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3900000026

第26章 古壮字文献及其价值

壮族文字大约萌芽于商周时期,在武鸣的西周晚期墓葬中,发现了早期的有别于甲金文字的刻画文字。秦统一岭南,汉文大量进入壮族祖先分布的地区,壮族祖先在汉字的启发下,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改造萌芽中的古壮字,使之发生重大变化,至唐代初年,古壮字系统基本形成。宋代以后,古壮字进入它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大量的文献,渗透到了普通壮民的生活之中。古壮字的形成和发展,古壮字文献的大量出现,宗教无疑起了不小的作用。巫教用它来编写经书,传人壮族地区的道教和佛教,在经过壮化之后,也用它来书写经文。壮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广西有“歌海”

之称,民歌成了壮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歌需要记录,需要由孤立的一首首歌发展成为一套套的长诗,所有这些都需要有文字。古壮字于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其文献的繁荣。统观古壮字文献的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1.宗教经书

首先是师公教经书,如《三元》《四帅》《九官》《唱社巫》《布伯》《布洛陀》等。佛教主要是《金刚经》《地藏经》等,皆非译文,而是取其部分内容,结合壮人生活重新编就。道教的《道德真经》《正经》《太平洞一经》也都作了同样的处理。

2.碑碣

以《六合坚固大宅颂》及《智城碑》力最著名。其他如墓碑、乡约碑、界碑、路碑、洞崖石刻等。这些碑也有汉文和古壮字参半的。

3.讼牒

为呈送官府的诉讼文书。这类讼牒,宋代即已流行。范成大在淳熙二年(公元1176年)撰写的《桂海虞衡志》中载:“边远俗陋,牒诉券约专用土俗书,桂林诸邑皆然。……余阅讼牒二年,习见之。”

4.契约

即《桂海虞衡志》中所说的券约一类,为民间土地山林买卖、借贷、卖身之文书,其中以土地买卖契约为多,告贷量亦夥。惜此类文书多已朽坏,或土改时付之一炬,鲜有存留。

5.谱牒

即家谱,宗族谱一类。因旧时乡间,未上学之男女,无汉文名字,故家谱需用古壮字记载,赓续不断。特别是妇女,一般无学名,而以“某某之母”呼之,“某某”为壮人小孩乳名,汉字难以记其音,只能用古壮字书于谱牒。

6.信函

普通壮人之间,如不会汉文,即用古壮字书写,寄给亲友。因壮人爱歌,不少信函以壮歌的形式出现。有名的《特华之歌》,是100多年前当长工的特华寄给唯一亲人小妹妹的信。情人之间的情书十分特别,通常用古壮字将自己的心意写成情歌,书写在扇面或特制的扁担上,托熟人带给情人。这是一种特别的情书,清代颇为流行,李调元在《粤风》中就有记载。此外,壮族民间有一种全民性军事组织,称为结合团。每寨一团,相邻数寨用古壮字订立同盟,一旦有事,即用古壮字写成信函,陈述臣情或其他急情,别上鸡毛速送邻村,是为古壮字鸡毛信。

7.记事

旧时以古壮字记事,在偏僻乡间颇为流行。如红白喜事,乔迁或民间自愿结合的临时互助团体,一家有事各家相帮,所送之钱粮,请专人用古壮字记下,日后他家有事,如数归还。此外,民间还有各种杂记,这些记事虽属民间琐事,但它与民族风情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贴近,很有研究价值。惜湮灭太多,收集甚少。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办有部分抄本。

8.民歌

古壮字大量使用于民歌的创作和记录。可以说,民歌是古壮字得以存在的最主要的社会条件之一。日常的吟咏酬答,触景抒。隋,即席对歌,都常需要古壮字。因此,民间记录散歌的手抄本比比皆是,在桂西几乎是村村必有,寨寨必藏。

9.长诗

壮族的长篇叙事诗特别发达,目前已收到的达1000多部,这主要得力于古壮字。这些长诗中,史诗如《布洛陀》《布伯》《郎正射太阳》《莫一大王》等;哲理诗为《传扬歌》;历史长诗如《自明朝至民国史歌》《唱中国历史》《从光绪到民国》《中法战争史歌》《龙胜壮族历史传说歌》等;控诉歌,如《控告土官歌》《布卓》等;叙事歌,比较有名的有《达稳之歌》《达备之歌》《蛇郎歌》《文龙与肖尼》《唱秀英》《梁山伯与祝英台》《李旦与凤姣》《朱买臣》《迷苏和勒苏》《唱舜儿》等等,不胜枚举。

10.剧本

壮族的传统戏剧有师公戏、隆林壮戏、田林壮戏、靖西木偶戏、马隘壮戏、厂南壮戏、富宁壮戏、文山沙戏等8个剧种,有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各个剧种都有众多的剧目,有的多达数百。这些剧目大部分是用古壮字创作或记录的,主要有《奠一大王》《顺知戽海》《白马姑娘》《盘古》《布伯》《岑逊王》《百鸟衣》《达七》《达八》《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六月飞霜》《水浒》(连台戏)《封神演义》(连台戏)《西游记》(七十多本连台戏)《错配鸳鸯》《刺秦王》《侬智高》《薛仁贵征东》《花木兰》《穆桂英》《薛平贵》《郭子仪拜寿》《太平天国》《红铜鼓》,等等,数量很多,无法尽举。目前剧本中最早的手抄本为雍正四年(即1726年),距今260多年。

在此之前包括明代的本子,只留下剧目,原抄本已经朽坏了。剧本在古壮字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1.说唱

壮族的传统曲艺主要有师公调、比瑜、未伦、天、壮采茶、请月姑及鸿鹊调等众多的民间小调,其词为壮族民歌体,曲目用古壮字创作或记录,本子甚多。主要唱本有《布伯》《莫一大王》《雷王》《二度梅》《梁山伯与祝英台》《毛红玉音》《吴亚忠歌》《吴忠的故事》《婚宴比瑜》《人圆月也圆》《花路》《四季歌》《唱春蚕》《吃葡萄》,等等。特别是比瑜,唱词简短风趣,多取寓言式,可说可唱,曲目众多,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说唱文学的古壮字本,在古壮字文献中独树一帜,在民间甚为流行。以上的十一方面,基本概括了古壮字文献的类别。然而无可讳言,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文献湮灭不计其数,剩下的只是少数而已。过去,古壮字文献只有少数刻于碑碣或竹片上,绝大部分用毛笔抄在纱纸上。纱纸是用纱皮捶打做成的。纱皮树是一种灌木,通高2-3米,叶可喂猪。树皮为柔韧的长纤维,去表皮,呈乳白色,经加石灰、水泡烂,捶打成浆,做成纸张,柔软,极有韧劲,不易断裂。厚者涂上桐油,可作雨布。以之书写契约、长歌,可保存数百年而不朽坏。每年出口东南亚及欧美,为抢手货。

尽管纸质优良,但古壮字文献在民间刀自生自灭,无珍藏之府库,水泡虫蛀,毁坏不可胜数。有些老人将其置于瓮中,深埋地下,视为无价之宝,子孙不知藏处,十分可惜。著名创世史诗《布洛陀》,乃一八十老翁置于小坛中埋在床底一米多地下。后经民间文学工作者与他“三同”盈月,受到感动,才肯挖出。但只能在他家抄,若要借走,必须以一头大水牛抵押。

可见民间对古壮字文献,视为传家之宝,十分珍贵,外人难得一见。古壮字文献是壮汉文化交流的骄子,普通壮民的武器。它所负载的是真正的民族情状,因而对研究壮族历史文化有很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一、史学

壮族昔无系统的史书、汉文记载多支离破碎,甚至荒诞不稽。而古壮字文献中却保存了很多史料。如争论了三十多年的奴隶制度,一方说有,一方说无,两种观点完全相反,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史诗《布洛陀》却生动地描绘了奴隶主之间抢夺财产和奴隶的情形,他们抢到白脸男奴和红脸女奴,然后瓜分。由于奴隶制的强烈遗韵,直到明代,农奴仍自称奴隶,不敢用第一人称。如明代,五部《嘹歌》中有三部“我”字全部以ho:i5(奴隶)代之。这说明壮族有过奴隶制。

二、经济学

壮族地区的经济门类,生产方法、生产工具、生产方式、鸟兽习性、草木性状、四季气候等,都在古壮字文献中有生动的记录。有的甚为周详,对了解壮族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及生产情况、经济生活,很有帮助。在盘歌里,包括了广泛的生产知识。古壮字文献中包含有部分自然科学知识、或自然科学的萌芽,如水文地理知识、天文知识、气象科学、种植科学、动植物知识、医学、矿物知识等。当然,这些科学知识是比较零散的,层次也不高,也不可能量化。

但对我们研究有关学科,还是有所帮助的。例如,《四季歌》中对岭西一年四季的雨水分布,气温、风力、风向、台风征兆等的归纳,简洁而准确,至今仍待合壮族地区实际,可作气象科学资料。

三、民族交往

历史上,壮族与汉族及周围少数民族有密切的交往,与东南亚邻国也有往来。有的在汉文史册上有记载,有的则只保存在古壮字文献中,有的古壮字文献可与汉文史籍互相印证。例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可见舜的活动曾达到五岭一带。壮族长诗《唱舜儿》是一部古老的长诗,诗中说舜是壮人,备受后母虐待,出走到大明山(在广西上林、武鸣、马山、宾阳之间)垦荒。可见舜在壮族民间影响甚大,这大约与舜南巡有关,可与史籍印证。

四、民俗学

古壮字文献的民俗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或多或少包含不同时期的民俗。特别是各种风俗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壮人各方面的风俗。在文献里,我们甚至可以找到血缘婚及对偶婚的痕迹。中古以后的民俗,在文献中就更多了。实际上,许多文献都可以当作民俗的记录看待。

五、法学

文献中有一部分乡规、乡约、讼牒、传扬歌,对研究民间习惯法很有参考价值。传扬歌属伦理道德诗,但民间往往把它当习惯法使用。过去壮族乡间百姓因不懂得汉文,绝大部分人是不懂官方法律的。他们也不愿意去官府诉讼,经验告诉他们,百姓上公堂,有理也输光。因此,他们尽量回避官方。社会上的治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依靠习惯法协调,作靠传扬歌规范。有些地方却赖此达到路不拾遗,颇为神奇。因此研究这些文献,对今天不无裨益。

六、伦理道德

许多古壮字文献都包括有伦理道德的内容,但壮族专门有一种《传扬歌》,是专门阐发伦理道德的哲理诗。《传扬歌》有多种异文,其中以流传在红水河中下游的一部景为完整。全诗2112行,第一部分包括天下不公、富人、官家、穷人、志气5章,抨击了上到君王下迄财主的形形色色吸血鬼。第二部分包括求嗣、养育、做人、勤俭、善良、交友、孝敬、睦邻等8章,阐明了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谆谆告诫年轻人要正直、勤劳、善良;诚实,反对懒惰、欺诈、游手好闲和偷赌。第三部分包括择婿、为妻、夫妇、妯娌、分家、鳏寡、后娘等7章,阐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准则,指出和睦兴家创业的重要性。这部诗对于研究壮族的伦理道德、民族心理,很有价值。

七、宗教学

壮族的师公教(神职人员称师公)是由原始宗教发展起来的准宗教,尚未发展到真正的宗教阶段,无完整的宗教教义和教规,无统一的全民性组织。道教和佛教传人之后,受到师公教的强烈影响,降为准宗教。这种奇特现象对研究壮族文化特点很有价值。它们的古代壮字经书,对研究壮族宗教的上述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八、哲学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古壮字文献不能不包含许多唯心主义观点。但也有不少文献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如关于三层立体结构宇宙观(即三界观)、人类及万物起源的物质基础、客观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的存在、农民的平等观等即是。《传扬歌》虽属伦理道德诗;但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诗中写道:“水不如石重,秤不如戥均。地不如水平,有高下之分。”包含了矛盾客观存在的思想。诗中指出了官民之间、皇帝与大臣之间、贫富之间、财主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广泛存在着矛盾,并一一指出了解决矛盾的办法,难能可贵。

九、语言学

古壮字文献对研究壮语的发展、方言土语的异同,乃至壮侗语族语言的比较,特别有价值,对砑究壮汉语的互相影响和渗透,同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由于大多数文献采用了传统民歌的格式,或为排歌体,或为勒脚体,这种严格的韵律,对构拟唐宋以来壮语语音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通过腰脚韵,某一语音可以用对比方法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这就为解决壮语语音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至于语法和词汇,文献所提供的更为丰富和明显。

十、文艺学

有关民歌、长诗、戏剧、曲艺的手抄本,占了古壮字文献的大多数或绝大多数。而在民间文学的文献中,目前所见到的多是韵文,尚未收集到一篇散文。可见壮人对韵文特别喜爱。在韵文中,包容了壮人自古及今,自人类到自然界的尽可能囊括到的知识,真可谓包罗万象。诚如古人所云: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从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到“汉妾辞宫”,“负戈外戍”,“凡此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些古壮字文学作品广博的内容,对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关于文学本身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受客体的制约,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位置绝不能颠倒,这是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根本原则。这在古壮字文学文献中同样可以得到证明。此外,关于文学运动的规律、壮族文学艺术形式的独创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汉文学对壮族文学的促进等,文献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以为民放文艺学的研究做出贡献。古壮字是一种活着的文字,与西夏文、契丹文、回鹘文不同,目前依然有着广泛的社会功能。在民间文学艺术领域,它依然是民间歌手和艺人得心应手的工具,厂泛使用于创作民歌和壮剧,长诗尤其少不了它。在宣传领域,它一直是得力的工具,许多乡、县级不同部门经常用它把党的方针政策编成壮人酷爱的民歌,拿到民间传唱。对于绝大部分不懂汉语汉文的壮人来说,这是他们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仍用它来记事、记帐。用它编成哲理诗来解决纠纷,教育后代,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产领域中,人们仍用它来总结气象知识和生产技术。在医药领域中,它是壮医的得力助手。由于壮人爱歌,它甚至于披上了通货之光。有人用它来抄写或编写民间长诗,油印成册,拿到圩场出售,成为抢手货。至于宗教师,古壮字及其经书更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在新壮文普及之前,上述状况是不可避免的。而新壮文重重受阻,何时能普及到一千多万人中(目前脱盲仅20多万),难以预测。因此,古壮字仍将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

同类推荐
  •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敦煌历史文化艺术

    敦煌历史文化艺术

    敦煌,有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这一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特别的自然生态面貌及其演变,奠定了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别具一格的重要历史地位。
热门推荐
  • 重生女配大翻身

    重生女配大翻身

    大概她就是传说中的丑小鸭吧。“可是丑小鸭还有变成白天鹅的机会呢。”她默默地想。“小时哥哥,安安好想你……”“姐姐,别打我了,我知道错了……”“小安啊,你看如果这里的色彩再亮一点是不是更好看?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流的画家……”儿时的记忆被封存,那段美好的记忆到底与谁有关?重活一世,她不再遮挡自己的锋芒!
  • 九品楼主

    九品楼主

    生来就是炮灰的命,作为儿女不出众,作为学生不出彩,为了心爱的人苦苦追赶,就算变成职场圣手又怎么样,最后落下个丈夫背叛,兄弟姐妹致自己于死地,儿子生死不明,腹中胎儿被小三打流产,架空重返十四岁,看我玩遍职场,重生还能遇到恶心的前世仇人,手撕面包人的,最喜欢了。
  • 九霄之上的龙鸣

    九霄之上的龙鸣

    龙族的灭绝究竟是元武大陆的扭曲还是人性的伦丧当龙皇之子卷土重来之日,定当让元武大陆百族俯首称臣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属于他的时代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的步伐总有一天他会带着龙族重回百族之首,定要让那龙鸣响彻整个元武大陆,带着血海深仇他来了……
  • 末日之数据纪元

    末日之数据纪元

    当地球和另一个时空链接,当人类失去科技的庇护,当敌人强大无比时。曾经站在食物链金字塔上的人类,一夜间沦为异时空凶兽的美食,整天过着东躲西藏暗无天日的老鼠生活。科技已存为可笑的产物,实力才为活下去的资本。不知是命运的选择,还是时空的错乱,王一,站在人类顶端的几人之一,却被人类自身出卖,最终死在凶兽的围攻之下,从而导致他重回末日之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夜绝宠:高门霸王妻

    一夜绝宠:高门霸王妻

    他是政界最年轻耀眼新星,她是警界神枪霸王花,她为逃离家人的相亲决定一夜情,他看到她招‘牛郎’的全过程,却阴差阳错滚了一夜的‘床单’,相亲宴上,为摆脱家人继续安排相亲,他威胁她和他假结婚,却在新婚之夜霸王硬上勾!
  • 一等狐仙

    一等狐仙

    少年萧弈偷逃出圣地,孤身一人闯天下。为求生存做家丁,教书育人当老师,铁血铮铮将军骨,温文尔雅俏公子。滚滚红尘中,是沉没,是涅槃?等级划分:命海,天宫,两仪,六合,天璇,皇者,臻尊,圣人,仙。药师等阶:一到十级。
  • 青春期的中二少年们

    青春期的中二少年们

    校园相识相知相恋,就是恋爱中的男女生的青春。老师们的奇葩搞笑,一届堪比一届,承载着学生们的青春。校园趣事,这是属于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的青春。这些青春终会变成曾经的青春。
  • 把神帝踹下王座

    把神帝踹下王座

    她,身负血海深仇,却毫不在意;她,身份特殊,天赋妖孽;她,唯恐天下不乱,到处捣蛋。但,为毛还有一个妖孽和她一起捣蛋,祸害天下?某天,某女说:“幽,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某男说:“真凑巧!雪,我好像也喜欢上你了。不过我们的身份……”某女:“走我们的路让别人说去!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以子偕老”
  • 没有你的轮回

    没有你的轮回

    出生名门望族的他,被众人耻笑。可少年却用一句大话说出了他活在这世界的意志,"冥冥中,总有注定我的改变使我遇见了你,对于这世界的不公,尽数踏碎!"