谓必欲如是也。

【理学讲评】这一章是记孔子饮食之节。食是饭。米,舂的熟叫精。脍是鱼肉之细切者。门人记说:“吾夫子日用饮食,虽未尝必求精美,然于饭则不厌其精,于脍则不厌其细。”盖食精脍细皆足以养人,故不嫌于过也。

【元典】

食饐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译文】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

【诸儒注疏】不时,不食。“饐”,饭伤热湿也。鱼烂曰“馁”,肉腐曰“败”。“色恶”、“臭恶”,未败而色、臭变也。“饪”,烹调生熟之节也。“不时”,五谷不成,果实未熟之类。此数者皆足以伤人,故不食。

【理学讲评】饭伤于热湿叫做饐。馁是烂。败是腐。色恶、臭恶是颜色气味变动者。饪是烹调生熟之节。不时是五谷果实不该成熟之时。夫子与饭,若伤于热湿而味变者,鱼馁烂而肉腐败者,则不食。物虽未败而颜色已变者亦不食。气味已变者亦不食。失基烹调生熟之节者不食。五谷要实之类尚未成熟,气味不全者不食。盖以上数者,食之皆足以伤生,故夫子谨之。

【元典】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

【译文】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诸儒注疏】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离于正也。汉陆续之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盖其质美与此暗合也。食肉用酱,各有所宜,不得则不食,恶其不备也。此二者无害于人,但不以嗜味而苟食耳。食以谷为主,故不使肉胜食气。酒以为人合欢,故不为量,但以醉为节而不及乱耳。程子曰:“不及乱者,非惟不使乱志,虽血气亦可使乱,但浃洽而已可也。”

【理学讲评】割是切肉。量是限量。乱是醉乱。夫子食肉必须方正。若割切不方正者,则不食之。凡食物用酱各有所宜,若不得其酱者,则不食之。至于肉虽多,然不使之胜乎食气,盖食以谷为主,以肉为辅,若肉胜食气,则滋味太厚,反失养生之道,故必节之而不多也。有事而饮酒,则不为限量,但取其浃洽而已,而不至于醉乱。盖酒虽为人合欢,若饮之太多,则既能昏性而丧德,又能致疾而伤生,故必节之而不过也。

【元典】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诸儒注疏】“沽”、“市”,皆买也。恐不精洁,或伤人也。与不尝康子之药同意。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不多食。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理学讲评】沽、市都是买。脯是干肉。门人又记:“夫子于沽来之酒、市买之脯恐不精洁,或至伤人,故皆不食。惟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每食常设,未尝撤去,然适可而止,亦未尝多食也。”

【元典】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加国家的祭典,分得的祭肉不留过夜;家里的祭肉,不留过三日。过了三日,就不吃了。

【诸儒注疏】助祭于公所得胙肉,归即颁赐,不俟经宿者,不留神惠也。家之祭肉,则不过三日,皆以分赐。盖过三日则肉必败,而人不食之,是亵魂神之余也。但比君所赐胙,可少缓耳。

【理学讲评】夫子当助祭于公庭,所得的胙肉,即以颁赐,不待经宿。盖重神惠,而尊君赐,故不敢迟。至于家之祭肉,虽可以少缓,未能当日分赐,然亦不过三日,皆以颁之于人。若过三日,则肉败而人不食之。是亵神之余矣,故亦不久留矣。

【元典】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译文】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说话。即使是粗茶淡饭,饭前也要祭一祭,象斋戒一样严肃。

【诸儒注疏】答述曰“语”;自言曰“言”,范氏曰:“圣人存心不他,当食而食,当寝而寝,言语非其时也。”杨氏曰:“肺为气主而声出焉。寝食则气窒而不通,语言’恐伤之。”亦通。古人饮食,每种各出少许,置之豆间之地,以祭先代始为饮食之人,不忘本也。“齐”,严敬貌。孔子虽薄物必祭,其祭必敬,圣人之诚也。

此一节记孔子饮食之节。谢氏曰:“圣人饮食如此,非极口腹之欲,盖养气、体、不伤生,当如此。然圣人之所不食,穷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胜而不暇择也。”

同类推荐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智慧书

    智慧书

    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本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本书中生动细腻地阐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各种形态、特质、行为习惯,进而剖析出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修饰我们的生活风格,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降临龙之后裔

    降临龙之后裔

    平凡的主角子渊从地球穿越到了异界魔武大陆,同时还觉醒了龙神的血脉,然而这个世界龙神就是这个大陆强者的禁忌,平凡已经与主角无缘,他只有在坚毅中迎接各种战斗,在九死一生中战胜强敌,不断提升自我,灭九幽,压五绝,战主神,成就不世强者之路。
  • 我是女生这件事一定是那里搞错了

    我是女生这件事一定是那里搞错了

    “我为什么会是女生啊!!”这是一个倒霉少年变成女生之后的怒吼,他……哦不,是她的生活已然发生改变,命运的齿轮发生了偏转。究竟她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发现那些奇葩事件?是否会迎来自己的真命?还是小小的期待一下吧~~~~
  • 隐婚蜜恋:总裁求放过

    隐婚蜜恋:总裁求放过

    (甜宠文)李时念拉着小包子一本正经的说道,,“宝贝,你以后眼睛一定不能近视!”小包子不解的看着她麻麻:“为什么呢?”李时念捂着胸口,“因为不想你长大后被一个跟你爹一样腹黑的人坑!” 听完这话,小包子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然后小手指着李时念的背后。 李时念慢慢的转过头,看见的正是她口中的腹黑老公。 萧宇晨一把抱起李时念,将她扔在床上,“听说我腹黑?” 于是……小白兔就被教育了。人生处处是狗血,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何不一起把狗血的人生演绎出狗血的巅峰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殇绝落

    殇绝落

    他的出生是先辈所设的局,只为让他流干血液,祭奠邪灵。“那些妄想要伤害他的人,我将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世间千万万人之性命不及他一人重要,既然要毁灭,那就毁掉吧……”邪魔现世,大地涌动,大火肆虐,洪水泛滥,岩浆喷溅,遍地哀鸿……一柄圣道剑,是恶是善?
  • 仙霖行

    仙霖行

    昆仑,蜀山,青城三家乃天下正道修真之首,一个无知少年踏入仙道,他将何去何从?
  • 星河荡漾皆为你

    星河荡漾皆为你

    【双向暗恋,甜而不腻。】五年后再见是高中同学聚会上,叶漾的心还是忍不住为他跳动,这是她喜欢五年的男人。她挽着弟弟的胳膊道:这是我男朋友打断同学们的所有猜想。第三次见面是在他的医院,她的小组被派去学术交流。“你好,我是市一医院的叶漾此次的组长。”“你好,我是市中医院的席之此次的组长。”席之极度忍耐告诉自己“她有‘男朋友’。”后来见她‘男朋友’搂着别的女人,他再也忍不住了……
  • 那十年,黄粱一梦

    那十年,黄粱一梦

    《那十年,黄粱一梦1998-2008》改革开放后,内地经济开始向两极分化。乡村受到的影响略晚,不少人开始背井离乡去大城市闯天地。故事的主角在这股洪流之下,面临着很多选择,可往往很多时候又由不得自己选择,就这样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 重生女配之青梅竹马

    重生女配之青梅竹马

    女配叶娇娇,勾引男主,卒。一朝重生,主动勾引男配陆少白,男配翩翩公子温润如玉,一直按着家族规矩行事,循规蹈矩从未出错,被女配勾到地狱深渊里。陆少白,愿你余生烈酒穿肠只笑不哭,许你清风明月不再孤独。
  • 逆天重生

    逆天重生

    李天生遭众神佛和魔鬼妖妒忌,一个注定成圣,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存在,却要走上了他不愿意走的道路。他意识诞生的惊动诸天神佛鬼妖魔,遭受诸天所嫉,生就承受诸天封印诅咒于一身,生生世世的轮回也摆脱不了。每世轮回都要走诸天神佛鬼妖魔安排好的凄惨之路,人世最悲惨的事一一在他身不断上演,让他每世的轮回不断的遭受人世最悲情的折磨,最惨痛的人生...且看轮回百世的他如何走上与命运抗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